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退缩的大明首辅
黄立极虽然知道这位以亲王承继大统的大明皇帝性格刚毅,且做事极有主见。但在黄立极的心中,只是为大明终于出了一位勤政爱民的天子,而感到欣慰不已。 在黄立极看来,即便是再聪明的天子,也不可能生而知之。依旧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明白世事人情,这样才能正确的处理国事。 本来以黄立极的打算,起码十年之内,崇祯都不应该插手政事。而是一边学习,一边慢慢了解整个大明官僚系统运作的规则,待到崇祯学问精深,也了解了人情世故。在加上平时和官僚系统的日常接触中,培养出了自己的班底之后,再接手整个帝国的统治,这样对大明对崇祯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接受了天启的遗命,辅佐崇祯的黄立极,根本没想到的是。被他和魏忠贤联手打压的东林党人,居然在天启去世之后,就开始了疯狂反扑。 而魏忠贤不久之后的去位,也使得原本平衡皇权的政治力量失去了制衡。没有了内廷的支持,在加上东林党人在外廷的牵制,崇祯的皇权突然之间就失去了制约。 而原本和魏忠贤、黄立极一起接受天启遗命,辅佐崇祯的英国公张维贤,看到这个局面之后,立刻以伤病的名义在家养病不再上朝,向东林党人表示他无意插手党争。 掌握了整个京军的英国公态度暧昧,黄立极自然就陷入了孤掌难鸣的境地。黄立极知道天启去世前对魏忠贤留下的遗命,但那是为了打压魏忠贤过于庞大的势力,好让崇祯能示恩于魏忠贤,使魏忠贤能忠心辅佐崇祯,并不是为了彻底毁灭内廷的势力。 但是同样知道天启遗命意义的英国公,居然在关键时刻出卖了魏忠贤,把虚张声势的打压,做实成了真正的打压。黄立极虽然恼恨英国公的叛变,但是他没有勇气对抗崇祯、东林、英国公三方隐隐联手的局面。 当初黄立极能被天启看中,作为帝位交接时的内阁首辅,正是看中了他的谨小慎微,和没有太多的野心。在天启想来,在黄立极和英国公的联合下,野心过大的魏忠贤可以受到压制。 而黄立极因为没什么野心,胆子也不够大,所以也不可能和其他两人勾结起来,对自己的弟弟不利。而魏忠贤虽然有野心,但是他的名声已经在天启的纵容下,被东林党人抹黑成了有史以来,大明第一jian臣。所以哪怕魏忠贤的权力再大,失去了皇权的庇佑,只要几个小吏就能拿下。 而天启唯一没有看明白的就是英国公,一向忠诚于大明皇帝的英国公府,居然会违背了他的遗命。 当这个时候,天启看中的黄立极身上的优点,也就成了缺点了。谨小慎微的黄立极并没有豁出去的勇气,保护魏忠贤不被完全打倒,反而采取了默认。 于是天启苦心积虑,为崇祯留下的,指望稳定十年的政局,短短三个月内就四分五裂了。 眼见崇祯的处事越来越锋芒毕露,有向刚愎自用方向发展的趋势。黄立极终于觉得自己已经没有能力遵守和天启的约定,守护崇祯继续成长了,他萌生了致仕脱离党争的念头。 直到今天崇祯单独召见了他,原以为这次私下单独会谈是君臣交心的开始。但是没想到,崇祯并不是叫他来交心的。而是想让他当改革先锋的,先是抛出了一个人口论,让他心神为之失守。 接着又用他的门生和亲族来威胁他,这让一向谨守君臣大义的黄立极感到很悲愤,他自认为大明忠心耿耿效力了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但是崇祯居然一点都不讲君臣之谊,一言不合就想把他出卖给东林党,这实在是有些过分了。不过即便是如此,想要让他为崇祯和天下士人作对,他也实在是下不了这个决心。 激怒了崇祯是身败名裂,激怒了天下士人,同样也是身败名裂。虽然崇祯是替张江陵平反了,但是张江陵的亲族当初可是被万历派兵围住了府邸,活生生饿死了好几口人。 黄立极思考再三,觉得与其被天下士林视为敌人,倒不如还是干脆回家务农,就算两代人不能出仕,只要自己的家族还存在,总会有出头之日的。 当黄立极考虑起自家安危的时候,大明所面临的危机带来的紧迫感,顿时从他身上消失了。 朱由检一直观察着黄立极的神态,从听到自己拿他的门生亲族的前途威胁他后,黄立极的身体就一直在颤抖。但是没过多久,黄立极的身体就慢慢恢复了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