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的红小鬼在线阅读 - 三七六章 缩编西北军

三七六章 缩编西北军

    强少夫人的大姐,蕊英一直在旁边照顾meimei。【】25岁的年纪,成熟的女人风度很是迷人,但是汉语不大熟练。

    她款款地接话说:“法国人还是理解那些幻想的。当然不是那些到南洋的法国大兵。法国人的幻想主义是罗曼蒂克的,但是他们肯实验。巴黎二次大革命前,就有圣西门的社会理想国实验,很是不错的,大家都说好。”

    强少夫人说:“强安不是那种幻想的人。他是伊斯兰教,知道人的本性是什么。能够做好自己就不错了。”

    强安说:“弟媳妇也不要讥讽我。我以后办企业,我的企业是最好的,照顾员工也是最好的,不就是一个理想国么?”

    大姐蕊英逗的笑不可抑地说:“也不见你弟媳妇叫你一声大哥?”

    强安不在意地说:“没有关系。他们是西洋一派,叫父亲都是喊约翰,何况大哥。我自己起了一个字,这是花钱请陈独秀起的。我选了一个字:如遗。选自《诗经-小雅-谷风》:‘将安将乐,弃予如遗’。说的是一个下堂妇,丈夫要强行安乐,弃她如遗。”

    蕊英说:“听起来是很幽怨的故事啊。别人一招呼你,就是说如遗,你这不是下贱自己么?”

    强安说:“不是你那么解释的。我的名字叫‘安’,还是很不错的;强安,就不怎么好了。如遗,就比较恰如其分了。提醒我强安如遗。就是要奋斗才能安全,否则就勉强安全,弃之如遗。”

    蕊英说:“还是不好。陈独秀怎么给你这个建议?”

    强安说:“倒不是他给我的建议,他建议的是‘思德’,我做不到,‘如遗’还是可以。”

    蕊英说:“强思德,也是不好听。关键是姓!我们家姓张,张思德,还是不错。强如遗,勉强如遗。嗯,果然姓很重要啊。强如遗,搭配起来,也算勉强不错。”

    芸英大奇,说道:“强令庸,不就是勉强中靶么?”

    蕊英笑道:“就是那个意思。勉强中靶,也是可以了。勉强思德,就不好了。勉强安全,也还是安全。加上如遗,不如如逸。”

    强安说:“大姐说的不错,如逸,很好。就是没有典故,白花钱给陈独秀了。我叫强安强如逸。勉强安逸。没有办法,勉强就勉强吧。”

    姐妹两个笑声中,强如逸离开强少夫人家。

    强安比大姐蕊英小了三岁,比芸英大不到一岁。现在和蕊英处的不错。

    强安走后,蕊英说:“强如逸跟我说,过了半年要娶我。说是要做强霖的大姐夫,张家的大姑爷。”

    强少夫人说:“好的。也勉强,勉强的大夫人。”

    姐妹哈哈大笑。姐俩怎么琢磨,这个姓也是怪异,不如张姓的普通。

    ------------却说陕西西安。一众前清遗老,关中大儒,都找到正在研究水利的冯玉祥。

    他们说起了要迁移的事情,这事情冯玉祥也是刚听到秘书提起。正有些奇怪,就被这些大儒找上门来。

    冯玉祥说:“这是强令庸谋划的。我自己还没有琢磨明白呢。这事情不是很容易弄清楚,好?还是不好?正好请夫子们也来分析一下。”

    一个关学大儒说:“冯将军啊,强令庸这是不怀好意啊。他要断了中国的根啊。我们这里是什么?中国的中心,中国的心脏,也就是中国的根,这里还有我们的黄帝啊。他比洋教还狠。”

    冯玉祥说:“可是这个根,现在没有水啊!洋教不一定狠,与佛家的净宗还是差不多的。”

    另一个关学大儒说:“冯将军,洋教自己是不狠,可是造成的结果可是狠啊,他们拔掉了中国的祖宗。”

    冯玉祥说:“洋教怎么能够拔掉中国的祖宗呢?洋教从来不做盗墓的事情。”

    第一个大儒又说:“我们的学说,就是要忠孝节义;但是洋教信上帝,就是不忠不孝不节不义。”

    冯玉祥点头说:“我也是信洋教的,应该说洋教是全忠、全孝、全节、全义才对啊。”

    第二个大儒说:“您这么解释也对,他们的教义就是这么说的。但是我们的关学怎么办?我们是自古要来,就以忠孝节义学说来教育人们的。现在人们不再相信这些,我们这些人怎么办?”

    冯玉祥说:“你们这些人?那是什么意思,是陕西人民,还是你们这些大儒?人民信洋教,你们不用担心忠孝节义的问题。他们会全忠全义,也是全孝,以天下父母为父母;也是全节,信洋教的人都是硬骨头,不会放弃自己的尊严的。”

    第一个大儒说:“那就说我们这些人吧。你应该知道,正是我们,才让关中的人们有了基本的是非观。”

    冯玉祥说:“这事情我是说不清楚的。但是,你们肯定会被照顾的很好。至于离开这里,我考虑的是,这里的土地怎么办?”

    第二个大儒说:“土地肯定是在的,干旱以后,还是可以继续种的。关学夫子,我们这些老朽不经折腾啊。”

    冯玉祥说:“实在老朽,也可以不走,给他们留些粮食就可以了,不过都要集中在县城。县城我们还是要保护的。乡下就不会专门有车送去救济粮了。”

    冯玉祥装做浑沌军头,蒙走了两个大儒。他认识这两个人,因为他经常便衣去西安的关学讲堂听课。第一个是蓝田牛夫子,一个是雍州张夫子,都是前清的大儒,关学的代表。传说有通天彻地之能。

    送走当代两个大儒和他们的弟子,冯玉祥自己好好考虑起来。

    蓝田牛老夫子通天彻地,说的不错。强令庸是要挖中国的老祖宗啊。陕西三秦,也就是秦中,八百里秦川还算富裕;秦南、秦北都是山区和黄土高原,远远谈不上富裕。离了秦中,自己的西北军看来真是要喝西北风了。

    问题是,这些人不走,军队会更饿了。

    冯玉祥辛辛苦苦地经营陕西,到头来还是没有一个富裕的根据地。陕南的地盘是杨虎臣的,现在他人死了,自己也不好意思占领,那里的人民现在负担较轻,但是土匪也多了。估计是秦川的土匪,都集中过去了。

    陕北也是匪患严重,看来人民不迁移,也没有办法生存,以后都得当土匪。可都当土匪,还抢谁?最后土匪也就是饿死的。

    当然,冯玉祥想到,也许这些流民会冲击别的地区,但是在热火力时代,流民造反,只是拼个死而已,成不了什么事。自己可是正规军的第16混成旅长起家,不是什么流民起义。

    现在的问题是,自己的部队怎么办?没有了农民,自己也就没有了最后的希望。兰州更是穷的要死,自己还有20多万军队,根本养不活。5万军队,在兰州都是一个负担。

    他给强霖发了电报,咨询一下这个老弟先。

    强霖回电说:“留下10万作为西北国民警卫队,做你自己的核心部队,巩固西北国防,由西北供给军需。老十六旅的长官归队。不愿意归队的,进入新军的军官学校,学习当职业化的旅长、师长。”

    “其他军队,愿意打散改变的加入红军;不愿打散改变的加入**序列。以后西北富裕了,西北国民警卫队可以扩编为陕甘青三省编制,估计有15万人。但是主要是招当地的兵了。”

    冯玉祥念叨,估计自己又有15万军队离开了。军官都抽回来,谁愿意走,就不要回来了。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