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上海
海苏州河新码头的建设,使得海县城墙之外,靠黄浦江和苏州河一带的区域,出现了不少新建的房屋。 这些房屋或是仓库,或是民居,或是客栈、食肆、茶馆,以满足海县每日不断增长的外来人员的日常生活所需。 同每天都要定时关闭的海县城相,这城外的新旧码头区,却是日夜喧嚣,极为热闹。从去年开始,新任的海县宋应升便在城外组建了消防局、巡警局、市政厅和民团,以管理街道建设同社会治安工作。 海县城是松江府城外最大的一座城市,立城百余年来,除了嘉靖年间的倭寇之乱外,再没有遇到过兵灾。因此县城内的人口几近10万,而城外靠近黄埔江边的码头区域,也散居着万人。 不过随着苏州河新码头的完成,从浙江、南直隶、湖广等地而来的客商,加海左近的失地农民的涌入。使得海县城以外的新旧码头区人口几近增长一倍,而人口的迅速增长,不但对海县的社会治安造成了压力,各种胡乱搭建的草棚也造成了安全的隐患。 然而最让宋应升头疼的,还是这些快速涌入的人口,对食用水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海周边虽然河流密布,但是作为一个河流下游城市,这些河流的水源事实都不能直接用作饮用水。 因此以往海县的百姓,只要有条件都会挖掘一口井水,用作自家的日常用水。现在一下涌入了这么多外来人口,这井的增长速度自然没这么快跟的了。 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远较北方炎热,一旦在这些码头区的装卸工人间爆发了瘟疫,那么很快会扩散开来。 在宋应升前往海任职之前,崇祯已经向他做了一个城市管理工作的经验介绍。这些城市管理经验,大多依据后世的经验总结而来。当然,国在春秋时代已经有了万人以的城市出现,因此对于城市管理也有一套自己的传统经验。 不过这些经验并没有依照科学求证原因,并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因此并不能对城市建设进行规划设计。而崇祯给予宋应升的知识,却是经过了数百年知识大爆炸后的经验沉淀,因此对于城市扩展期间出现的问题,可以更好的对症下药。 过完新年之后,海县终于升格为海市,不仅从松江府完全独立了出来,还获得了一笔朝廷的拨款,用于赎买海县到苏州河两岸共3万亩的土地。 海县城以北,苏州河两岸,除了新建成的苏州河码头区外,其他地方还是一片水田和沼泽交错之地,其间溪涧纵横。这块地方一到夏季,芦草丛生,密集的难以进入,而一眼望去,田间丘墓累累,显然并不是什么好地方。 海县北面的水田,并不如青浦、华亭的水田肥沃,因此一亩等水田也最多到2万,差一些的荒地这大约在1万。因此3万亩土地,均价大约在1万5千每亩下,总价大约为60万元。 事实,大多数本地人都认为,这个价格是高估了。因为去年朝廷征收新码头用地时,估价也不过才1万2千每亩。 当这些人正议论着朝廷当了一次冤大头时,内府派出的人员又在海县西面、南面花了40万元购置了2万1千亩土地。 此时本地的地主方才感觉有些不对劲,开始捂住了手的土地不再出售。而在三月底,在海县城的城隍庙内,开办了一间土地交易所,用于交易海地区的土地买卖。 海士绅和百姓愕然发现,他们手的土地不能再向以往一样进行私下交易了。每块土地都必须在交易所内进行登记买卖,否则朝廷将不认可土地产权的变更。 于此同时,新任的海市市长宋应升宣布,因为新度量衡的颁行,海市将会对境内所有土地进行重新丈量,旧有的田契将会在3年内一一替换为新的土地产权证书。 土地性质将会分为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三类。农业用地的征税例不变,但是工业用地要求每年缴纳3%的土地税,商业用地则是每年缴纳地价的5%。 土地使用性质的状态更改,地主需向市政厅城市规划科进行申请,暂不收取费用,但是一年只许更改一次。工业用地同商业用地的高税率,让本地士绅百姓甚为惊讶,他们觉得应当没有什么人会更改土地的性质,为了多交税。 对于新度量衡的颁行,海县的士绅百姓很快平静的接受了,毕竟海本身是一个棉纺织心的城市,商业较为发达。新度量衡之旧度量衡使用起来更为准确方便,极大的减少了商业贸易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