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都市仙医之最强王者在线阅读 - 第86章 这样奇葩,真的无所适从

第86章 这样奇葩,真的无所适从

    史少华在田埂漫步,思考鼠年整体规划。

    小河里几乎没有水花,春节前,老家附近的大小沟面,鱼虾被捕得差不多了,来不及生长。

    所以河面自然不会有多少水花,少数幸存的鱼虾,躲在沟底,担惊受怕。

    人类真的残忍,想吃什么动物,就吃什么动物。

    貌似在六千多万年前,天降陨石,砸在地球上,统治地球一亿多年的恐龙,从此灭绝。

    因为恐龙灭绝,哺类动物登上了历史舞台,人类才进入食物链的顶端。

    所以人类要感谢陨石,没有它,也就没有人类。

    最近数百年出现的工业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人类文明程度。机械电气什么的,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

    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后,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厉害。

    大自然的资源,是有限度的,过度开发,会被反噬。

    所以保护生态环境,还地球以安宁,成了人类发展的主题。

    天无言而四时动,地无语而万物生。

    最近传出一个新的信息,说人是古鱼类进化来的!

    按此说法,人的祖先是鱼!

    握空!

    那吃鱼,是不是吃祖先?

    放心,人类的鱼祖,和现在的鱼,最多算同宗,彼此不会产生多少影响。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这句话出自《庄子秋水》中的“庄子和惠子”的对话部分,是惠子对庄子的提问。它告诉我们的道理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不要光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别人,还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这篇文章其他段落也蕴含着各自的道理,在此不做赘述。

    《秋水》也只是《庄子》的一部分,尽管其中有些文段创作于其弟子,读者可以自行阅读《庄子》领会其意。

    古人玩玩“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这种文字游戏,同时给我们带来一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心灵鸡汤还是很有想法的!但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子非鱼”,能否知“鱼之乐”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鱼是否有情绪经网查,葡萄牙相关研究小组已经通过研究证实了鱼类在周围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会产生相关的情绪变化,只不过他们是基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判断神经反应,测试对象为海鲷。

    另有研究表明,一些鱼受到刺激会变色,而某些鱼对水温则更加敏感。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就算鱼有情绪那跟鱼的种类有很大关系,所以答案的结果跟他们讨论的鱼是有关联的哦!然而大多数实验表明的是鱼类在受外界刺激的情况下,激素水平或某些行为会发生变化,但是这种激素水平的变化是否就意味着快乐或悲伤呢

    人类快乐或悲伤会产生相同的激素水平变化并不等同于产生这类变化就意味着快乐或悲伤,因为我们不知道鱼类是否存在人类没有的情绪会产生同样的激素水平变化。

    此外,受刺激而产生的激素变化并不代表可以主观意识上产生情绪,首先这些被动条件是需要触发的,就算证明了情绪可以因为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激发,也不能证明鱼类可以自主的高兴或是悲伤。

    例如,人类可以在外界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主观地通过回忆想到某些事情会开心或是悲伤等。不排除所有科学家在写结论的时候都考虑了这些,当然出现这么不严谨的问题应该不是作为一个科学家应有的态度。

    姑且认为他们都排除了这些可能性吧。现在海底总动员可以一起去找小鲤鱼吐泡泡了,还可以顺便带上海绵宝宝(毕竟他可是能自主高兴或悲伤哦)!

    那么现在我们就假设所有的鱼都有情绪,而且是能够自主开心或是忧愁那种。

    回到文章,庄子开始说自己知道鱼的快乐,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不快乐。那到底他知不知道呢

    也许它这辈子本可在黔灵湖里自由玩耍。

    也许它也会成为别的大鱼腹中之食。

    也许它会宅在它的小天地里。

    也许它也会在别人的缸里。

    也许它会认识更多的鱼。

    也许的也许,都只是所谓的一厢情愿。

    自从它被我放到缸里的那一刻,也就断了所有的所谓“也许”

    人类一向是自以为是,我也不例外。

    人类一直都自作聪明,我也逃脱不了。

    人类一直都自作多情,我也是其中一人。

    究竟是水限制了鱼的想象。

    还是鱼打乱了水的生活。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

    水,鱼,人,到底谁比谁更幸福,谁比谁更自由。

    本来一切都好好的,自从有了人,一切都变得与众不同。

    与众不同没什么不好,也没有什么好!

    史少华在田埂散步,想的就是这些问题,像一个小孩。

    这叫有童心,你同意吗?

    一腔孤勇,能持久乎?

    项羽为什么会失败?

    史少华是欣赏项羽的,但他想不通,项羽为什么会失败?

    项羽在史少华眼里,绝对是真男人。

    但真男人真汉子,在历史的竞争中,失败了。

    从正面角度上来看的话,项羽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他敌不过韩信。但是从深层次的原因来说,主要是因为项羽得不到民心。

    就从对于秦朝后裔的态度上,我们也能够得出这一结论。项羽一灭秦朝以后,满腔只有怒火,想着的都是如何去打压毁灭秦朝。

    但是刘邦则不一样,他心怀天下绝对不争眼前的得失。面对子婴的投降,他也能够虚怀若谷坦然接受。

    韩信刚开始是先去项羽那里谋求职位的,只不过项羽不重视,后来才到了刘邦那里。

    其实刘邦刚开始也不看好韩信,但是刘邦有萧何帮他追韩信,而没有人帮项羽追韩信。

    优柔寡断。鸿门宴中,项羽要是果断一点,听取范增的意见,刘邦这个对手早就消灭了,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史少华小时候,认为项羽是英雄,大杀四方。

    随着年岁增长,史少华发现,项羽有不少短板,有的是致命的。

    一个人情绪用事,往往误事,办不成事,因为不懂外圆内方。

    项羽之所以输给刘邦,失去西楚,原因很多。

    绝境求生,巨鹿一战,大败秦军,楚军从此威震天下。楚军的统帅项羽,居功至伟。

    随着各路诸侯纷纷臣服,项羽飘了,大封天下。

    项羽没有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依然沿袭周朝的分封制。

    勇则勇矣,猛则猛矣,但谋不足,最终从神坛跌落,身死乌江。

    李清照词里,说依然想念项羽,不愿意到江东招募江东子弟。

    假如项羽去了江东,会像原来那样一呼百应吗?

    不可能的事,所以项羽到了乌江,他就知道,自己今天完蛋了。

    于是鼓起最后的余勇,与二十八楚骑左冲右突,向世人显示最后的武勇。

    悲壮至极!

    凄凉至极!

    至死不屈!

    司马迁在《史记》里,用很多篇幅表述项羽最后的反抗,他是失败的英雄,这是确凿无疑的。

    败了就败了,胜则为王,败者为寇。

    史少华认为在项羽身上,可以学习他的不屈不挠,宁死不屈。学习项王的威猛武勇,但不能学习项羽的粗心,项羽的少谋。

    多算胜!

    不错,刘邦的确是市井小人,是无赖,但刘邦胜了。

    高手在民间,这点出身尊贵的项羽不懂。

    史少华在鼠年的目标,想升到奚成这样的级别,成为建筑承包商!

    简单说,自己做老板,这样自由度更大。

    还有一个转变,史少华不想做单位的生意,他想做民间的散户。

    吃百家饭,还自由身。

    在新的一年里,史少华要天马行空,要挣大把的钞票。

    还有,练成仙医之术,多泡几个美女。

    总之,史少华想实现的目标很多,真的忙不过来。

    人不可一日无事,生命的常态是忙碌。忙碌充满了思辩,忙碌中蕴含着希望和生机。忙碌使一切变得皆有可能,忙碌使世间的一切变得美好。

    忙碌关乎着生命中幸福、快乐和成功的所有话题。

    有人说,忙碌消磨着人的热爱,消耗着人的生命,消退着人的坚强,消沉着人的意志。事实上,透过忙碌,人的内心会光芒四射,倍加珍惜一切,会踔厉奋发,不折不挠,朝着既定目标,踏歌前行,永攀高峰!

    现实中有很多人都有崇高的理想,有时会突然发现一个新奇特的想法而改变原来的计划,可是在实施中没有好的计划安排而最终失败,这些人就没有坚强的毅力,这也就是说,光有目标还是不够的,有目标的人,有的人成功了,却也有很多失败,这就取决于他是否有非常专一目标。

    目标专一,是一种从一而终、锲而不舍的追求,但不是不求上进。要有魄力、有定力、有毅力、用全力,不要被其他的变数的而改变。

    史少华走在乡间小路,冬风吹他的的头发,冷冽冽的,他全然不在乎。

    男子汉大丈夫,不怕苦,不怕难,坚持自己的信仰,就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成就一番事业。

    史少华从出生到现在,很少流泪,记忆里父母去世,淌了几行清泪。

    男儿轻易不弹泪,这一点,史少华做到了。

    这次的年味,史少华是满意的。

    史少华突然想到,吴草仙法的修炼,贯通法迟迟不能练成。

    打通了小周天,想打通大周天,进入中级功法的修炼,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不用急,慢慢来,仙医之术会练成,牛奶面包,早晚会有的。

    史少华只能自我安慰,只能一个人默默的修炼。

    想成为仙医,得道成仙,到天宫开会,玩游戏,所有这些,史少华都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