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在线阅读 - 第十四章论功行赏

第十四章论功行赏

    大明公务员第十四章论功行赏第十四章论功行赏

    沐英说道:“殿下,臣相信殿下,臣以为陛下也是会相信殿下的。”

    太子却摆摆手,一瞬间好像抽掉筋骨之态。太子此刻已经能接受现实了。只是他现在毫无办法,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甚至内心之中,也有几分自暴自弃的心态。

    太子一摆手,说道:“为二弟收敛,禀报陛下。”

    太子缓缓地闭上眼睛。

    他真想睡一觉,一觉睡过去。醒来这一切都恢复正常,那就再好不过了。

    ------

    北京的事情,一时半会儿还传不到南京。

    此刻的何夕已经在做最后的准备了。

    离开南京的准备。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自然要将自己的人好好安排一下。

    何夕先见了解缙。

    在cao纵舆论这一件事情上,何夕是主导,但是具体实行的是解缙。不得不说,解缙在这上面是非常非常有天分的。很多文章写得,何夕都觉得惊叹。

    是那种,何夕再活两辈子也不可能胜过的那种。

    而今论功行赏,何夕对解缙说道:“大绅,京城的事情多亏了你。而今我就要去辽东了。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跟我提提?”

    解缙说道:“大人,我追随大人,一心为了天下着想,为天下百姓着想,一些微末之功,算不得什么。也没有什么想法。听大人安排。”

    何夕自然知道,解缙是一个功利心很强的人,如果追随何夕是为国为民,这固然是有一点的。但是更多恐怕是功利之心。不过,功利之心也好。反正能为自己所用就行。

    解缙也只是口中说说而已。如果何夕真什么都不给的。不仅仅让解缙失望,甚至从而生出怨念,站在自己的对立面。

    甚至还影响何夕在官场之中的口碑。

    很多官员本身是没有立场的。他们的立场仅仅是升官发财,一个能带领他们升官发财的上司,一个出手大方的上司,才是他们所想要的。

    何夕说道:“秘书监是国家要的,而且这大半年,你也看到官报与民间报纸的作用,我举荐你为秘书郎,负责官报等事务。今后在秘书监学者着点,各种报刊也要拿捏准了。决计不可失控,等有些事情,拿捏不准的,一定要快速报给我。”

    解缙听了何夕的话,大喜过望,简直是按捺不住自己的欢喜。

    解缙之前是谁?不过国子监一个监生而已,没有官职在身,而秘书监是什么地方?是天下要害之地,即便是秘书监之中一个七品秘书郎,放到外面,能当钦差大臣来用。

    这不是升官,这是平步青云,一步登天。

    解缙一下子到了大明权力的核心,更为解缙打开无限的进步空间。

    解缙岂能不高兴。

    解缙说道:“请大人放心,我在秘书监一日,朝廷上下所有动静,都在大人目中。至于各方报刊,也不会出差错的。决计全部是推行新法,否定旧法的。”

    何夕说道:“好。我就要去辽东了。你觉得我在京师做什么安排比较好?”

    这对解缙是一个考验。

    何夕其实重用解缙,也是无可奈何。之前何夕在京师的布置,其实就是一个耳目的作用,其他的并不需要太多,在朝廷上保持存在便是了。

    但是时过境迁,局面不同。

    何夕虽然离开京师,并不代表他要放弃京师。京师终究是最后的战场。之前,何夕仅仅要在朝廷上保持存在。而今何夕要在朝廷上分一杯羹,才能维持住变法形态。最少不能让京师形势完全倒向其他人。

    当然了,朱元璋在一天,京师局面就不会翻转,但是何夕不可能事事依赖朱元璋。

    只是何夕根本没有人能cao持京师大事。

    何夕要的这个人,有能力,有敏锐的政治嗅觉。有心机,有手腕。

    何夕在京师的人手,没有这样的人。宋麟,国子监祭酒也算是何夕手中少有的一个重臣。但是宋麟之所以有今日,是因为父亲宋讷的余荫,而宋麟本人不能说没有才华。但仅仅能做国子监祭酒,更上一层就不行了。

    苏伯衡,就更不用说了。而今一心编纂史书。本身与何夕的关系已经远了一些。更不要说苏伯衡本身也是文学之才,政坛上的事情,苏伯衡是不行的。

    至于黄子澄?何夕倒是想让黄子澄抗大梁,只是何夕发现黄子澄正道有余,诡道不足。

    黄子澄专门做一件事情,是能执行好的。但是,独挡一面,有些欠缺。当然了,何夕今日询问,倒不是一定是解缙,不过想试试解缙的斤两。

    看看解缙的表现。

    解缙沉思片刻,说道:“大人,下官以为刑部这个位置,是一定要拿下来的。大人推行新法,执行是最重要的。而刑部就是关键。刑部尚书如果心中有私,很多事情都不好办。有很多事情,陛下也不好插手。只要拿下刑部尚书,不敢说,进可攻,算是退可守。”

    何夕说道:“刑部尚书。不错,只是这个位置怎么拿下来啊?”

    何夕觉得,解缙说的对。

    不管律法再严密也要执行。当然了,何夕也知道,而今新大明律很多地方,都不能实行,但是有些事情却是可以实行的。其中权衡利弊,就要看刑部尚书的心思,往那边偏了。

    如果刑部尚书有意使坏,对新法损害会有很大。

    问题是,刑部尚书很重要,但是怎么拿下刑部尚书更重要。

    解缙说道:“殿下忘记了一个吧。”

    何夕说道:“谁?”

    解缙说道:“工部侍郎张度。”

    工部侍郎张度就负责太平铁厂的官员,而今已经加衔到工部侍郎的,从工部侍郎到刑部尚书固然是跃迁,算是跃了两级。但问题是,这个时代武贵文贱。文官升迁还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

    而不是明后期,六部转迁,都有规定的。有前后,六部也要分一个上下。而今从侍郎到尚书,也不过一阶而已。

    有何夕支撑,朱元璋点头,这都不是问题。

    何夕说道:“张度,不算是我们的人?”

    解缙说道:“大人,以为张度是谁的人?”

    何夕一愣,沉思起来了。张度是谁的人?这个问题?何夕居然一时间想不起来。这也不怪何夕,比起勋贵那边,根据同乡旧部原则。谈不上泾渭分明,但也有端倪。但是文官那边就比较模糊了。

    之所以模糊,是因为朱元璋之前兴起数案,对文官进行清洗。

    文官之间很多关节,都被隐瞒在大案之中了。而且张度这个人,好像也没有什么靠山,如果说有靠山,也不会一直没有升迁。

    何夕也明白了解缙的想法。

    三品以上大员,都不可能立即培养出来的,最少是出仕十几年才能到这个位置,何夕从头培养自然是来不及的。只能拉拢那些根底比较浅大员,为自己所用。

    何夕说道:“你的意思是,拉拢张度?”

    解缙说道:“以我看来,张度在少府之中,黄师兄其实很尴尬的。不如拉拢张度为我所用,调出少府来。也算是一个助力。”

    何夕说道:“不错。”何夕倒也没有想到,张度的位置与黄子澄的关系。

    张度资格老,在太平铁厂时间长。已经将太平铁厂经营成一个独立王国了,黄子澄资历浅,黄子澄在家乡读书的时候,张度就已经出来做官了,黄子澄强压张度不舒服,不拿下张度。黄子澄的威信也不存在。

    这一招也算是两难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