第1346章:忠嗣陷囹圄
“呃……也不是图什么。。。陛下是觉得,自己无子,您又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整天打打杀杀的没什么意思。不如签订盟约,安享富贵。” 崔耕却微微摇头,道:“李隆基本王年纪还小,完全可以再生嘛,本王可不相信,他有那么好的心‘胸’。杨公公,你确信,没什么附加条件了?” “没了……呃……有。” “这还差不多,到底什么条件,说来听听。” 杨思勖小心翼翼地道:“这盟誓的人吧……为了考虑陛下的面子,得……得多一个。您想啊,您毕竟是陛下的臣子,陛下专‘门’和您盟誓,那多不合适啊,这多一个人,他能对天下人有个‘交’代……” “行了,别整那些有的没的。”崔耕皱眉打断道:“事到如今,本王问你一句话,那多出来的人是谁?” “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是他?什么内容?岭南道、吐蕃、大唐朝廷合好,不再互相攻打?” “岭南王果然聪明!” “不对啊……吐蕃元气大伤,急需修养生机,可以理解。但这事儿对李隆基有什么好处?” “事到如今,奴婢也不瞒您了。吐蕃还会表,称陛下为舅舅,合同为一家,臣服大唐。有了这个功业,陛下可封禅泰山了。” 从成公主那论,小赞普倒的确该城李隆基为舅舅。 “这样啊……” 崔耕暗暗琢磨,封禅泰山,对于后世之人来说,当然毫无意义。但是,对于古代帝王来讲,这是毕生追求之一了。 但是,泰山不是那么好封禅的,你得取得过人的功业才可封禅。要不然,从现实的角度来讲,会被天下万民讥笑。从‘迷’信的角度来讲,会被苍降罪。 李隆基长达几年没有子嗣降生,肯定心慌了。能追求的,可不之剩下青史留名吗? 所以,他为了封禅泰山,同意吐蕃的要求,积极搀和此事,并不怪。 至于说他会不会违背盟约?废话,有了足够的利益,亲爹都能杀,还在乎什么报应? 不过,至少在短时间内,三方的和平还是能够保证的。 崔耕道:“如此说来,你们那个什么三国盟约,算瓦解了?” 杨思勖正‘色’道:“什么三国盟约?那仅仅是民间传言而已,越王不可偏听偏信。。” “那本王找南诏的麻烦,朝廷也不管?” “南诏撮尔小国,若是胆敢冒犯岭南王的虎威,当然要严惩不贷。” “那成吧,本王答应了。” 以岭南王的实力,绝不可能灭绝吐蕃。崔耕又没有跟朝廷开兵见仗的打算,当即慨然应允。 杨思勖大喜,道“岭南王真敞亮,奴婢这回可是又立下了大功一件。您知不知道,朝廷收回石堡城之后,直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啊……” 然后,他简要地将事情的经过,介绍了一遍。 石堡城重归大唐后,吐蕃赞普马写信给李隆基,要求李隆基还城。 李隆基当然不肯,吐蕃威胁把三国盟约的细节公之于众。 李隆基虽然不怎么在乎,但这终究影响他的名声,又是一阵好言安抚。 双方不断讨价还价,商量来商量去,最后一致同意定立这么一个盟约。 会盟的地点,在石堡城外,三方每一方可带两万骑兵护驾。并且,可以派人去另外两方的重要关隘监察,防备有人集结大队人马偷袭。 石堡城附近方圆几百里全是荒原沙漠,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有什么风吹草动,逃跑也很容易。 这算是最佳的会盟地点了。 合约签订之后,吐蕃得了喘~息之机,大唐朝廷得了面子,至于崔耕……则是彻底瓦解了之前的三国同盟。 事实,他当初让安禄山取石堡城再‘交’给李隆基,也不是活雷锋,主要还是为了挑拨大唐朝廷和吐蕃之间的关系。现在的结果,他预想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