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回到明末当军阀在线阅读 - 第四百四十三节 非议

第四百四十三节 非议

    小皇帝朱慈焕身边,从来就不缺少官员,从福建逃到了广东,又从广东逃到了广西,一直都有大批的文官跟随。

    到了广西后,依靠当地武官陈邦傅得意稳定下来,给陈邦傅封了一个国公。

    而清军占领广东之后,并没有立刻攻打广西,而是两个头目之间发生了矛盾。

    清军中,金声桓占领福建,王体忠占领广东,这本来是洪承畴应许给他们的。

    当然洪承畴还曾经应许郑芝龙闽浙两省治权,可是一到北京就将郑芝龙软禁起来。

    但是跟郑芝龙不同的是,金声桓和王体忠手里有兵,两人各自拥兵十余万,他们可以自己占领地盘,而且占据了两地之后,两人不约而同的大肆扩军,金声桓在福建收编明军,招募流民扩张到了二十万兵力,王体忠在广东也扩张到了二十万。

    可是跟金声桓不一样,王体忠出身李自成农民军,他手下将领一个个都有自己的部众,尤其是一个叫王得仁的,官职上他跟王体忠都是总兵,这是阿济格在的时候任命的,因为他擒获了明朝皇帝朱慈烺。

    相同的官职,但不可能有相同的权力,加上手上有兵,自然就有异心。

    王体忠和王得仁一直都貌合神离,到了广东之后,王体忠势力最大,占据了广州城,而王得仁则占据肇庆。

    相比金声桓始终在杨潮兵威之下紧张不已,这两人占领广东之后,则安全感大多了,一开始江西在清军手里,他们根本就不用担心会被人进攻,广西的小朝廷他们不去进攻就很给面子了,哪里敢进攻他们。

    这种军阀团体,遇到外部压力的时候还好,还能够团结一致,可是一旦没有了压力。自己内部反而要出问题。

    王体忠一直催促王得仁攻打贫穷的广西,他则想独霸广东,可是王得仁也知道广西和广东没法比,广西这时候可是被认为蛮荒之地。瘴疠横行的地方,因此王得仁始终拖延不去,而是在肇庆一带招兵买马,跟王体忠分庭抗礼。

    王体忠也一直很想将王得仁杀了,分了他的部众。但是却又不想折损自己的人马。

    僵局是在杨潮派兵收复江西时打破的,许多男带兵收复了从南昌到赣州的江西领土,尤其是赣州,跟广东接壤,对面就是广东的韶关和南雄。

    王体忠立刻就失去了安全感,派出高进库等精兵强将进驻韶关南雄,并且在梅岭上布防,这给了王得仁良机,他竟然在广东当地一些文官的游说下,偷袭了广州城。占领了空虚的广州,将王体忠给杀了。

    接着王得仁立刻打出了反清投明的大旗,摇身一变成了大明王朝任命的两广总督,封爵广昌候。

    王得仁反正后,金声桓立刻也反正了,实力更强的金声桓被封为昌国公。

    朱三太子也算有些本事,但是关键是他手下广东的几个文官有本事,一切策划运作,都是张家玉等广东文人cao作的,空手套白狼将两个省拿下。顿时朝廷一片欢腾,气也硬了。

    接着他们立刻迁都,从广西迁到了广东,不过不是广州。而是跟广西水路相通的肇庆,显然他们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既拜托被广西军阀陈邦傅的控制,又不让已经北上广州的王得仁控制,还算有些远见卓识。

    广东和福建的反正,对杨潮来说也是一件好事。突然之间后方就稳定了,他可以专心跟清军争夺湖南了。

    但是麻烦的是,小朝廷突然之间控制了三省之地,虽然只是名义上的控制,可是他们突然就硬气起来,朝中自诩忠直的文臣,开始弹劾杨潮。

    一个叫做李如月的御史弹劾杨潮三大罪状,第一拥兵自重,第二搜刮士民,第三欺凌圣裔。第一条不用说了,杨潮认了。第二条搜刮士民,杨潮不认,清丈豪族隐匿的土地,怎么叫做搜刮呢,朱元璋在世也会这么干。第三条指的是同一件事,不过专指杨潮清丈山东孔家的田产,让孔家跟普通地主一样交税的事情。

    李如月的弹劾,立下大功而进入内阁的张家玉等有识之士建议皇帝大事化小,此时就靠杨潮这样的军法支持朝廷呢,所以一开始吃过亏的小皇帝也想息事宁人,就将奏疏留中了,没有明发塘报。

    可是这个李如月大概是想出名想疯了,自己印了几百份在大街小巷贴出来,还专门派家丁送到南京来,叫道杨潮的手上。

    杨潮看到这弹劾自己也就算了,还将自己祖宗八代都捎带着骂了一遍的奏疏,即便脾气再好也有限度,于是立刻将孔家给自己上的劝进表让李如月的家人带回去,让他看看圣裔是什么德行。

    谁知道李如月不但不加思考,反而再次大闹朝堂,以此为证据,弹劾杨潮欺凌圣裔,言辞凿凿认定这是杨潮威逼孔家给他弄的,要求朝廷杀杨潮以正国法。

    如此一弄,李如月出名了,一时间很多文人对他赞誉有加,比如绍兴的大儒刘宗周。

    这个刘宗周也是一个人物,名气大的盖过天,崇祯皇帝在的时候,他敢骂当朝首辅,骂温体仁骂周延儒,最后甚至骂皇帝,结果被下狱,在许多文官的求情下才没有被杀。

    到了江南小朝廷,他又开始骂这个骂那个,骂江北四镇,甚至骂杨潮。

    当时阿济格打到南京附近,小皇帝弃城而逃的时候,他回到家乡,觉得该给皇帝尽忠,于是开始绝食,原本的历史他还真把自己给饿死了,但是这个时代,因为杨潮突然回军,阿济格没能打到南京,所以刘宗周绝食了两天后就不绝了。

    但是自后刘宗周也没有做官,福建被清军攻占,朱慈焕南逃后,他又绝食了两天,发现大明还是没有亡,他就又停止绝食了,即便杨潮两次将南京从破城的边缘拉回来,这个刘宗周依然没有放弃过骂杨潮,在家乡讲学,大造声势将杨潮宣扬的比曹cao还坏十倍。

    “去,让江南报的编纂找刘宗周要几篇文章,评论一下天下大势。”

    杨潮办的江南报,一直都不温不火,销量很有限,第一是识字的人太少,第二是大家都把杨潮办的报纸当成邸报来看,觉得这是官方想百姓宣示政情的东西。

    杨潮倒是经常让编纂派人到各地采访民情和各种新闻刊登,可是效果还是不太好,远远没有后世小报受欢迎。

    “文人不是喜欢看骂我的文章吗。听说刘宗周的文章传抄甚广,不如让他在报纸上骂我,也提高提高我们报纸的销量。”

    杨潮觉得既然要被骂,不如变废为宝,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即便是刘宗周李如月这种只知道沽名钓誉的无能文人,也是有价值的垃圾,该利用的时候就利用一下。

    黄fèng府认为此招很高,证明杨潮有大量,能容得下文人评述。

    刘宗周果然大胆写文章在报纸上大骂杨潮,结果果然促进了报纸销量大增,仅次于杨潮打胜仗的时候。

    看到这个法子可行,杨潮又让人去采访各个名士,什么夏允彝了,陈子龙了,让大家任意抒发己见,一下子报纸上热闹无比。

    把报纸当成双方论战的舞台,省的这些人私下里议论。

    在报纸上论战的势头也愈演愈烈,明末的文人一般也没多少发言的地方,像江南报这种直接在整个地方刊发的报纸,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舞台,让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大大的抒发了憋闷,在文人中很受欢迎。

    接着杨潮在报纸上宣布,欢迎文人来稿,但凡文笔上佳,论点可靠的,都会刊发。

    这又引起了一批没有名气,但是有才的文士的激情,纷纷投稿,以能够刊发为荣,不能刊发则非常气愤,认为怀才不遇等,这种氛围下,报纸俨然成了文人扬名立万的一个阵地,这倒是杨潮始料未及的。

    不过通过报纸杨潮看到还是有一些人对杨潮的所作所为报肯定的态度的,比如夏允彝的评述就比较中肯,认为杨潮是有大功于国的,若无杨潮,则江南沦陷,百姓早就陷于水火之中,但同时他隐晦的表示,杨潮许多做法有欠妥之处,劝诫杨潮当以朝廷为重,不该跋扈。

    也有发言力挺杨潮的,攻击刘宗周沽名钓誉,攻击夏允彝不识大势,甚至有人抛出了国器当有德者居之,这显然是一个巴结杨潮的文人,甚至可能是黄fèng府等杨潮手下的人物匿名写的都不一定。但是这种论调又一次引爆了刘宗周等人的脾气,在报纸上大骂不已,热热闹闹的一直到过年时候都没有消停。

    而此时杨潮哪里顾得上什么报纸上骂不骂他,他焦急的徘徊在产房之外。

    “我儿子还是很会生啊,挑这个时候出来,热热闹闹不说,还让他娘少受多少坐月子的罪过。”

    朱媺娖终于打了预产期,腹中阵痛之后,立刻就找来了稳婆日夜守着,就等孩子出世了。

    一声嘹亮的啼哭,杨潮的孩子宣布来到这个世界,杨潮迫不及待的冲进了产房。

    “恭喜伯爷,是个小姐”

    稳婆笑着,但是眼神中露出一丝惧怕,生怕杨潮会因为女儿而不高兴。

    杨潮倒是无所谓,哈哈一笑:“赏”

    接着就抱着女儿走到妻子床前,让满头大汗脸色苍白,显然脱力的妻子看看女儿。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