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突围
要说这袁世江还真有点血性,眼见兄弟们快顶不住了,抱起一挺后备机枪就想往前冲,被几个贴心手下死死拉住。就他那身手,还不一上去就挂啊。正僵持不下之机,袁世江觉得有人把自己的机枪夺了过去,正要发脾气,才看清来人正是程子强,心里顿时踏实了。 程子强也不多话,只是说:“我们这些部下还没填完,哪里轮得到你亲自去填。派个副射手跟我走。”说完扭身就走。 袁世江一把拍在一个士兵后脑勺上骂道:“你还楞个屁,快去”那士兵才如梦方醒地抓起个弹袋追着程子强去了。 在后世的影视作品中,倭军常被描绘成一群残暴悍勇,头脑简单的人,动不动就来自杀冲锋。其实倭军的战技是相当纯熟的,至少在战争初期到中期这段时间里是这样的。 在遭到了袁世江组织的强大机枪火力杀伤后,倭军改变的战术,他们用仅有的一具掷弹筒和有限的弹药,对华夏军进行了致命的打击。他们先派出少数敢死队进行大声势的佯攻,待华夏军机枪一开火,倭军的掷弹筒就进行精确的定位射击,打的华夏军苦不堪言。 不过倭军的掷弹筒战术并非无敌,其射程有限,桥头四百米又是一片开阔地,只要把握时机,这具掷弹筒是可以被消灭的。而程子强就是想抓住这个机会。 他登上了桥南最高的建筑,那里设置着袁世江部唯一的一挺水冷重机枪,由于屋顶提前设置了沙袋等物品,加之这小楼原本就屋顶厚实,所以虽然也遭到了掷弹筒的两度袭击,但屋内的人除了受到了些震荡外,没有受到其他的伤害。 郎亦文少尉手腕受伤,用不了枪,但是他毕竟是受过训练的,开始的时候不过是没经历过实战,没有经验而已,现在他亲自指挥着重机枪的射击,多亏有了他,不然倭军早就冲破防御了。 见到程子强来,郎亦文也很高兴,程子强也没什么多的话,直接就要上屋顶,郎亦文劝道:“上面没有掩蔽,很危险的。” 程子强说:“上面视野开阔,容易发现倭人的弹筒,我一开火你就按着我的弹道轨迹射击,有多少子弹打多少子弹。”说完也不干郎亦文还有什么意见,带着副射手就上了屋顶,才上屋顶,倭军又打过一发掷榴弹来,就听轰的一声巨响,泥沙悉悉索索直从屋顶往下落,急得郎亦文大喊:“程副官” 连喊了几声没人答应,正想挣扎着往上爬,就听到程子强依然冷静的声音说:“我安全,但我的副射手挂了,你派个人上来。” 郎亦文顿时放下心来,对身边的一个年轻士兵命令道:“小豆子,你上。” 小豆子也不搭话,把帽檐往后一扯,上前沿着梯子,敏捷地爬了上去。 由于桥头的机枪阵地大多不响了,倭军又组织了一次攻击。结果引来郎亦文重机枪的猛烈打击。程子强等待着倭军掷弹筒的开火,他要在夜色中无数武器枪口的闪光中找到掷弹筒的位置,简直就像决斗。因为倭军的掷弹筒打击的目标很可能就是这挺对他们威胁最大的重机枪,而程子强就在最容易被掷弹筒打击到的屋顶上。 遭到机枪火力打击后,倭军有序地撤退了,掷弹筒开始射击,很不行,他被程子强发现了。程子强扣动扳机,51发7.62毫米子弹覆盖了整个发射区。还没来得急更换弹盘,倭军的掷榴弹也在屋顶上爆炸了。 沿着程子强定出的轨迹,郎亦文指挥着重机枪,也把弹链上剩余的百多发子弹全部倾斜了出去。但是在黑暗中他们看不清射击的效果,目前只能等待。但此后,倭军的这具掷弹筒就一直没有开火了。 另一边,金俊上尉组织部下进行了撤退,他们边打边撤。尽管如此,倭军还是衔尾追来,好在这群倭军人数已经不多,弹药也消耗的差不多了,攻击力并不十分强悍。 金俊见部下大部分都过了桥,便在桥头引燃了一个从破损汽车上拆下的油桶,熊熊的火光照亮了桥头。就在这是,一颗流弹飞来,金俊的身子晃了晃倒下了,身边两个士兵见状也顾不得死活,拖上就走。不远处,倭军的身影已经隐隐可见了。
“程副官你怎么样?”郎亦文一边喊,一边指挥着把重机枪调转了方向,对着桥北火光中的倭军身影猛烈射击,倭军倒下几个之后,很快退去。不多久,从侧面又窜出两个黑影来,郎亦文连忙命令射击,两个黑影当即被打倒了一个,另一个挣扎着手一扬,扔出一样东西,然后就是一声爆炸。火被炸灭了。此时尽管看不见,也能感觉到那伙倭军一定在迅速地通过东阳桥。 郎亦文只得命令重机枪继续射击着,尽量压制着黑暗中冲击的倭军。 “快炸桥”袁世江也知道形势的危急,但是连喊了几声,也没人答应,自己亲自冲过去一看,守护引爆器的士兵不知道什么时候挨了一枪,已经牺牲了。 “他妈的小倭子“袁世江一把推开士兵的尸体,他在战争电影里见过用这玩意儿,照葫芦画瓢的拧起来死命往下一按,先是一秒钟的寂静,静的袁世江心里直发毛……难道是自己cao作方法有问题?正这么想着,桥上先是一声,然后又是依次的响起一连串的爆炸声,火光中能清楚地看到倭军在惨叫声中,残值断臂被炸飞上了天。 一时间,阵地上所有幸存的华夏军都欢呼起来。 然而仅仅几秒钟后,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虽然被炸的七扭八歪,东阳桥居然还稳稳地站在充满血腥味的夜色之中 这次轮到桥南的倭军欢呼了,他们也发现了东阳桥依然健在,他们嚎叫着,发动了更猛烈的攻击。 “给我打都上刺刀”袁世江甩掉了帽子,一把扯开了领口,率领着部下呐喊着迎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