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回到明末当军阀在线阅读 - 第四百二十四节 第一次北伐

第四百二十四节 第一次北伐

    杨潮北伐最大的阻力,不是稍显疲惫的军队,不是刚刚遭遇战火洗礼的经济,而是自己的家人。※%※%,

    家人极力反对杨潮北伐,兵凶战危,让他不要轻易涉险,不但父母反对,几房妻妾都反对,尤其是怀着已经五个月身孕的公主朱媺娖哭的不停。

    其实这段时间,杨潮始终坐镇南京,一次都没有亲临前线,就是因为家人,因为妻子怀孕,他也想陪伴妻子一直到生产,所以无论是阿济格还是豪格来攻,他始终坐镇南京,一步都没有远离家人。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了,这一次必须杨潮亲自回应,他必须给清廷重重的一击,才能让清廷老实下来,才能真正安心休整一番,杨潮太需要时间了,江南的改革才进行了一半,经济上的改革完成了一半,政治上的改革还没有进行。

    至少需要三年时间,一年改革,两年稳定,三年发展,这样才有足够的余力,跟清廷进行长期的战争。

    “公主,你听我说。如果为夫有一个理由能够留下,我就不会离开你。但是这次不同,这次谁去都不行,必须我亲自出面,必须是打着杨字大旗的大军狠狠的向满清心窝子里插上一刀,他们才知道疼,才知道怕。”

    朱媺娖用手帕抹着眼泪。

    “可是孩子再过四个月就要生了,你说要陪我一起的。”

    杨潮叹道:“公主你放心,孩子出生的时候,我一定会陪在你身边。”

    朱媺娖也知道杨潮去意已决。作为妻子实在是不好阻拦男人谋取功业。哪怕现在明眼人一看杨潮的功业就是挖他们朱家的墙根。但是与其被其他人挖走,还不如让给自己男人,再说了她一个女人,那些政事根本就不是她该cao心的。

    所以朱媺娖也只能点头:“驸马说话可要算话!”

    杨潮轻轻抱着她:“为夫那一次说话不算话了。”

    公主的脸稍稍红了起来,光天化日的,她很不习惯,但是她又很享受这种被男人拥在怀中,而肚子里还有他的骨血。

    “好了。你要好好保重,等我回来知不知道!”

    许久之后,杨潮才放开朱媺娖。

    朱媺娖红着脸点头。

    “每天要锻炼锻炼,你这身子太弱了,不锻炼的话,生孩子时候要吃苦!”

    耐心的叮嘱让朱媺娖感到一种幸福的感觉,这种感觉她本来以为身为公主是不会拥有的,但是现在她拥有这一切,第一次朱媺娖感觉到,似乎大明朝的失败对她个人而言。却不是一件太坏的事情。

    离开朱媺娖开始劝说父母,跟父母讲道理。分析情况,父母也不是一个强硬的人,尤其是现在杨潮位高权重,父亲甚至认为杨潮是在给杨家打天下的时候,他并不想组织。

    “儿啊,你要记住,你可千万不能涉险,你现在就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了。”

    父亲千般关心的叮嘱道。

    “哎,子嗣单薄啊。”

    说完不忘叹息一声,以前他发出这种感叹的意思就是没能纳妾多生几个儿子,每一次都会被母亲蛮不讲理的责难。

    但是这一次母亲不但没有责难,反而露出羞愧的神色,似乎在为没有给杨家多添几个丁口而愧疚一般。

    当天母亲就跟父亲商议,说给他找两个丫头做妾的事情,不过这一次父亲自己拒绝了,说孙子都快出生了,做爷爷的纳妾像什么话,一心期盼着公主能给家里添个男丁。

    杨潮劝说完父母,就该去劝几个小妾了。

    说起来小妾的地位确实低啊,怀有身孕的妻子此时最惹不起,蛮不讲理的父母第二惹不起,这些小妾吗,那还是惹得起的。

    “哭哭,哭什么哭!为夫是去征战沙场,尽忠保国,你们如此哭闹多不吉利!”

    对小妾吗,自然要摆出大老爷的架子来。

    其实哭闹的也就是董小宛和陈圆圆,董小宛用哀愁的眼睛盯着杨潮一副哀怨,陈圆圆只是低声哭泣,李香君倒是没有哭,只是露出担心的神色。

    “对,别哭了。夫君即将出征,不吉利!”

    董小宛抽噎几声后,强行止住了哭泣。

    “那今晚让奴家好好伺候伯爷。”

    董道。

    陈圆圆抬起头来,用祸水级的美颜决然道:“奴家也要伺候伯爷。”

    李香君欲言又止,还有些放不开,也怕累坏了杨潮。

    杨潮哈哈一笑:“好,一起来吧!”

    天大亮。

    骑着马感觉到一阵阵腰酸,到底是二十来岁的小妾啊,掐出水的身子,太缺耕耘了,让杨潮元气大伤才满足了她们。

    看到同行的赵康和孙长福两人也是如此,杨潮就知道他们昨夜也玩的过分了。

    与骑兵部队先行,赵康带领的骑兵部队,名义上是杨潮的亲兵队,因此在这只部队中,大家对杨潮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士兵们对杨潮极为热情,无论杨潮走到队伍中的哪一处,都是绝对的焦点,甚至还因为太过于关注杨潮,行军都乱了的事情。

    孙长福率领的军队坐船慢慢行动,他和赵康这次南下唯一的作用就是最了一回长途行军训练,除了多消耗几千担粮食,没有任何贡献。

    大军经过扬州和淮安的时候,看到这两座城市已经完全恢复了归来,破损的房屋重修了,街面也恢复了以往的繁华。

    在杨潮新的验证制度下,淮扬盐商们投资在海边新建了十八个大盐场,加上官府原有的盐场,江淮食盐产量比过去翻了两倍还多,最大的好处就是常年远比鲜鱼价格高昂的咸鱼,第一次价格落到了鲜鱼之下,而且还在飞速增加中,据估计明年海边渔村渔民生产的咸鱼就能达到一百万担。

    中国盐业专卖造成这种十分奇葩的事情就是,老百姓普遍对咸鱼比鲜鱼价格低感到很不可思议,放在过去咸鱼价格总是高高在上,普通百姓根本吃不起。真是因为食盐价格太高,就只有海边的渔民家庭才吃得起,因为他们自己煮盐,自己腌制,留着过冬吃。

    但是渔民不可能也不敢大量制造咸鱼,第一是自己煮盐本来成本就高,而且还是犯法的事情,偷偷煮盐自用官府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如果大肆制造咸鱼出售,无异于破坏朝廷盐政。

    现在有淮扬盐商盐场中晒出来的大量廉价食盐供应,这些渔民大可放开了的制造咸鱼,男人下海捕鱼,女人在家腌制,工作比过去忙了数倍,但是收益也比过去翻倍了。

    作为一个有广阔海岸线的国家,海洋馈赠的大量海鲜,过去竟然只能让渔民独享,这极其的不合理,要知道荷兰这种海洋民族,鱼rou可是提供了他们巨大多数蛋白质供应的,就是日本的咸鱼也是最低等的食物,到了大明反倒成了高档货。

    原因就只有官府每年要收取一百万两白银,同时相关官吏盐商套取了绝大部分利益,付出的代价就是整个国家要吃高价劣质食盐。

    现在杨潮通过改革,一张盐票,十万两银子,盐商就有资格参与食盐产销的所有环节,而盐商们落后的经营思路和被限制了几千年的野心,加上一个个财雄势大,让他们一个个都愿意拼命在这些环节投资。

    盐场要建,盐船也要卖,盐铺也得开办,大量埋藏在地下的白银被他们起了出来,投入市场变成货币流通起来,而这些投资淮扬两府是绝对绕不开的,作为试验集散地,这两地的经济快速恢复过来自不用说,而且发展速度极快,要是有现代统计的话,绝地不会小于一年半分之三十的增长速度。

    但是盐商窖藏白银流入市场,绝对不意味着仅仅推动了淮扬两城的发展,会带动一整条经济链的,比如海边的渔民,过去因为捕鱼只是自己吃和供应附近集市,无法长途运输到大城市,结果导致他们的生产兴趣不大。

    现在有了大量的食盐,可以放开了生产咸鱼,一个巨大的市场突然向他们敞开,好似一个黑洞一般,无论他们生产出多少咸鱼来,市场都能消化,在经济作用下,渔民肯定会投资扩大他们的船只,打造更大更多的渔船,出海到更远的地方捕捞。

    然后造船业增长了,航海人才也培养出来了,这些渔民捕鱼季节可以捕鱼,休渔季节还可以用渔船运货,荷兰人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他们规模庞大的鲱鱼捕捞船队,捕鱼季节之后,就开着小船在北欧到南欧一带贩运货物,最后让荷兰人发展成了海上马车夫。

    淮扬两府是发展起来了,但是到了徐州一带就显得萧条起来,本来是靠着运河发展的城市,由于南北漕粮断绝,商旅也绝迹,市面一下子就清淡起来,别说发展了,徐州等地尚且没有几年前繁荣,街市冷冷清清,有一般人都关张回家了。

    但是徐州城萧条的商业相比,人口数量倒是没有变少,反而可能更多一些。

    因为此时这里聚集了近十万大军,而且已经整装待发,士气高昂的准备北伐了。(未完待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