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十 补充
; 二九十补充 ——短毛又开始折腾了! 自打这批短毛占了海南岛,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事情就没停过。无论什么事情,在他们手里似乎总能闹出惊天动地的后果。做生意是这样,收粮纳税也是如此,当然还有打仗……琼州府的老百姓对此已经颇为适应了。但还有一个阶层,以前总是远远游离于短毛发动的各种运动之外,还能单纯以旁观者的心态注视着这一切。 这个阶层,当然就是海南岛上的士绅们。 作为明朝社会的中坚力量,海南岛上的士绅阶层和大陆那边有着种种千丝万缕的关系。家族里有人在大明朝廷里做官的自不必说,就是那些致仕的,告老的,或是还没怎么发起来的……基本上,只要属于大明“中产阶级”的一部分,对于打乱了传统社会秩序的短毛,肯定不会有什么好感。 当然,慑于短毛所表现出的强大实力,他们也不敢公然表现出对抗态度。有产阶级的顾虑总是多些,一直以来短毛对海南岛上的士绅阶层从未采取过强硬手段,就是征粮纳税时也按照明王朝的惯例对他们进行了减免,这样一来士绅们当然也没必要一心跟短毛过不去,双方保持了一种井水不犯河水,互不干涉的状态。出于共同的利益,偶尔还会进行一些合作——例如在做生意或招安等方面。但在大部分情况下,海南岛上的士绅家族,对于短毛的所作所为,依然是以旁观为主,并没有投身进去的觉悟。 只不过这一回,短毛们所干的事情却由不得他们不关注了——这帮无法无天的家伙竟在大街小巷贴了许多“招考榜文”,公然说要在琼州府开科举,考举人! 在明朝社会,跻身上流阶层的唯一手段是读书——经商的人虽然可以赚到钱,但若没有读书人家的庇护,在官宦们眼中就是任人宰割的肥羊。军户和功臣后裔开国时尚有地位,到后面就一代不如一代,越来越被人瞧不起。 因此对于这些士绅家族来说,参加科考,取得功名,乃是维持家族地位的唯一手段。而反过来说,作为有功名在身的人家,他们始终觉得:自己天生就有垄断社会权力的资格。 而现在短毛竟然对这方面下手,那可是撬动他们整个官绅阶级根基的大事!自是引起了当地士绅阶层的极大恐慌——这要是一般的流寇造反,山大王关起门来作皇帝封丞相之类过过官瘾,倒还不至于让那些人如此紧张,毕竟什么山大王,土匪流寇之类都是些粗人,打天下可以,要治理天下,却还是只能依靠他们读书人。 但短毛却不同——经过这一年多的接触,稍微有些头脑的人家都能看出来,这批短毛绝非一般山贼草寇可比。他们自己有一整套完全的文化,道德,乃至于技术和行政体系,甚至连文字都是自成一体的。如果这些人另起炉灶,建立起他们自己的考核体系。至少在海南岛上,大明传统的儒家文化恐怕真要就此没落了。 于是一连几天,琼州的官府衙门里访客络绎不绝——都是来找王璞王介山大人的。身负两榜进士光环,当初短毛进城时还曾经拼死抵抗过的王璞在本地士绅阶层中声望颇高,一向被他们当作朝廷的代言人看待。 然而王璞这时候却也一样摸不着头脑——因为短毛们张贴出来的榜文和庞某人先前跟他说定的不太一样…… “庞军师,不对啊,不是说还采用我们大明的规矩开科举么?可为何这上面却说什么人都能来考?” 王璞拿着一张招考榜文去找庞雨对质,脸色当然就有点不大好看。但后者却一脸无辜相,拿过榜文翻了翻,轻松笑道: “没错啊?不是按照你的要求,要考两场么?一场选拔童生的资格考试,再加一场乡试补考?” ——王璞先前既然答应主持这次考试,就尽最大努力把一切正规化。他首先写了一封信去广州府,把这边的情况向那边作了个汇报,并正儿八经请那边委派一名学政过来主持考试——当然是不可能有人来的。但他在广州府的老朋友陈耀陈元朗却可以趁机提议:索性让他王介山代理学政。 趁着那边旧总督去世,新总督尚未到任,谁都做不了主,却又人人都可作主的混乱局面,王璞居然得到了这份任命,这样他就有权点秀才了。不过这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用什么名目开乡试才是重点 在仔细研究了大明朝的考试规程之后,王介山决定把这次乡试的名目定为“庚午乡试补”——也就是应该于去年,公元1630年,农历庚午年进行的举人考试。 当时的海南岛上,琼州府刚刚陷落,人心惶惶,大陆上又对琼州府进行封锁,不少生员秀才无法出海,那次考试就被耽搁了。于是王介山据此提出:由琼州府自己出面,对岛上生员进行“补考”。 这当然不符合“朝廷体制”,但王璞现在也想通了——既然短毛那帮人连杀官夺府的反叛行为都有把握洗白,那自己跟在后面搞一些“从权之举”,到时候让朝廷追认一下估计也不会很困难。 于是他最后提交给庞雨的考试计划是分成了两大部分:首先是要完成童子试,先考一批秀才出来;之后就是所谓“乡试补考”,在那批秀才里头点举人。 所以按照王介山的要求,对于考生的资格要求其实很严格:本地士子若想参考,要么本来就有秀才功名,否则首先要通过童子试,在取得秀才资格后,才允许参加下一轮的乡试补。 而且他坚决要求一定要在榜文上写清楚:此次乡试只是琼州府自己举办,将来朝廷未必认可。但举子可以凭此在琼州岛上做官——虽然没说明,言下之意却很清楚:这是短毛的科举,你们要考中的话,将来就是做短毛的官! 王璞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到位了,这张榜文中大部分内容也确实是按照他的要求书写。可唯独在最后,短毛却又自行加了一段:如果有人不满足上述要求,却又想要出仕的话,可以另外报名参加琼海贸易公司的“公务员”考试:年龄在三十以下即可,文化方面仅仅要求认识两千个常用汉字——这正是短毛对那些工匠仆役们速成教育的内容。在其它方面则没有要求,甚至连性别都不限——女人也可报考! “这这这……”
于是现在,王璞捧着那张榜文,手指着庞雨半天说不出话,好不容易才迸出一句: “……这算什么啊,你们这不是耍人玩么!” ——大明朝的科举制度就好像一座高大的围城,无数人奋力攀爬,最终却只有极少数能够进入城内,享受到那甜美的权力果实。然而短毛的举动却无异于直接在那城墙上开了个大窟窿,以后随便什么人都能大摇大摆走进去了,也难怪那些士绅家族个个惊慌失措。 而王璞则更是愤怒,他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做的一切都白费了,既然短毛到最后还是另起炉灶。那自己先前的殚精竭虑又有何意义? 面对王介山的愤怒,庞雨倒是显得很轻松: “没必要这么激动,老王,不过在你们大明的科举制度上作一些补充而已。” “补充?什么补充?” “很简单啊……” 庞雨笑眯眯拉王璞坐下,再度跟他谈起心来: “你这次举士,估计能录取多少举人出来?” 王璞想了想,估摸道: “大概五六个吧,区区一府之地,最多也就这个数了。” “那秀才呢?” “秀才恐怕也不会太多,琼州岛毕竟僻处海外,除琼澄临三地外,其它各县开化不足,文风不盛,每县每年能出几个秀才就不错了。” 虽然心情还是很不好,但王璞依然耐心回答了庞雨的问题。而后者则双手一拍,大笑道: “这不就对了——连秀才带举人,你这次充其量也只能给几十个人补上功名,让他们获得进入政府的权力——可是老王,你上次向我要人,提出充实州府衙门,需求的人数是多少?” 王璞的脸色瞬时变红——那时候他可是狮子大开口,提出的名额不但要求补足原先缺额,还想要模仿短毛的大政府模式,设立许多新部门,所以提出来的人员要求也很夸张,甚至突破了百人大关。 但当时他可是抱着漫天要价,好让对方就地还钱的想法提出要求,却不料此时反被对方利用: “所以说,老王,你的科举计划并不能满足当前人才要求——不单单是你们州府衙门要人,我们这里也需要啊。况且你也知道,我们的人已经出兵吕宋和台湾两地,用不了多久那两块地方都将由我们的人来掌控——可人从哪里来呢?光靠你那些秀才举人肯定不够。” ---------------------------------------------------------------------- 又迟了一天,抱歉抱歉。 我平时不看足球的,但有时候必须陪家里人看。时间不受自己控制,没办法,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