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挽明在线阅读 - 第452章 治水和治人

第452章 治水和治人

    虽然在资历上远不如杨景辰,但是范景文在个人能力上显然比前者更为出色一些。自战国时,远离中原的秦国以商鞅献上的耕战之策灭六国而一统天下之后,农为国之根本已经成为了中原历代王朝和精英阶层的共识了,当然蒙元这种奇葩的王朝是一个例外。

    士大夫研究农业耕作技术,也是唯一不被视为不务正业的杂学。当然以范景文的农学知识储备想要超越前人,还是差上了一点的。更别提,现在朝中就有一个真正专门研究过农学专家徐光启。

    不过范景文显然很聪明的没有把自己管理的农业部,变成另一个农业技术研究所,他虚心的请教了魏良卿主持的农科院,顺便同在上海负责农科院分部的陈子龙也联系上了,从他们两人手中获得了大量的农业资料。

    凭借着这些资料和数据,他倒是真正的替大明的农业发展,弄出了一个较为全局的发展规划起来了。

    “…根据农科院提供的以上这些资料和数据表明,以秦岭-淮河为界线,把大明分为两个农业耕作区域,实施不同的轮作制度,是极为可行的。

    比如以江南八府一州为例,江南地区的耕地面积大约有4千5百余万亩,去除近500万亩的桑园,剩下的便基本都是耕地了。

    江南地区东面高而西面低,高者称为高田,低者称为水田。高田现在大多已经实施了一年两作,但是低地水田区基本还是一年一作。

    前者约占耕地面积的40%,也就是说还有近60%的江南土地每年白白浪费了一季的收获。如果这些土地能够利用起一半,那么江南每年的收成最起码能够增长四分之一。江南地区现在土地产出大约在9千万两上下,四分之一便是2千2百余万两。

    而江南地区的一年两作率是最高的,南方各省大多都是一年一作制,以江南收入占据南方各省总收入一半计算,南方其他各省同样推行一年两作制度,增产收入同样不会少于2千万两以下。

    如此一来,光是在南方地区推行一年两作制,便可为我大明增加近4千余万两的收益。不管是随之而增加的税收,还是增产的粮食用于填补北方的粮食减产,都能极大的缓解我大明现在困境。

    而这些年来北方地区天气的变化,使得北方不少地区灾害频发,农业常常颗粒无收。因此臣以为,黄河以北地区和陕西地方,应当考虑推广从海外引进的新式作物。

    农科院去年在京畿、山西、汉中、甘肃等地区试种的番薯、土豆、玉米等物,同我大明过去种植的小麦、大麦、高粱、小米相比,不仅产量更高,而且更耐贫瘠,实是不可多得的救灾作物。

    不过想要在南方推广一年两作制也好,还是在北方推广新作物也罢,光靠现在的地方县衙去干,恐怕得不到什么效果。

    所以臣希望,能够仿照京畿和上海农科分院形式,在各县成立农会,确保新的作物种植方式和新的轮作方式,能够正确无误的传达给各地方上的农夫,并能够及时解决在耕作中出现的问题。”

    朱由检想了想便爽快的回道:“可,你回去把农会的组织设计弄个方案报给内阁审核就是了,你可还有什么要说的,若是没有便退下去吧。”

    范景文赶紧拱手说道:“还有一事臣需要向陛下禀报,农业增产除了推广新作物和轮作制度之外,最要紧的便是水利灌溉和肥料使用了。

    我大明原本有往江南六府派遣官员专门负责治水一事,但是自从万历之后,江南六府已经快40多年没有进行治水了。

    江南百姓有云:白茆潮沙积壅,状如邱阜,吴淞江竟如沟洫,下流既壅,上流奚归舟楫莫行,田畴莫治。水政废弛到如此地步,恐怕今后水旱交病,十岁九荒,也将出现在江南之地了。

    此外,江南百姓士绅都知道湖田肥美,因此对于河港涹渎塘荡常常侵占沮塞,太湖原本是是烟波缥缈若海,现在日侵月削之下,太湖面积大为缩小,臣担心若是遇到暴雨之时节,湖水高涨,沿湖百姓恐怕要受水灾之苦了。

    臣请陛下派遣官员前往江南地区治水,以改善江南农田的灌溉。另外臣听农科院的官吏说起,有一种鸟粪石的肥料,一斤可以抵得四、五斤饼肥,臣希望能够大量开采,用于江南农田。”

    朱由检摇头苦笑了一声说道:“这鸟粪石若是有的采,朕自然会派人去开采,不过现在尚未找到新的开采点,想要供给江南地区的所有农田恐怕就难了,此事以后再说,就不再这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