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贼在线阅读 - 第126章 皇帝召见

第126章 皇帝召见

    跪求收藏红票,跪求一切支持。小船多谢。

    ~~~~~~~

    紫禁城。

    天启小皇帝终于如愿以偿的见到了扈尔汉,这个真正的鞑子,而且是鞑子贵族。

    此时,扈尔汉已经被五花大绑,只有脖颈,能轻微活动。

    天启小皇帝犹如看到了祖师爷鲁班的至宝,接连围着扈尔汉转了几圈,小脸上满是遮掩不住的兴奋之色。

    他来到魏忠贤身边,低声道:“大伴,这,这就是鞑子?看起来,跟咱们没什么两样嘛。”

    魏忠贤柔和一笑,低声道:“皇上,此人便是老奴的辅政大臣扈尔汉,当年,贺世贤贺总兵,尤世功尤总兵,就是死在他的手上。”

    天启小皇帝的眼神骤然锐利起来。

    眼前这个老鞑子虽看似没有伤害力,但他却杀死了自己的两个总兵,使得沈阳城失守,辽地崩盘,简直是罪不可恕。

    扈尔汉也在打量着天启小皇帝。

    他很难想象,这么一个幼稚的孩童,如何能引领这一个庞大的帝国?

    要让他指望他身边这老太监么?

    扈尔汉忽然失笑着摇了摇头。

    他心中已然明了,就算大金大事不成,这块巨大的肥rou,也远非这个小孩子可以掌控,她必然要落入某个野心家的手里,比如……

    “嘿~。大伴,你看,他在笑呢。他在笑什么?”天启小皇帝敏锐的观察到了扈尔汉这小动作,忙对一旁的魏忠贤道。

    此时,魏忠贤已经达到了目的,安了皇帝的心,不过,这扈尔汉着实是太嚣张了,要不是明日朝会他还有些用处,魏忠贤都要冲上去,给这老鞑子一顿老拳了。

    “皇上,他是蛮夷,怎的懂我大明的礼节?来人,把这条老狗带下去,好生看押。”

    “是。”片刻,有几个小太监过来,押着扈尔汉的身体,来到了门外。

    门外有侍卫接应,否则,几个小太监,还真不一定能制住扈尔汉。

    天启小皇帝虽有些不舍,但他是天子,自然不可能跟一个蛮夷的小奴酋呆太久,这不符合他的身份。

    看着扈尔汉远去,天启小皇帝的小脸上强自恢复了威严,对魏忠贤道:“大伴,辽地经略的事情,现在有眉目了么?”

    魏忠贤忙道:“皇上,此事要先由内阁商议,明日早朝百官讨论后,再做决定。”

    大明是内阁制。

    这是因为太祖朱元璋,很讨厌宰相这种东西。

    凭什么他老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要由那些讨厌的文人来共享权利?

    所以,老朱隐忍二十多年,借助胡惟庸案,一举废除了相制,改为内阁大学士制,只是,内阁阁老们只有‘票拟’之权,却再无决断权。

    但即便这般,内阁阁老们依然有建议权。

    尤其是皇帝年幼,像是此时,他们的权利虽不比宰相,但依然很大。

    比如在新任辽地经略的问题上,魏忠贤即便有了人选,却也不能光明正大的自己提出来,而是必须要经过内阁某位阁老之手,提出来,然后大家商议,再投票表决。

    某种程度上,这种制度,与后世英帝国的内阁制,已经有了几分相似。

    只是,诸多条件的限制,大明的内阁制,瑕疵、漏洞太多,很难形成有效的效力。

    到了崇祯年,内阁阁老走马观花,恨不得几天就换一任,完全没有了任何权威性,也就名存实亡。

    再到了满清雍正年间,军机处的设立,使得内阁完全成为了传声筒,笔杆子,不再具有思维,而是变成跟传递太监一样的职责……

    让这些满腹经纶的大佬,却做现在小太监做的事,不得不说,这是历史的悲剧。

    但此时,只是天启年,内阁各位党魁、泰斗,就算不咋地,但依然有着很强的号召力和约束力,便是魏忠贤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也绝不敢觊觎。

    此时,听魏忠贤这么说,天启小皇帝缓缓点了点头,“这也好。不过,大伴,吾有两个要求。”

    皇帝发了话,魏忠贤也不敢怠慢,赶忙跪地道:“奴婢遵旨。”

    天启小皇帝想了一下,“第一,吾想见见,此次俘获这扈尔汉的几位功臣。张盘,陈忠,李元庆。”

    “是。奴婢遵旨。”魏忠贤赶忙磕头。

    天启小皇帝可不傻,对于此次立功的三位将领,他记得清清楚楚。

    “第二。”天启小皇帝看了魏忠贤一眼,有些冷厉的道:“宣府巡抚解经邦有负圣恩,贬为庶民,子孙介永不录用。”

    “这……”

    魏忠贤一愣,没想到小皇帝居然对解经邦如此怨恨,忙道:“皇上,子孙介永不录用,这,这未免有失王道。可只处置解经邦一人便可。”

    天启小皇帝缓缓吐出了一口浊气,“此人世受皇恩,但非但不思忠君,关键时刻反而给吾撂挑子。他的子孙,又会是什么好人?大伴,你不必再劝。旨意吾可处置其一人,但其子孙,朕永远不想在朝堂上看到。”

    看到天启小皇帝竟然罕见的用起了‘朕’这个皇帝权威之词,魏忠贤不由长长吐出一口气,看来,解经邦注定要倒大霉了,非但把自己搭上,子孙也被牵连。

    但魏公公与解经邦交情并不深,在明面上给个留点面子,已经是仁至义尽了,也不再劝。

    “还有。”

    天启小皇帝忽然想起了什么,转头对魏公公道:“大伴,通知内阁,即刻对有功将士的封赏进行商议,今晚,吾要亲自查看,不得有丝毫差池。”

    魏忠贤知道这是天启小皇帝分外关切之事,不敢怠慢,忙恭敬道:“是。奴婢遵旨。奴婢这便去办。”

    看着魏忠贤远去,天启小皇帝缓缓松了一口气,坐在了御座上,脑海飞速旋转,这几位猛士要来京师见他,他要给他们准备些什么礼物呢?

    …………

    李元庆得到皇帝要自己觐见的消息时,正在长生岛的工地上忙活。

    此时已经是三月初,泥地深处的小草已经开始长出嫩芽,枯萎的干树,也渐渐有了骨朵,远处的海面上,近海冰层也开始逐渐融化,春天就要来了。

    虽然此时李元庆已经陷入了财政赤字,但各项事务,尤其是建设方面,依然是如火如荼的进行。

    此次活捉扈尔汉、雅尔海之功,朝廷方面,无论如何,总归都会要有点银子拨下来。

    而具体到长生岛和广鹿岛方面,李元庆现在主要的花费,就是铁匠铺的兵器打造和治下子民的粮草。

    其余之事,能减则减,能不花银子,那就不花银子。

    毕竟,这些基础建设方面,长生岛本身就有很多物产,加之大架子已经起来,倒不必再急于从外面购置材料。

    至于人工,只要管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军队的封赏方面,李元庆却是耗尽了脑细胞。

    即便可以朝廷的饷银还没有拨付下来,作为应付,但李元庆明了,朝廷也不宽裕,即便可以对自己和张盘、陈忠有多赏赐,具体到部队一线,也很难有大作用。

    而随着200多杆新式鸟铳装备到部队一线,李元庆这边的战力,也有了飞速的提升。

    李元庆正准备,在周围找个目标,再狠狠做上一票,解一下燃眉之急,但皇帝召见,要马上进京,却是打乱了李元庆的计划。

    “元庆,皇帝召见,这可是大好事啊。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这样的机会啊。你为何还闷闷不乐?”商老六小心来到李元庆身边,低声笑道。

    李元庆恍然一笑,“倒不是闷闷不乐,只是,千头万绪的事务太多了。一时有些回不过神来。好不容易仗打完了,想休息几天,皇上又来抓我的壮丁。商大哥,长生岛这边的事务,必须要继续保持。渠家那边,我已经让敏秋催促了,应该很快就会有消息。这两件事,你必须要牢牢盯着。”

    商老六点点头,“元庆,放心吧,我知道的。等你从京师回来,这边的工程应该就差不多了,到时,咱们就可以搬过来了。”

    长生岛虽然是大岛,但毕竟是海岛,每年都可能会遭遇到风暴,所以,岛上的建筑群,根基就尤为重要。

    但一旦根基起来,具体到地面上的工程,那就简单了许多。

    三月是万物生长之季,也是长生岛飞速建设之季,按照此时的天气条件,也是最好的建设时节。

    不能亲眼看到长生岛的建设成形,李元庆有些遗憾,但天启小皇帝的召见,无疑是更为荣耀之事,也能让麾下所有子民,更加切身的感受到自己大人的影响力。

    皇帝要亲自召见李元庆,他们的脸上,也感觉分外有光彩。

    又嘱咐了商老六一些细节琐事,李元庆当即乘船返回了广鹿岛。

    皇帝召见,自然非同凡响。

    李元庆其实也非常想去京师,传说中的紫禁城,看看天启小皇帝,究竟是什么模样。

    但官场有官场的规矩。

    加之此次,不仅是李元庆,还有旅顺的张盘,广鹿岛的陈忠,都要一起去觐见。

    李元庆也不能太过着急,总要与两人见个面,商议一下,再去皮岛见过毛文龙,才好启程。

    消息是由觉华岛的水师传过来,李元庆的长生岛因为在辽海内侧,地利之优,率先得到了消息。

    但旅顺的张盘,广鹿岛的陈忠,皮岛毛文龙本部,消息还要迟一些。

    这也是这个时代最大的不便,信息不畅。

    天启小皇帝说一句话,辽海毛文龙各部要得到消息,至少需要七八天,甚至更多。

    好在天启小皇帝并没有给李元庆几人规定时间,李元庆这边的时间,还非常充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