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辽东雄狮在线阅读 - 第九百九十一回 顺天巡抚

第九百九十一回 顺天巡抚

    明末:辽东雄狮第九百九十一回顺天巡抚八月初九,正午的太阳很大,气温陡然升高。

    平日养尊处优的官员们,跪在太阳底下,一跪就是两个时辰,个个口干舌燥。

    有狡猾的,偷偷拿出藏在袖子里的饼子;老实一丢丢的,扛不住就伸手借,多半会给。

    就这么苦撑着。

    忽然,端门最左侧的大门,随着嘎吱嘎吱的声响,被侍卫从里面推开。

    方才参与会议的王府大小官员,走出大门。他们看都不看跪着的人们一眼,各自乘坐交通工具打道回府。

    早上来得太早,需回去补个觉,再开始一天的办公。

    跪在端门前的前明官员们,脸色都非常难看。

    他们以为杨承应会走程序「三辞三让」,再勉为其难登极。

    没想到杨承应压根不理会他们。

    很多政权建立初期,都处于草创阶段,出于各种目的,需要引进大量前朝旧臣。

    杨承应在关外先后数次更改制度,已经创建了一套运转有序且成熟的班底。

    他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完全有时间和耐心和这些旧臣耗。

    「薛阁老,这下该怎么办?」张四知小声问道。

    集体「劝进」这招,似乎没有用。

    更神奇的是,来自沈阳的班底也不着急「劝进」,出奇的稳。

    「不知道,」薛国观摇头,「我实在看不透周王殿下,他时而残暴时而温和,和大行皇帝完全不同。」

    「那我们一直在这里耗着也不是办法,要不暂时回去?」

    「你疯了!」薛国观回头看了他一眼,随后说道:「开弓没有回头箭,就是死也要死在这里。」

    前明官员纷纷点头。

    这时候,他们看到一个四十岁的中年男子,穿戴辽东官服,从马上下来,径直走向端门。

    通过搜查,男子在一名内监的带领下,顺利的入宫。

    「他,怎么来了!」有人惊诧。

    也有人破防了:「这家伙也是贰臣,凭什么可以顺利入宫,面见周王殿下。」

    薛国观的脸色铁青。

    因为这个人,他认识。

    此人名叫宋权,天启年间进士,万历年间礼部尚书宋纁族孙。在京师当差,李自成攻破京师,他和薛国观一样投了大顺。

    被李自成授予遵化节度使,和黄锭、马应湖一道驻守遵化,抵御北方的威胁。

    短短几日,宋权摇身一变披上辽东官服,还能大大方方入宫,这让部分官员接受不了。

    宋权在内监引路下,进入文华殿。在内监提醒下作揖施礼,不用下跪。

    「是洪承畴向我举荐了你。」杨承应坦白道,「但是,你知道我为什么认可他的举荐吗?」

    「下官……哦不……臣不知道。」宋权有些拘谨。

    「因为你有本事。不像端门外跪下的一些人,除了写信,别的本事没有。」

    宋权听了,老脸一红。

    事情是这样的,当宋权得知李自成山海关兵败,立刻联系了蓟镇明军旧部,突袭杀死了黄锭、马应湖,还派兵将大顺的遵化防御使潘跃龙、同知张耀然、县令李庭瑗等也一网打尽。

    也就是说,等洪承畴率军赶到遵化,不需要动刀兵,宋权已经替他办妥了。

    洪承畴欣赏这种人,于是向杨承应举荐宋权。

    杨承应也明白,提拔人才不一定要按照一个标准来,尤其是创业初期。

    所以,大笔一挥,让洪承畴派兵保护宋权入京觐见。

    「你在进京途中写的‘治平三策,我仔细看了一遍。

    」

    杨承应拿起一份奏疏,「里面的内容写得好!我可以告诉你,我在辽东施行的是‘按亩征收赋税,收税多少比照万历初年。」

    「殿下真乃仁慈之主也。」

    「我仁慈没有用,还得靠你们办妥。」

    宋权一听,眼前一亮,意味着他的前途有着落了!

    「听着!」杨承应正襟危坐,「我授予你顺天巡抚一职,你要配合直隶总督阎鸣泰处理好三件事。

    第一,原有的明贵戚内监废庄,全部划为军田,但是不能和民田混在一起,通过换田的方式避免。」

    宋权明白了,难怪听闻殿下一入京就把好几个权贵的头砍了,原来是为了这件事。

    「第二,」杨承应继续说道,「重新分配土地,所有大官僚、大乡绅手中的土地要按人丁分配。并根据受灾情况,免除税赋一年到三年不等。」

    说到这里时,杨承应笑了:「土地具体怎么分配,各府县赋税具体怎么免,我都交给你负责。等你处理完,直隶总督府和都察院会派员核查。」

    意思很简单,杨承应不会因为宋权的过往而束缚他的手脚,让他放手干。

    具体干得怎么样,自有都察院检查,而后评估。

    宋权感激涕零,差点跪下,最后愣是忍住,作揖说道:「微臣一定不辜负殿下期望,会将这些事办理妥帖。」

    「你下去找范文程,领各衙门僚属,然后赴任顺天府。」杨承应摇了摇手,「我在京师等你的好消息。」

    「臣告退。」

    宋权退出文华殿,抬头挺胸,意气风发的离开。

    端门外的前明官员们,看到宋权兴高采烈地出来,别提多难受。

    他们现在被架在火上烤,里外不是人。

    一个个把目光投向带头的薛国观和张四知,都有些恼怒。

    只有一个五十四岁老年官员,规规矩矩的跪着,没有吭一声。

    汗流浃背,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一直滚到身上,他也没有擦一次。

    这一切,都被躲在门后的曹化淳看见。

    曹化淳没有跟着李自成逃走,而是留在京师。

    杨承应进京后,他顺理成章的成为太监总管,继续伺候杨承应。

    明廷有大批内监,杨承应如果不用他们,他们就无处可去。

    不过,杨承应已经下令,从今年开始,不再需要新内监。

    散在各地的内监,也召回宫中伺候和养老。

    曹化淳把看到的这一幕,报告给杨承应。

    「他叫什么名字?」杨承应问。

    「奴婢,哦不,臣打听过了,他叫党崇雅,在户部当差,负责督饷天津,在通州投降顺军,后住在京师。」

    曹化淳尖声尖气的回答。

    「把他叫进来,我要亲自考察一番。」杨承应道。

    「奴……臣遵命。」曹化淳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