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用人头,化战事止争端
驺望也是一位,英明果断的领袖,当晚回去,就上表,向汉武帝表达了,归顺的想法,派使者连夜出发送往长安。 “卫青,你如此轻易,就答应了驺望的请求,闽越国王的人头,岂是可以拿到的。” “虽然咱们大汉,地广人多,但是卫青啊!你要知道,闽越离长安太远了,咱们手上这点人马,解救东欧倒是没问题,可是要和整个闽越开战的话,我想取胜的把握不大。” “首先,咱们现在的兵马,再加上东欧的兵马,也不足以和闽越抗衡。我们的人马,从会稽来,会出现对闽越,水土不服的情况;东欧的士兵,因为老国王去世,新主上位,根本无心恋战。” “所以卫青啊!你给驺望的承诺,完全是没办法王成的,你知道吗?” 第二天,酒醒了以后的庄助,火急火燎的,推开了卫青的房间门,拉着卫青坐在椅子上,噼里啪啦的说了一大堆,也不等卫青给出回答,直接一股脑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因为昨晚庆功宴上,大家喝酒,喝得很高兴,庄助也没细想,卫青给驺望的承诺,将会意味着什么。 今早庄助是,被昨晚酒宴上,卫青答应,东欧王驺望的事所惊醒的。 仔细盘算了一下,如果要对闽越全境用兵,以现在皇上的权利,是没办法调动军队的,就连这次,调动会稽的军队,都是倚靠卫青的,临场发挥,对战局,和对军队强大的控制力,不然,这次会稽之行,很有可能会无功而返,同时还有可能,给在长安的皇上,带来更大的麻烦。 当今太皇太后,不满皇上,已是人尽皆知的事。皇上身边的人,被革职、被流放、被杀、都是太皇太后的手笔。 在百姓之中,一直有传言,淮南王刘安,遵循黄老之学,在刘姓诸侯王之间,太皇太后最钟意他。如果这次的东欧事件,不能得到,圆满解决的话,很有可能会让,当今的太皇太后产生,更换新皇的想法。 就算太皇太后,不让淮南王刘安上位,她老人家也可以,扶持其他人上位,毕竟当今皇上还有十三个亲兄弟,也就是太皇太后,除了当今皇上以外,还有十三个选择,而当今皇上,则有可能,因为一次做错的决定,而失去皇位。 毕竟现在朝廷大臣,为太皇太后唯命是从,调动军队的虎符,也在太皇太后手里控制着。 所以,现在的皇上,公开和太皇太后叫板,是非常不明智的。 “庄大人,您别太着急,卫青自有安排。” 看着中大夫庄助,着急的样子,卫青胸有成竹的回答到。 “你真的有把握,拿到闽越王的人头,交给东欧新主驺望??” “当然!!” 坐在椅子上的卫青,抬头笑着,看着庄助说到。那语气里的自信,瞬间让庄助感觉,卫青一定可以,拿到闽越王的人头,交给东欧新主驺望。 因为卫青,在会稽夺军权的时候,已经让庄助,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加上在校场,卫青对军队的控制力。以及兵贵神速,奔袭千里,破闽越,援东欧的作战方案,更是让庄助,对这个只有十几岁的少年,佩服得五体投地。庄助敢说,放眼整个汉朝,还没有哪个将军,有卫青的军事素养高。 “卫青见过东欧王。” “驺望前来,是想问一下卫将军,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因为感恩于,卫青的救命大恩,驺望对卫青,一直都很客气,见到卫青的时候,都会用东欧,最礼貌的方式,向卫青回礼。 送走了庄助以后,东欧新主驺望,也沉不住气,来找了卫青,想知道,如何打败,区闽越国王的项上人头,祭奠自己父王的在天之灵。 “国王只需要吩咐下去,整个东欧国,举全国之力,赶制我大汉的军服和兵器,其他的事,卫青自由安排,十日以后,卫青必定,将闽越国王的脑袋,交到国王的手上。” 一切都在卫青的掌控之中,接下来,只要东欧国王,能够有效的配合,卫青就有把握,拿到闽越国王的人头,交给东欧国王。 “卫将军,你要的东西,本王都命令东欧大臣,如数赶制完,五万战甲和兵器,都已经赶制出来了。”
五天过后,风尘仆仆的东欧国王驺望,来到卫青住处,对卫青说到,可以看得出来,为了赶制战甲和兵器,不仅东欧的子民,在全力以赴,就连他这个东欧国王,也在日夜不停的奔波劳碌。 “大王辛苦了,现在就把所有的军装,分发下去,给东欧国男子。大王也早点回去休息,我们明早兵分四路,向闽越进军!!” 看着一脸疲惫的驺望,卫青开口说到。 “新兵不训练,直接上阵,那不是去当炮灰的吗?” 听着卫青的话,驺望有些担忧的说到。 “卫青自有安排,大王请放心!” 对于驺望所担心的问题,卫青再一次,给了肯定的回答。 第二天一早,在校场点完兵以后,卫青率领十万人马,分四路从东欧出发,对闽越形成合围之势。 卫青和驺望率领四万人马,从正面,与闽越军队交锋。庄助率领三万人马,饶到闽越后方,切断闽越军队的后退之路,东欧丞相和将军,各率领三万人马,前往闽越东、西方向,对闽越形成左右夹击。 一路上,卫青要求队伍,放慢行军的脚步,同时,也向其他三支队伍,传达了命令。 虽然不知道,卫青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是他们还是都照做了。 同时卫青派出了一队人,在沿途散播消息,这次汉朝出兵,并未打算,将闽越赶尽杀绝,而是想敲打一下闽越,让闽越认清自己的地位。此次争端由闽越挑起,所以也得闽越自己出面,化解这件事,如果闽越,可以献出挑事者的人头,来平息这场战事,那么汉朝可以既往不咎,收兵回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