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戴翡翠翎管的男人新闻圈风云录在线阅读 - 第19回: 大会堂,支教团新闻BJ发布 乌蒙山,崎岖路险遭跌崖厄运

第19回: 大会堂,支教团新闻BJ发布 乌蒙山,崎岖路险遭跌崖厄运

    (当代长篇章回小说)

    《戴翡翠翎管的男人》

    ——京城新闻圈风云录

    顾雪林

    第19回:

    大会堂,支教团新闻BJ发布

    乌蒙山,崎岖路险遭跌崖厄运

    当实习记者的日子过得很快。

    自从上次和于远超在“一旅云”饭馆吃完饭,江一梅就很少在各种新闻发布会上和于远超碰面。

    这一天,淳于兰问江一梅可以不可以到云南乌蒙山区出趟差?江一梅正闲得无聊,当然乐意去。淳于兰给了江一梅一张周五去人民大会堂的请柬,是一个暑期支教团的新闻发布会。

    周五,江一梅上午8点半来到人民大会堂东门,经过安检,来到云南厅门口。签到后,江一梅进了云南厅。云南厅的大型背景画是《七彩云南》,在画的前面挂着横幅,看到横幅,江一梅才知道,于远超他们的《中国教育信息报》是活动的主办单位之一。

    “于远超会不会来呢?”江一梅心想。

    于远超确实来了,而且,他是这场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江一梅看到,身着一身黑色西服的于远超走进云南厅,他佩戴了一个暗红色的领带,人显得很潇洒。

    于远超站在话筒前,他一眼就看见坐在第四排最左边的江一梅,他微微一笑,向江一梅点了一下头。片刻之后,于远超来到江一梅的座位旁,江一梅让出一个座位,让于远超坐下。

    于远超摆摆手说:“我现在有些忙,一会儿散会时我再找你。”

    散会了。“一起走吧。”于远超边说,边和江一梅一起向电梯走去。

    出了人民大会堂,站在台阶上,于远超问江一梅:“你这次随团去云南采访吗?”

    “对,我去。”

    “哦,那我也力争去一趟。”于远超略作沉吟,然后下了个决心。

    之所略作沉吟,是因为于远超知道,这次采访比较辛苦,飞到云南昆明以后,还要乘汽车远赴云南昭通地区延津县的落雁乡,在昭通地区和延津县要翻越连绵的乌蒙山,山高,路险,据说从延津县去落雁乡的路也非常不好走。

    昭通地区的乌蒙山是当年红军长征时经过的地方,其艰险曾给***、***、朱德等红军将领留下过深刻的印象。***特在他的《长征》诗中写道:“乌蒙磅礴走泥丸”。当然,诗是要表现革命家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现实中的乌蒙山真如小泥丸吗?当然不是,那是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大山,连绵不绝,险阻无比。

    这一切,云南昭通之行,路上的辛苦和危险,江一梅还一无所知。

    当晚,于远超给江一梅打了一个电话,告诉她云南之行的辛苦和危险,江一梅笑了,自己东非大峡谷都去过,这点辛苦和困难算什么?于远超知道,再多解释也没用,只好一脸苦笑地挂上了电话。

    一周以后,当江一梅惬意地坐在中型斯科特面包车里,随团行进在云南昭通乌蒙山的时候,她才理解于远超的行前的忠告,天上下雨,山高路滑,汽车时时行进在高山峡谷里,走不尽的盘山公路,盘旋在高山的半山腰,一边是峭壁,一面是悬崖,悬崖下是滔滔的江水。她这才意识到,司机出不得半点差池,否则,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要了一车人的命!

    坐在司机后面的江一梅,这时看了看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于远超,只见于远超眉头紧锁地注视着前方,丝毫不敢松懈,看着比司机还紧张。于远超从事记者工作几十年,多次走过这样的盘山公路,他知道,危险会来自每一秒钟!

    于远超一再提醒大家,一定要系好安全带,尽量不要睡觉,一只手要扶在前面的座椅上。

    江一梅被他说得也有些紧张起来,她不停地看着车窗外,看着对面大山上,车子刚刚经过的那些悬在峭壁上的盘山公路。她在想,公路到下面大河的落差大约有三四十层楼高,一旦小车飞出公路,那就是跳楼的感觉!

    突然,于远超撕心裂肺地高喊:“停车!快停车!”

    司机来了个紧急刹车。全车人前倾到极致,几乎要从座位上飞起来。车蹭着峭壁停了下来。

    司机朝着于远超怒吼道:“瞎喊什么,怎么了?”

    于远超说:“前面,我们刚才一直跟着的那辆小卡车怎么不见了?”

    司机这时也觉得奇怪,他和于远超一起下车往前走,一步一步观察着,在离面包车前约30米远的地方,公路突然塌方,小卡车跌入悬崖的底下了。一车人下车观察,看见塌方,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看着塌方的悬崖下的滚滚江水,江一梅的心噗噗地跳着,腿都软了,暗自庆幸捡了一条命!在司机报警的时候,她看见于远超面如土灰,缓缓地向面包车走过来,走到汽车副驾驶的门前,他几次想上车都上不来,站在车下喘气。

    江一梅下车去扶于远超,她轻声对他说:“你救了一车人的命!”

    于远超没有任何表示,他只是再次努力着想爬上车,江一梅扶了他一把,助他上了车。他没有道谢,只是静静的,冷峻地眼望着前方坐着。江一梅第一次看见,口若悬河的于远超,还有这么冷峻沉静的时候。

    第二天,暑期支教的大学生要分别下到延津县的一些乡,最远的两个男生要去交通状况最差的落雁乡支教,于远超想和这两个学男生一起到落雁乡去看看,江一梅也想和他一起去。这次,因为路途艰险,于远超第一次不同意江一梅同行,江一梅执意要去。

    江一梅的一双大眼睛直视于远超说:“要么都不去,要么一起去,没商量!”

    这让于远超吃了一惊,小姑娘还有这么执着的时候?唉,那就一起去吧。

    上午10点多,落雁乡教育专干老张开着吉普车前来接于远超一行人。老张看见江一梅也要去,就说:“小姑娘就别去了,山路不好走,路也比较危险。”

    江一梅一边往吉普车里钻,一边说道:“小姑娘怎么了,翻山越岭都到这了,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

    于远超说:“让她一起去吧,见识一下你们乌蒙山的崇山峻岭,也不枉此行!现在这些九十年代的小姑娘,不可小觑。”

    吉普车出了延津县城,走了不到一小时,山上的石子路就没有了,接下来车子都是在泥路上走,车轮只能走在旧车辙里,随着山路的起伏,上下颠簸,左右摇摆。

    江一梅有了晕车的感觉,她问于远超:“你带‘乘晕宁’了吗?”

    于远超赶紧翻书包,在书包旁的一个小侧兜里,掏出了‘乘晕宁’,他让车子停一下,让江一梅下车稍事休息。在路旁的一棵大树下,于远超让江一梅靠在一个大石头旁,让她就着矿泉水把‘乘晕宁’服了。

    这时,参加支教的来自BJ大学的研究生小李也过来了,看到这番情景,他不仅感慨地对于远超说:“平时看电视,总看见你们记者在新闻发布会或宴会上,西服革履,光鲜亮丽,真羡慕你们有一份好工作。要不是亲眼所见,谁能想到你们在基层采访时还要吃这些苦。”

    于远超也靠在石头旁坐下,他对小李说:“当记者的,哪有不下基层的?那么多媒体上关于基层的报道,还不是相关记者下基层采访的。当记者,当然有光鲜的一面;但是更多的,是要到基层去捕捉新闻的’活鱼‘。如今,在国外一些战争高发地区,中国记者也开始学习当’战地记者‘了,那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的事。不过,话说回来,你们这些研究生也很了不起啊,大学还没毕业,就来到这么偏远的云南山区支教,这也是非常宝贵的锻炼啊!”

    这时,江一梅自我感觉好些了,大家纷纷上车,继续上路。

    吉普车驶进落雁乡时,已近掌灯时分,落雁乡古老的乡镇建筑一派古香古色的明清风格。石板铺地,两边店铺和人家的房屋,都是木板搭建,让人仿佛穿越到明末清初时的古镇。看到此番此景,于远超、江一梅和小李二人,真是目瞪口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