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挽明在线阅读 - 第441章 关于义务教育的问题

第441章 关于义务教育的问题

    元宵节过去的第2天,崇祯和8名阁臣在华殿内见面,顺便召开了崇祯二年的第一次内阁会议。!

    今天的这次内阁会议只是代表崇祯二年的内阁开始正常运转,基本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

    崇祯和内阁几位阁臣轻松的闲聊了几句后,便提到:“冯振鹭去年在陕西的事情办的很好,现在他既然回来了,诸位先生不妨议议,应当如何安排他的新职位吧。”

    对于冯铨冯振鹭,几位阁臣并不怎么陌生。黄立极和钱谦益同他都颇为相熟,但是在座的大多数人却并不想让冯铨返回朝廷枢的位置。

    首先首辅黄立极非常反对冯铨的复出,当初冯振鹭依附魏忠贤的时候,实在是毫无节cao了些,把官的体面全都丢下了。

    虽然冯振鹭因为完全的听命于魏忠贤,终于当了内阁首辅的,但是他的这种行为使得,原本认为自己是同魏忠贤结盟对抗东林党的其他官们大失颜面,并且有渐渐失去官团体在朝政独立性的威胁。

    正是因为如此,以黄立极为首的一些官,才会想尽办法把冯振鹭从内阁首辅的位置赶下来。亲手把冯振鹭赶回家的黄立极,自然是不愿意再让他回来朝和自己作对的。

    而且冯振鹭现在才不过35岁,但是因为曾经担任过内阁首辅,所以他的资历简直高的离谱。如果让他重新回到朝,基本有许多人的进之路要被打断了。

    因此除了黄立极之外,张瑞图等人也是不愿意在自己的仕途竖立起一个巨大的屏障的,一旦让冯振鹭重新位,以他的年纪足以熬死一大批官员。

    倒是钱谦益还有些犹豫,一来他同冯振鹭私交不错,两人在外号称南北坛领袖,互相之间没有少做诗词吹捧对方。

    二来冯振鹭一回京城,便到他府拜会了他,交谈之隐隐有想要加入新东林党的意思。

    自从皇帝表明了态度之后,钱谦益的新东林党现在风头正健,想要加入新东林党的官员和士大夫日趋增多,但是其并无几个有足够分量的人物。

    不过是一些官场的投机分子,和一群年轻热血的南方士子居多。钱谦益并不觉得,依靠这些人能够让他更一层楼。

    倒是冯振鹭,虽然他过往的名声不太好,但是他在北方士人的地位却依然存在的,加一个前内阁首辅的名头,实在是可以大涨新东林党的声威。

    最为重要的是,冯振鹭昨日拜会他的时候,伏低做小甚为恭敬,显然有今后以他为主的意思存在。

    因此思想了许久的钱谦益,终于不顾黄立极、张瑞图几人的眼色,替冯振鹭说了几句好话。认为应当看在冯振鹭在陕西做事的勤勉,让他回到朝为崇祯效力。

    一直在同崇祯玩拖延战术的黄立极,在钱谦益发出了支持皇帝的主张后,顿时意识到,他硬压着冯振鹭不让他回朝的想法恐怕是行不通了。

    特别是现在的吏部尚书徐光启,还是崇祯最为坚定的支持者,有了这两人的支持,算他是首辅也挡不住,崇祯对冯振鹭任命新的职务了。

    不过他很快的便打断了,钱谦益向皇帝举荐,让冯振鹭接任礼部尚书一职,以推进三年小学义务教育一事。

    毕竟去年以来,除了北直隶、浙江之外,其他各省的三年小学义务教育事务推进缓慢,现任的礼部尚书显然有失职的因素。

    虽然礼部尚书来宗道不在此处,但是内阁专管教育事务的李天经不由为来宗道分辨了几句。

    “三年小学义务教育制度推行不下去,也不能完全责怪礼部官员办事不力。

    即便是建立一所最为简单的村学,造个校舍便起码要150两,购置桌椅、课本要50两,聘请一名教授国的老师,一名教授数学的老师,各给60两一年。

    也是说建设一个教授4、50人的村学,要花费320两,今后每年还要持续支出150两。

    南方一亩田,一年产出不过2两,北方一亩田最多1两。也是说南方维持一所村小,必须要有75亩学田,而北方则最少也要150亩学田。

    北直隶现在的三年小学义务教育制度,也不过刚刚覆盖了顺天府60%的地区,顺天府以外地区建立小学的,同样没有超过30%的村子。

    到现在为止,顺天府大部分的村学,一直是陛下从内库拨出的银两在维持。

    而浙江一省是推广三年小学义务教育制度最好的地区,该省本有向学之风,即便是家不富裕的也会拼命送子女去开蒙,即便是读一两年,认识几个字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