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调虎离山
能写成折子呈给皇帝的,多半是一些难啃的硬骨头,比如,兵部尚书何汝霖提交的折子中提到的“七和卓之乱”。 七和卓本是回疆叛军的后代,共有七人,他们的祖先因叛乱被乾隆平定后就流亡到浩罕国,因手握重兵,渐渐成为浩罕国主对付大清的棋子。 这次七人受浩罕国主唆使,出动大批骑兵闯入大清领地,攻占了喀什,并包围了其它城池。 兵部尚书何汝霖在奏折中向皇帝诉说了自己处理七和卓问题时的为难之处,并给出了自己和军机处同僚的一些策略供皇帝斟酌,但是给出的建议实在差强人意。 看到有些脱离实际,纸上谈兵的奏表,道光帝心中暗觉好笑,但是很快就皱紧了眉头,剧烈咳嗽了几声,不由自言自语,哀怨的叹道。 “汝霖啊汝霖,事事要朕躬亲,那要你和军机处又有何用?” 这个何汝霖,汉人出身,道光四年文科举人,做过几年军机章京。在那个还算太平的年代,作为一个兵部尚书,识不识军务,懂不懂兵法其实都在其次,重要的是要获得皇帝的信任,皇帝更关心的是六部的尚书位子是不是都牢牢掌握在自己的亲信手中。 在满清最懂军事的其实是皇帝自己,其中的兵法经验和作战秘诀都是由他们的皇阿玛或是摄政王亲自传授调教出来的,而这个传统从太祖努尔哈赤就已经开始了。 道光帝清醒的知道,回疆问题向来都不可小觑,邻国众多加上地广人稀,易攻难守,对手只需出动小股兵力就能造成严重的破坏。自乾隆以来,各种入侵和大小叛乱层出不穷,相继平定的主要乱事就有,达瓦奇之乱,阿穆尔撒纳之乱,大小和卓之乱,乌什之乱,张格尔之乱,和现在的七和卓之乱。几代君王似乎除了劳师动众,疲于奔命派兵前去征剿之外,并没有找到太好的可以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 道光帝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所有叛乱的源头都无一例外出自相邻的浩罕汗国,这个曾经对大清俯首称臣的国家,现在已经完全没把大清放在眼里。 道光帝不是没有想过直接派大军征讨,甚至将其吞而食之。只是先皇嘉庆曾经告诫过他,浩罕国虽小但西有突厥,北有沙俄,一旦与之交战,此二国不会坐视不理,为防节外生枝,不宜与浩罕国交兵。另喀什等地距离京师过于遥远,增援补给极其困难,不宜驻留大军,只需留一伊犁将军及数千兵士与其周旋即可。
此时镇守回疆的伊犁将军正是道光帝的亲侄子奕山,可是就算是奕山派兵赶往被七和卓围攻的喀什仍有两千多里路,若是一个来回就是四千多里路,就算是快马轻骑来回也需要一个月以上。 七和卓显然看准了清军在回疆军事部署中的这一弱点,清朝设立伊犁将军更多的只是对周边小国虚张声势的震慑,真正用意在于防范北方的沙俄的突袭,所以七和卓料定清军不会即刻从伊犁分兵去救喀什。就算清军真的派兵来了,也至少需要十天半个月,必定人困马乏,元气大伤,而那时自己早就带着喀什城洗劫来的财物和人丁撤回浩罕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