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殇山建设
殇山城这个地方不大,也很贫瘠。可也不算贫瘠到哪里去。一年到头辛苦耕种一年,总能混个温饱,可是大富大贵甚至是略有余财,那都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这地方,却是产出的农作物不多。 殇山城最大的农田位于殇山城城外以东的广袤殇山盆地之中,这里三面被被殇山所围,一面是大河的滚滚之水。 气候说不上温暖,但是种植北方的农作物小麦也足够了,所以这里的主要粮食作物就是小麦,而且小麦还有一个好处,比较抗旱。 殇山之地,水源不是问题,旁边就是大河。可是这里的水利不行,以至于很多住的离和远些的农人,还要在自己挖储水的水窖。 整个殇山以东的常年耕种的农田大概十三万亩左右,分布着三十来个村落。 这十几个村落,多的有上千人,少的只有百来户,这十来个村落,加起来也有六万多人。当然,这些是不包括殇山山中。 萧雨歇是带着丁凝来的,丁凝在殇山城大部分时间都去了这些村庄,丈量土地,普查人口,调查每个村落的情况。 殇山城的振兴,核心会是商业的振兴,可是这一切都得先从农业的整合改造开始,萧雨歇和刁英,可不希望以后的殇山城,大部分的粮食和农产品还得从别的地方运来。 萧雨歇需要把殇山整个山区开发出来,以后那里的农产品也要源源不绝的供应殇山城。但是殇山城外最大的粮产区是最不能放过的,城东的这片盆地平原必须最大限度的利用起来。 此外,殇山本地也要有自己的工业体系,要建设新的工坊,本地能加工好的原材料,就在本地加工好,本地能自己生产的物资,也最好就在殇山本地生产。 对于农业的改革和整合,丁凝和龚鹰给出了三个要点; 第一是道路,道路的完善才能将整个殇山连接在一起,达到物资和人员的互相交换,增加整个殇山的产出和活力。曾经刁英天真的以为,修路的关键在于殇山城北,那条穿过隘口,通往草原的狭窄甬道的拓宽。 真正经营起殇山才发现,殇山道路修缮的关键,还是在于整个殇山山区的道路。这些道路虽偏僻,也不在商道上,看似没有修缮的必要。可是这关系整个殇山的人员流动,和原材料的运输。 没有殇山山区,没有盆地中的农田,那整个殇山就是商道上的一座孤岛。非但没什么价值,而且还会受制于这条商道上的商团。 第二是灌溉,殇山的水利很有问题,首先是年久失修,这些水渠的历史有些都已近超过了上百年,早就不堪重负,好多地方干脆开始挖掘水窖储水。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殇山城在殇山平地西边,广袤的农田和原野却在东边,而大河却是自西向东而去,然后就要命了,殇山城的排出的污水最后可能达到农田,现在殇山城城小人少,感觉不出来,可是一旦殇山城繁华起来,大量的污水排入河道就要命了。 现在唯一负责规划城池的大师傅又在豪门余孽的刺杀中身亡,水利重修的难题彻底摆在了时羽的案头。 时羽的性格有些冷冰冰的,他是个纯粹的军人,不喜欢这些治理上的弯弯绕。可是他也精明的紧,优秀的军人一定精明,因为笨的人活不下来。 他在整个殇山地区来回奔波,既然一时半会儿找不来大师傅,那就将整个殇山的小工匠都聚集起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三个臭皮匠还顶过诸葛亮。集合这些工匠的力量,让他们各展其能,想办法弄出一条新的水渠。不但要满足城市的用水需求,还需要满足农田的灌溉。 最后时羽还是决定,以现在殇山城的水渠为基础不断加宽加固,然后延伸出城外,一直深入农田中,以解燃眉之急。然后再修一条水渠,这条水渠先过农田,引水口就在殇山盆地东侧,穿过农田后,在一个大回转,绕回城市中。实现整个殇山盆地的用水覆盖。 而殇山山区中,所用供水系统则需全部重新规划,毕竟那里很多村子还是水井取水,实在是急不来。 第三是土地制度的问题,传统的小农农业模式必须经过改革。对此,萧雨歇有自己的方案,首先,将所有农田收归朝廷所有,不允许民间买卖。农民有耕种的权利,但没有买卖的权利,耕种的所得除少部分上缴,其余都归耕种者自己支配。至于每个农民能耕种的土地的大小,允许农民每年租赁土地时,自由决定租赁哪块土地。 现在铲除了城中的豪族,那些原本属于豪族的土地现在全部收归衙门,现在殇山的空闲土地多了起来。萧雨歇的意思是将一半原属于豪族的土地全部给殇山的普通农民,作为租赁用地派发下去。 剩下的一般,萧雨歇打算兴办大型的官营农庄,农庄归官府所有,雇佣工人进行劳作,其产出有官府售卖。在农庄劳作的工人,有官府给出合理的固定薪水,如果选择入股农庄,还可以每年得到分红。 而之前提到的租赁给当地农民的土地,实际上也由这些官营农庄管理。只是这些农民租赁的土地,种什么?怎么种?谁来种?官营农庄无权干涉,由农民自己决定。 事实上,官营农庄已经开始初步运行。因为萧雨歇的官营农庄不止包括耕地,还有畜牧和水产养殖。尤其是畜牧已经开始,从殇山得来的火绒驼群,和从草原部族掠回来的牛羊马匹,萧雨歇早在之前就已经开始雇佣人手进行养殖,这就是农庄的最开始的雏形。 收获的农产品,萧雨歇打算建立一个农产品处理工坊,收获的粮食可以在这里磨成粉,收获的rou类可以在这里风干或者冷冻,收获的皮毛可以在这里硝制,然后在进行贩卖和二次加工。 到时候,殇山地界的所有土地出产的农产品,都可以进入这个工坊中。 当然殇山地界也有几个这样的小型食物加工作坊,但似乎因为殇山农产品实在产量不高,只够自给自足,这几个作坊实在太小。 然而萧雨歇的做法却有些捅了马蜂窝的感觉,原因是民间有些人听了萧雨歇的举措之后,开始大量忧心,未来的殇山小民将无力和官营农庄竞争,更没办法阻止官营农庄的进一步扩张,最后的结果可能会是官营农庄一家独大,吞并殇山所有小农的耕地和畜牧场。最后这些失地的农民只能进入官营农庄做工或者出外打拼。 更有甚者,若是官营农庄日后腐败,压榨劳工,垄断农产品市场。 这些消息传到萧雨歇耳朵里的时候,萧雨歇听完简直气笑了。这些人知道小农经济争不过大商社,知道小农经济,效率低下,竞争力不足,松散的一个个小农,永远斗不过一群人团结起来的大商团。那么没有官营农专,外面的农粮商社进入殇山城时,这些殇山小农靠什么抵挡?就算外面的人不来,殇山本地不会再发展出大地主、大工坊吗?这些人难道就不会垄断了? 周、李、陈这些萧雨歇刚铲除的、为祸一方、无法无天的地方豪强难道是地里长出来的? 若是说官营农庄会腐败,那私营农庄的大地主、私人大工坊大老板,他们不会腐败吗?他们可能是不会腐败,因为他们名正言顺的就可以以自己的个人利益为主,因为产业是他们的,他们垄断一切天经地义,他们不愿意分享给别人也天经地义。 官营农庄腐败,还可以查,还可以追究责任人,还是规矩上不允许的,道义上不允许的。私营的大商社,垄断产业、大肆敛财、剥皮吃人那就真的没任可以管了!因为这些大商社的产业是私人的,他们一切为了自己的利益是天经地义的,是规矩和道义上允许的。 萧雨歇宁愿扶持起大型的官营农庄和其他的官营产业,把整个殇山的命脉死死垄断在朝廷的手里,用他们去对付那些贪婪的大商人、大财团。死死地把这些财阀压制住,让他们没有发展的空间。 如今的圣罗,财阀横行,资本为王,大豪族无法无天,找着法律的漏洞避税减税,甚至祸乱圣罗的行政机关,那是大易赤裸裸的教训。 甚至是之前的殇山,那些周、李、陈那样的大族,不就是在没有朝廷的管束和压制下,从普通老百姓发展而来的地方豪强和垄断势力吗? 难道让小农自由发展,再出两个这样的土豪劣绅,那些反对官营农庄的人就满意了? 这些人要么是蠢,要么就是真的坏。 至于后期官营农庄的扩张,会产生大量的无地农民,萧雨歇也有着自己的打算。未来的殇山是座商城,他需要在满足粮食需求和原材料需求的同时,尽可能的解放劳动力,让他们投入到其他的行业中去,创造更大的财富。 以后的殇山,不能那么多人口都耗在土地上,人多地少,有不肯放弃土地,只会造成大量的人力浪费。 萧雨歇打定了主意,官营农庄势在必行。 事情的重点,很快从李家被灭和神明瘟疫中被转移到了整个殇山的建设上。
神明瘟疫的那件事,线索彻底断了,那帮圣罗人一下子没了踪影,萧雨歇联系了雀巧卫的人,得来的消息说是这些人已经回了圣罗。 至于那大批的蓝巨怪、半人马和鹰身女妖,他们的灰羊草原在栗末的境内,而且实力强大,关键是这个时候他们一定有了防备,知道萧雨歇他们必定报复,而且萧雨歇一时半会儿不会再进草原打劫了,自然也暂时放过了他们,他的计划是等入了深秋,临近冬日,再进草原一次,再找那些非人种族的麻烦。 那个时候这些非人种族都在忙着过冬,或者准备对大易的劫掠,这个时候绝没有人会想到,他们回提前打过去,把他们揍的元气大伤,这个冬天,萧雨歇他们才能安稳。 等到来年开春,再揍他们一次,那时这些栗末人刚刚捱过了冬天,正是元气大伤的时候,这一波,能让他们一整年都恢复不过来元气。 萧雨歇就是要用这样连年的放血,让他们的元气永远无法恢复,一点点磨死栗末。这是当年兵鬼萧隼的策略中的一部分。萧隼的策略中还有占据水源、分化部族、善待栗末老弱而苛待栗末青壮、以商代伐、以漠南治漠北等等详尽的策略。 但是这些都是国策,这些年大易也履有奉行,但是这都是需要举国之力的。萧雨歇没这个条件,只能用着策略中的一小段,对付着那些靠近殇山的栗末部族。 栗末是个大好的国家,面积不输中原,它有着丰富的资源,境内的矿点多达六千个,矿场近万。除了金银铜铁等常见的金属,无数的秘银、恒金、真钰、甘恩金、铁精、帘石......各种各样的矿产数不胜数。 除了数之不尽的矿产,还有密密麻麻的牛羊,大易雀巧卫做过统计,栗末的牲畜多达两亿头,按栗末那仅仅上千万的人口来看,人均二十头,绝不是一比小钱。 可是问题在于,栗末只能卖牛羊和矿产,可是卖了牛羊,却还要花大价钱去大易各种生活必需品,锅碗瓢盆、衣物药品,所有他们需要的,他们都只有一个购买途径那就是大易。 因为别的国家就算想卖给他们,也运不进去,他们的边境线上只有大易和艾斯贝尔,至于艾斯贝尔,他们本国的产品都有些不足,就别说卖给栗末了。 本来如果栗末一心一意和大易打好关系,这事儿就简单了,可是它偏不,脑回路清奇的栗末人居然削尖了脑袋往圣罗的阵营钻,背地里和乐浪半岛的矮人,海外海岛上的珍族人勾搭成jian,然后便是几十年如一日的被人当成枪使,最后落得了今天这步田地。 萧雨歇现在暂时没工夫管他们,光是殇山的制度改革就已经让他很头大了,土地制度的改革还只是一个开始,整个殇山的各方面都要改革。 可是章程制定出来是一回事,执行是另一回事,要执行就得先让民众接受,要让民众接受,你就得先宣传,而宣传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教育。 殇山本就闭塞,民众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殇山的改变一切都得先从教育开始。 就好似当年大易的崛起也是从扫盲开始,基础知识普及到每一个平头百姓心中,这才是壮大的开始,提升民众的能力水平才能将生产力最大化。 所以现在,萧雨歇还要做一件事,那就是新办官府学堂。 原来的殇山,学堂就是城中豪门的族学,只有族中子弟才能如学,忠心的下人奴仆,干的好的伙计,也可以被赏赐进入族学中作为那些族中学子的陪读。这是那些豪门笼络人心的手段之一。 但是现在,那些豪门没了,族学也几乎等于散了的状态,萧雨歇用官府的名义,稳住了那些豪门从外面聘请来的名师,让他们继续讲学,薪酬不变,但是学生则增加了不知道多少,城中适龄的孩子都得进学堂。 孩子太多,教不过来,大多数小孩都是乡野之人和苦力小贩的子女,从小野惯了,比原来那些豪门子弟闹腾多了。 再加上,教学场所的不够,教学环境越来越差,好多所谓的名师都跑了。萧雨歇也看不上这些所谓的名师,一有困难跑的比谁都快,也不像是能专心教书的人,索性随他们去了。他现在先得解决新校舍的时期。 现在萧雨歇的脑袋是真的头大如斗,然而他刚花了几天时间,和龚鹰把章程制定了出来,新的风波却又骤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