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战事的转折
在战场部的小山岗下,左良玉带着6000人的车骑旅布下了方圆两里的空心方阵后,便同蒙古人派出的2只千人队纠缠了起来。 不管是左良玉,还是这两只在车阵外围不断试探的蒙古千人队,他们心里都很清楚,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绝不是他们之间的争斗。 因此双方从一开始保持着一种默契,不管是蒙古人的攻击还是明军的防御,都不是很激烈。 在空心车阵布置完成之后,左良玉其实已经把大半的心思放在了,车阵南面山岗的防御。 平地骑兵对于车阵的冲锋,如果不付出重大伤亡是无法突破车阵的防御的。毕竟从明军创建车骑营以来,这种专门用来在草原对付蒙古骑兵的战术,已经得到了多次的验证了。 只要这些蒙古人的脑子没坏掉,不会闭眼睛硬冲。倒是这些蒙古人如果突破了山岗友军的防御,然后从往下向车阵内攻击,才是让左良玉坐立不安的一个破绽。 事实对于大本营参谋部制定的这个作战计划,左良玉并不认同,他认为这个作战计划实在是太过冒险了。 如果自家左翼无法击败察哈尔人的右翼,又或是自家军队没有守住他背后这座小山岗,大明宣府、大同的精兵都要折在这片草原了。 那么此战过后,大同边关如同虚设,再也无法阻挡察哈尔部南下入关了。 左良玉的看法,明军应该退到长城,然后同察哈尔部耗到下雪,林丹汗不得不撤兵了。 这个作战计划最让他腹诽的一点是,车阵这个东西,在草原防御骑兵是极好的。但是一旦摆开之后,如果不能击败蒙古骑兵,或是他们主动退去,车阵内的明军很难在敌军骑兵面前撤退。 左良玉一会担心身后山岗的友军,能不能守住阵地。一会又担心,曹诏究竟能不能击败蒙古人的右翼。他打心眼里都不相信,那些衣着华丽的京营骑兵,能在这场战争出什么风头。 不过他的担忧,终于在看到蒙古右翼后营方向冒出的烟柱,释去了不少。 站在空心车阵东面高台,一直观察北面战情的左良玉,放下了手的望远镜后,便对着下方的副官发布了数条命令,让车阵内的士兵们准备迎敌。 他脚下这座高台,乃是两辆车拼凑起来的指挥台,不仅可以让他登高望远,还能在面用旗帜指挥部队,唯一的缺点是地方小了些。 左良玉正想着,这场战争结束后,是不是要提个建议,让军器监改进下这种车辆。 不过他很快被北面席卷而来的骑兵洪流给惊吓到了,万骑兵的冲锋,他也是第一次看到。在这种规模的骑兵面前,估计只有高大的砖石关墙才能挡的住了。 但是现在,挡在这些骑兵面前的,只有单薄的一道偏厢车而已。左良玉顿时意识到,他似乎低估了这等规模的骑兵冲锋的威力,他所设置的防线还是单薄了些。 如果守不住车阵,那么不要说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了,他能不能活着返回关内还是一个问题。 意识到这点之后,左良玉下意识的向车阵四周望了一眼,然后便紧张的发号施令道:“把山岗这面的偏厢车挪到间来,从东往西,在车阵内再设三个小阵…” 虽然车阵内的明军士兵们还看不到北面的骑兵规模,但是地面传来的震动,已经让这些士兵迅速的反应了过来。 他们虽然面色有些发白,但还是快速的把面向山岗一方的车子,推到了车阵间,重新连接了起来,组成了三个并排的小车阵。 左良玉的判断的确不错,对于那些被明军骑兵驱赶南下,已经无法停下脚步的蒙古骑兵来说,一道单薄的偏厢车防线的确是无法阻挡的。 而左良玉麾下的车骑营,使用的还是明军传统火器,这些火器大多威力较小,且射程在10几20步之间。 当蒙古人付出了数百人的伤亡后,便直接冲垮了一处偏厢车。位于这道防线后的1500明军,在损失了300多人后,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防线。 而冲破了车阵的蒙古骑兵,对于平地毫无遮掩的明军,显然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如果不是左良玉带着一队骑兵亲自断后,估计在临时构筑的第二道防线之前的明军,大约要全军覆没了。 即便是如此,退到了三个小型车阵内的明军也只剩下了不到5000人,而蒙古骑兵的损失大约也在千人左右。 唯一让左良玉庆幸的是,这些蒙古骑兵虽然冲垮了车阵第一道防线,但是他们的速度也终于缓和了下来。第一道防线的车子,虽然没能挡住蒙古骑兵的冲击,但是却成了阻碍蒙古骑兵冲锋的障碍。 但是即便是如此,替部下断后的左良玉也差点陷入了,突入车阵内的蒙古骑兵的俘虏。 幸亏有两名明军士兵在撤退无望之后,便不顾一切的点燃了,身边还没来得及搬运到第二道防线的两桶*。 这两桶*威力着实惊人,在引爆区域方圆10米之内的人马,幸存者寥寥无几,最靠近的爆炸心的明军和蒙古骑兵都被炸的尸骨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