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无限延伸的隧道
福伯可是董家的老人了,当初是跟着董爷最早一批人,后来董家开了古玩行,因为这老小子以前是盗墓贼出身,所以就一直在古玩行做掌柜的,福伯眼毒,总能花合适的钱收来好货色,只要出手必赚。不过算起来今年也是八十六岁的高龄了。他又不像马福祥和马二爷那样江湖出身,所以身子骨自然是不如从前。 “啊算了算了,赔点钱就赔点吧,福伯是老人了,咱也不差那几个钱,就当给他养老了。”无双好说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人家跟自己姥爷是一辈儿的,自己还能说啥姥爷在世的时候都得尊称一声大哥,总不能人家老了,眼花了就不要人家了吧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是是是,东家是好人,可是我的好东家,这还没完呢,你再瞅瞅这个,明明是清末的竹雕笔筒,福伯却看成了大明朝黄花梨雕的。这一里一外就差了两万。还有这个这个”叶珊无奈的摇了摇头,福伯实在是太老了,正常人活到这么大岁数估计都不会走道了,可老头依旧是在古玩行里做二掌柜的,这不都老眼昏花了吗可人家资历太老了,叶珊一个小丫头片子又不好说什么,只能当着无双的面埋怨几句。 无双皱了皱眉眉头,福伯是到了该退休的时候了,再这么下去非把古玩行给他弄黄了不可,做买卖没有这么做的。 “让他回家吧,每天陪二爷他们喝喝茶下下棋挺好,你再给我招个二掌柜的,记住,钱不是问题,要守规矩的,眼力好的。” 所以说呀,这就是天意,要不是福伯老了,无双也不会再见到他,古玩行也不会来了这么个大手子。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马丫的病情依旧没有好转,巴雅拉教授那边已经是想尽了办法了,只是从现在医学角度来看,暂时还没有更好的办法。不过好消息是,教授真的帮他找了个建筑学专家,这位专家岁数也不小了,70来岁,据说是个当初退伍的老红军。这老红军当时是专门负责战士们挖战壕的,他是我国早期出国留洋回来的知识分子。 他叫孟庆武,解放后孟庆武就在长春做绘图工作。教授说孟工跟自己算是老相识了,以前我国也经常会发现许多小日本遗留下的图纸,都是孟工帮着解读的。你放心,孟工是自己人,你的事绝对不会泄露半分,所以你尽管放心。 孟工带着一副高度数眼镜,一头花白的头发,下巴上全都是胡茬子,一看就是个不修边幅的知识分子。 “既然是教授的朋友,那也是我无双的朋友,朋友之间没有什么信不过的,只是孟工你要考虑清楚,一旦你看了这张图纸,很可能就退步出去了,这里边是个惊天的大秘密,你一定要守口如瓶,要不然会给你引来杀身之祸。” 孟工笑道:“少魁爷放心,你姥爷我也认得,当初你姥爷在山里发现了不少日本人修的建筑遗迹,我没少跟他打交道,懂得这里边的深浅,放心吧,我不会往外透露半句的。” 无双点点头,从背包里拿出了那张复印下来的图纸交到了他手上。 孟工把图纸一点点展开,然后凑近了一瞅,顿时就哎哟一声。 “嘶这这这不可能我的天呀这还真是个天大的秘密也就只有小日本能想出来吧,太疯狂了。”他显得十分兴奋,眼镜下的一双老眼都放精光。 “孟工,这到底是个什么呀是小日本修建的战略工事吗是地下军事基地吗我怎么看着像炉筒子呀”无双问。 “哈哈少魁爷真会形容,说它像炉筒子也不足为过,我告诉你们,这图纸上画的乃是一条地下隧道,是真正的隧道,而不是密道,下边有铁轨缆车,而且这条隧道很长很长。” “隧道莫不是他们打通了兴安岭通向老毛子那边的隧道,打算从隧道出兵侵略俄国想法挺疯狂” 孟工说,这条隧道到底坐落在哪里就得靠巴雅拉教授来翻译了,日文我不懂,不过这些阿拉伯数字我可看得懂,这条隧道可不是横向打的,而是向地下斜着打下去的,极深他加重了语气强调。 “多深”无双并不是学建筑的,所以对隧道这个词还不是很了解,打隧道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那个年代就算小日本的科技再发达也没有现在的那些现代化大型机械设备,大多数全都是用活人一锹一锹挖出来的,挖一点做一点的支护,再深能有多深深度达到一定的极限人体脑压也受不了。 “简直不可思议,竟然是52公里,而且图纸后还有一条很长的虚线,也许隧道已经超过了这个深度。”孟庆武说道。 “老孟,你确实没看错是52公里而不是5200米”就连巴雅拉教授也不敢相信这个数字。 别说在那个年代了,就算是在现在,哪个国家能向地底下打一条十公里长的隧道那也挺不被动了。 那可不是仅仅依靠钻机往下打那么简单,就算是光用钻机,钻头打到地底一定深度后就会触碰到岩层,入岩后一般的钻头就打不下去了。中国有句老话说“没有这金刚钻就不要揽瓷器活”说的就是这么个道理,钻机想再岩层下继续工作就必须要用金刚钻镶嵌,而且入岩后就算是金刚钻的钻头没过一段时间就打拉出来换新的。 “小日本搞什么名堂他们是在研究什么嘛还是说地底下有什么秘密”无双好奇道。 巴雅拉教授说:“日本人已经打穿了地壳,咱们中国地壳的平均深度是40千米左右。也就是说当时,他们的工作人员已经进入了地幔。” 孟庆武摇了摇头:“我认为从地理学的角度讲这不现实,咱们抛开人体脑压是否能受得了,地表的温度是适合咱们人类生活的,地幔的温度远比地表要高许多,下边根本无法生存,更别说挖隧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