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逍遥江山在线阅读 - 1269章:王者不治夷狄

1269章:王者不治夷狄

    徐朗到是没想到效果如此之好,对杨峥的见识更是佩服五体投地,望着手中的小报,喃喃道:“这下黎利该头疼了?”

    乂安出自聂中原的个人昵称,意思是:安定祥和之意,同时也暗指造世之寓。【】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乂安之地设始见于安南李朝李太宗时期,时称乂安州寨为安南**政要地,明朝攻下安南后,将该地划为乂安府领二州(南靖州、驩州)八县(衙仪、丕禄、古杜、支罗、直福、土油、偈江、土黄),属交趾承宣布政使司,自从乐二十二年,黎利听从黎只”乂安险要,地大人众,……略定乂安,以为立脚之地”的建议,向该区步步进迫。

    于洪熙元年行军期间,黎利得到越南百姓的支持,黎利亦顺势向百姓约法三章,宣布:”民苦于虐政久矣,凡所至州县,秋毫无犯,非伪官(明朝官府)之牛谷,虽甚饥困,不得滥取。”凭着严格的军纪,黎利军所到之处,都得到群众的响应,”相与并力围乂安城(今乂安河兴原县)”。虽然该城仍被明军所坚守,但辖下地区,已被黎利占领。

    由于明军主力集中在乂安城,其他地点防务较弱,黎利便转移视线,攻克新平、顺化等地,自从乂安便落了他的手中,数万大军也得以顺利进入了城内,只等着部署完毕后,好对交州发动致命的一击。

    乂安城分为南北两面,北面是城市的中心,也是最繁华的街道。南面则是大将军黎利府邸的所在,整个府邸需要穿越一个山洞,洞口极大,位于一座山岚之间,洞内的景色很美,让人目不暇接。由于经历了风雨沧桑的岁月洗礼,战争的痕迹早已荡然无存了,洞内深约半公里左右,刚进去洞不大,再往前走二十米,就豁然开朗,有石凳子,有平台,洞顶有白光照下来,非常的明亮。洞壁上钟乳石闪闪发光,精致、小巧玲珑。前面是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声,发出汩汩的响亮声音,像一首优美动人的歌曲,向外飘扬,美妙无比。

    过了山洞,就是新建的将军府邸了,整个府邸占地数百亩,建有前堂后寝、花园三处,三处福”字碑为中心,前有独乐峰、蝠池,后有绿天小隐、蝠厅,布局令人回味无穷。

    院中古木参天,怪石林立,环山衔水,亭台楼榭,廊回路转。月色下的花园景致更是千变万化,别有一番洞天。

    此时,天色已晚,但在左侧的一间厢房里却是灯影闪烁,房中三人居中而坐,居中的男子,不过四旬上下的年纪,身材欣长,一系月白色的儒袍,细眉方脸,双眉如剑,双目更是炯炯,额角饱满配上高高的鼻梁,竟有一股说不出的威严,此时他的正在把玩手中的一块紫玉,那紫玉玲珑剔透,在夜色下发出淡淡紫光,明眼人一看,便知不是凡品。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眼下安南城里,大名鼎鼎的平定王黎利,他出身于清化省蓝山乡一个豪族家庭。

    据传说说,黎利的三世祖黎诲游经这里时,认为必是佳处,于是定居于此,三年后便发展了可观的产业,从此“世为一方君长”。到黎诲的儿子黎汀(黎利之祖父)继承家业时,已经是“有众至千余人”的巨贾了。

    黎利年轻时,明军铁蹄义军踏遍了安南的山河,他参与了陈季扩的反明战争,官至金吾将军。陈季扩失败后,他归降明朝,担任了清化府俄乐县巡检职务。但黎利对明朝的仇恨依然未泯,暗中结交豪强,随时准备起兵造反。

    张辅打下安南后,朱棣留下了宦官马琪镇守,此人手段恶劣,更是残暴不仁,使得许多安南人破产,黎利也是其中之一,他用尽家产也难填马骐欲壑,最终被迫走上起义这条道路。

    对于明朝统治心灰意冷的黎利,隐居山林,广交豪杰之士,召募流亡群众。于到了永乐十六年农历正月,黎利决定在蓝山起兵反明,自称为平定王,以弟弟黎石为相国。此时,各路义军已经被明军消灭的差不多了。

    明军获悉黎利起义的消息,便由太监马骐带兵征讨。马骐搜刮是好手,打仗却不咋地,被黎利成功地引诱到洛水(清化锦水),中伏大败。初尝胜利后,黎利迅速移军至灵山,途中遭到明军追击,被俘获了不少军民及家属,大将范晏也被擒,损失惨重。黎利便率残兵驻扎在至灵山。

    此后,仅仅五年的功夫,他以至灵山、蓝山乡等地为为主要据点,多次领兵与明交战。明将fang政和师祐曾多次击败黎利,抓获其将阮个立等。黎利见与明军正面交战不能成功,遂以安南老挝边境为基地,明军退则他进蓝山,明军进则他退入老挝,采取游击战术sao扰明军。

    永乐二十年,李彬在任上病逝,朝廷命荣昌伯陈智代任。陈智继续大力征剿黎利,黎利被迫四处流窜,屡次采用伪和的办法,欺骗明军,换取时间。而此时明军中也分歧不断,两位主帅陈智与ffang政,矛盾重重,根本无法齐心协力,再加上监军宦官山寿不懂军事,一意主张招抚,三个人三条心,如何能够剿灭黎利。

    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朱棣去世,继位的明仁宗朱高炽,以天下大赦,命陈智采取招抚办法,这样一来给黎利喘息的机会。

    稍作休整的他,便开始了南征北战的生涯,他利用明军其他地点防务较弱,黎利便转移视线,攻克新平、顺化等地。当时,黎利军已占领了南部的国土(相当于现今越南中部),便向北出兵东都,仅仅又两年的功夫,他在重要战役崒洞之役中,重挫明军,迫使明朝的军事力量只限于几个被包围的城池,此战大胜后,他的声望达到了顶点,如今的安南境内,他黎利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他也趁此机会,与明征夷将军王通议和,却并不想,此人卑鄙无耻,表面同意议和,暗中向明廷求援,若非他警觉,上了当也未必可知,当下听从了属下建议。继续派军攻击明军的各个驻守城市。

    没多久,明朝便派柳升为主将,率十万军队南下剿乱,起初他听闻这个消息,着实有些惧怕,为了迷惑敌人,他假托为国人上书,请立陈氏的后代为国王,并将这份奏折,派人送到主将柳升的手中,谁知柳升不启封即上报朝廷。

    他不得沿途据险列栅,与柳升作战,明军实力强大,接连将其击破,抵达镇夷关。柳升见黎利屡被击败,颇为轻敌。当时李庆、梁铭都病得很重,郎中史安、主事陈镛对李庆说:“柳将军言辞和脸色都显得很骄傲。骄傲乃是兵家所忌。贼人说不定是示弱来引诱我们。防范贼人设有埋伏,皇上玺书中已恳切告诫我们,公应努力提醒他。”

    李庆勉强起来告诉柳升,柳升不在意。

    这消息被得知,当下便设了埋伏,等柳升到倒马坡时,他亲自率领伏兵四起,柳升陷在泥淖中,中镖而死。这一天,梁铭病死。第二天,李庆也死了。又过了一天,崔聚率兵来到昌江,好消息一道一道的送出,让他大喜过望,当下命令手中八万大军迎战,与官军殊死搏斗然后,以驱象大战。官军阵势乱了,他立命人大喊:“降者不死!”官军或死或逃,没有人投降,全军尽没。史安、陈镛和李宗窻、潘。。都战死。此战获得大胜。此次决定性的战役,迫使明军不得不议和。

    有了这个本钱,他的要求也大了些,议和的内容之一,便是明朝大军退出安南,而黎利则向大明称臣,作为附属国,这种关系表面上看来是一种以小事大的不平等关系,安南要向大明“称藩纳贡”;受大明的册封,并由大明赐与印玺。而实际上这种宗藩关系只是维系大明和周边各国友好关系的一种形式,并不具有统治和被统治的实质性内容。并且,作为宗主国大明的皇帝,速来以一种“王者不治夷狄,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不治主义态度对待外国的、原则上并不干涉藩属国的内政,这也是各大附属国愿意接受的愿意之一了。

    ^^^^^^^^^^^^^^^^^^^^^^^^^^^^^^^^^^^^^

    不少书友看了我在古代写了报纸,觉得不可思议,更有书友干脆骂我胡说八道,小景心头着实有些委屈,我在些这本书的时候,就说过,古代许多东西其实都已经存在,只是我们没有去了解,反而用后世的眼光去看,凭着常识去判断,一旦觉得这个东西,按照在自己的常识,不应该是在古代里出现的,便觉得作者是胡说八道,不少人干脆谩骂,谩骂作者到也罢了,可没必要带上人家的父母妻儿,对于这种,小景很有些看法。

    事实上,小景是不是胡说八道,咱们先看看再说。

    在本书里,杨峥去了安南,为了打击黎利的威望,用了现代报纸的手法,诸位对报纸一词很有看法。

    这里说说,报纸最初是叫邸报,作为古代的报纸,最早出现在西汉初期(约公元前二世纪左右)。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在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驻京办事处,这个住处叫作“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这就是《邸报》产生的背景。“邸”后来成为地方高级官员驻京的办事机构,为传递沟通消息而设。

    “邸报”作为报纸的名称即由此而来。现存最早的报纸是如今藏在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的敦煌唐归义军《进奏院状》,距今已经一千一百多年了。

    报纸,从东汉蔡伦发明了纸后,《邸报》已用纸来抄写,从而使《邸报》得到进一步发展,更便于发行和传递。到了唐代,由于驿道的改善,《邸报》的传送就更快了。唐玄宗时《邸报》又称<开元杂报>,采用雕版印刷。记载着某日京僚行大射礼于安福楼南。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某日皇帝自东封还,赏赐有差等等,已成全国新闻刊物了。到了宋朝《邸报》的发行时间趋向固定,与二十一世的报纸,颇有相似之处。

    宋代报纸叫法很多,分别有“邸报”、“朝报”、“邸抄”、“进奏院状”、“状报”等叫法,其中“邸报”是其中最通用的叫法。由于邸报上面刊载的都是当时朝廷的大政方针官员人事变动,因此它的发行一直收到中央的严格控制。而且它的发行是手抄的。宋代周麟之著《海陵集。论禁小报》中说:“小报者出于进奏院,盖邸吏辈为之。

    《邸报》比年事有疑似,中外不知,邸吏必竞以小纸书之,飞报远近谓之小报。如曰:‘今日某人被如,某人罢去,某人迁除。’往往以虚为实,以无为有。朝士闻之,则曰:‘已有小报矣!’州郡间得之,则曰:‘小报到矣!’他日验之,其说或然或不然。使其然焉,则事涉不密;其不密焉,则何以取信?此于害治,虽若甚微,其实不可不察。臣愚**陛下深如有司,严立罪赏,痛行禁止。使朝廷命令,可得而闻,不可得而测;可得而信,不可得而诈;则国体尊而民听之。”可见当时的报纸的活跃程度不亚于现代,不仅如此,当时的报纸就是在运营模式上,与现代也差不多,首先,报纸开始采用了标点符号进行断句,并由大儒管宁执笔,写了一篇经过标点符号断句的经文辨义,这一下子挑起了儒生的兴趣。随后,浪潮般的文章涌入《邸报》报馆,各地儒生们纷纷写文章,按自己理解的方式对古籍经文进行断句,并由此引发激烈的争论。

    《邸报》有选择地挑一些观点刊登出来,并为作者支付了稿酬,一时间,儒生们争论的兴趣更加浓厚,也因此,标点符号的作用深入人心。随着青州新版古籍典章的推出,这一争论越发激烈。中国历史上消耗了太多的精力在这种考据之争上,在中国,只要一个人对某句经文发明了一种新的断句方式,他就会享有极高的声誉,被尊为一派开山学者。这导致儒生们埋首太玄经,就为了找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断句方式——虽然这种断句对生产力发展,对科技进步毫无作用。历代无数精英前仆后继埋首于经文研究,导致中国的生产力极端滞后,标点符号的使用,虽然不能完全杜绝经文考据,至少,使汉以后的经文不再需要浪费精力。

    其次,这种对经文的辨论,还导致了各派学术观点风起云涌,在刘备的“双重真理”观点指导下,各派学术观点并存。他们不再相互攻击,而把精力放在充实自己的论据上。由此,类似于文艺复兴时代开始了,百家争鸣的现象,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三百年后,又于青州渐渐抬头。

    第三点,不少人开始对报纸上的商机产生了兴趣,如在《邸报》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则类似于广告的报道,那是介绍出云新近研发出的一种计时工具——以重锤下落为动力,用齿轮传动的机械钟。这一计时工具的诞生,标志着文明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最后,报纸的目的都殊途同归,如宋代风气开放,报纸也需求量极大,但当时民众对官报有较大不满,一些人便趁机发展了小报,小报传发人为进奏官或中央及省之官吏,传发人以牟利为目的,后来甚至出现了以此为生的传发者。小报内容丰富,多为官报未曾报道的新闻,其内容有真有假,有时甚至竟敢编造皇帝命令和诏书,诋毁朝政,导致了泄密、失实等问题的频频发生,给官方带来不少麻烦,多次被朝廷禁止,但由于其相对官报而言新闻色彩浓厚,并且能够连续发行,是民众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满足了人们打听消息,尤其是小道消息的需要,便利了小道消息的传播,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意,因此颇受读者欢迎。小报力求冲破当局的限制,也做了比较大的努力。通过对时事的报道,以及对朝政动荡、战乱连年、民不聊生、朝廷的局面混乱等等都多有报道,如宋高宗绍兴七年,御史胡铨写了一份奏疏,请求“斩秦桧以谢天下”。这自然是重大新闻。被秦桧控制的官报当然不会刊登,而小报照文全发。小报内容的新闻色彩远比邸报浓厚,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意,这也是其广受欢迎、屡禁屡出的重要原因。

    这种风气,在徽宗大观四年六月诏令:“近撰造事端,妄作朝报,累有约束,当定罪赏,仰开封府检举,严切差人缉捉。”到了南宋,私营的“小报”十分流行。

    光宗绍熙四年十月,臣僚上言:“国朝置进奏院于京师,诸路州郡亦各有进奏吏,凡朝廷已行之命令,已定之差除,皆以达于四方,谓之邸报,所以久矣。而比来有司防禁不严,遂有命令未行,差除未定,即时誊播,谓之小报。始自都下,传之四方。甚者凿空撰造,以无为有,流布近远,疑误群听。”由此可知,小报约略起始于北宋末年,流行于南宋,被当时的读者称为“新闻”,可以说,报纸从西汉后,道宋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变化体现在利益上,随着读者增加,不少商人看到了小报的利益,随着利益的驱使和职业传发者的出现,“小报”扩大了它的发行范围,不仅限于京都附近,且传遍于州郡,是对当时“小报”发行范围广的描述。当然,印刷术的出现也客观上满足了这一条件。但是,小报虽然是一种比封建官报更具有新闻特征的传播媒介,但其内容仍然没有超出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范畴。小报没有自己的言论,且受官方查禁,连续发行不能得到保障是它的弊端。因此,其业务仍处于原始状态。但是,小报也有其特定的历史意义,小报的出现,是我国古代报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标志着我国古代报纸由封建官报一统天下局面的终结,是民间办报史的开端。

    经过整治的宋代报纸,宋太宗把诸道进奏院合并成一个总的都进奏院,后来直接称为进奏院。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了进奏院和官方新闻的发布权,所有公开发布的政府文告都要经过进奏院。变成了中央报纸。内容上:抄报内容只是朝政简报,明发上谕和大臣奏章,而没有进奏官自行采写的消息。这种官文书的手抄件便是邸报,又称进奏院状或进奏院报状。朝廷发布更具有权威性,传播速度也快。

    管理上:在宋代还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邸报审稿制度。“定本”制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也是为朝廷服务,这种制度,自宋代后一直流传了下去,到明末的时候,活字印刷术已开始用在“邸报”印刷。清初顾炎武说:“忆昔时‘邸报’,至崇祯十一年才有活版。”在西方印刷术还没有传入之前,清朝内阁在京城东华门外设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抄写房”。每天由报房派人去那里抄取当天发布的新闻,称“宫文书”,这就是当时清政府发布的“邸钞”的地方。报房人取得抄件后,为了争取时间,即刻排印,除被称为“宫门抄”的朝廷政事、动态的报导和谕旨全部照登外,奏折的数量因较多则加以选用。可以说,这种报纸,你能说它不是现代报纸么?

    如康熙三十六年的《邸报》内容为进士题名碑录丁丑科。该报版心为粗黑口(上下均为粗黑线),双鱼尾记号,鱼尾中间写有“题名碑录”四字,无页码。版式为左右双线,上下单线,行间有细黑线行线。

    该报记录了上榜进士的姓名和家乡住址,包含丁丑科赐进士及第第一甲3名和赐进士出身第二甲四十名。清朝《邸报》的编辑由官方控制,其内容包括皇帝的起居、言行、上谕等,官吏的任命、升迁等,还有大臣和各地方官的奏折,也有少量偶发的社会新闻轶事,具有一定新闻性,而它无报头、无定式、无期号,与现代报纸虽有不同,但不能否认他不是报纸,也足以说明,我可不是在胡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