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在线阅读 - 第六十七章:吕莹遗言

第六十七章:吕莹遗言

    元封八年,皇帝下诏彻底结束吴王刘毕谋逆之事,不再大肆抓捕同党,不再接受告发,不准郡县官吏再私自处理有关事宜。

    悬在无数人头上的刀终于消失了,恐怖的政治氛围会毁掉整个社会的活力,随着事件的结束,被压抑的商贾再次活跃起来。

    无数豪强被清查,无数高级贵族被清理,整个社会上充斥着大量流动的、无主的财富。

    曾经苦求无门的官职突然就空缺出了一大片,那些腰缠万贯甚至都快要垄断的商业,突然被撕裂了,王朝的上层突然向着中下层开放了无数的位置。

    这是一副何等勃勃生机的景象啊!

    东风拂过长安,凛冽的寒意使长安的民众裹紧了身上的厚衣,不间断的风吹散了一切的血腥,总有新贵登上长乐,旧贵族很快就会被遗忘。

    距离旧年的那一场大清洗,似乎过去了不久,但是很多人已经渐渐遗忘了。钦天监。

    这是专司监察日月星辰运行的部门,历法的更新和调整同样在这里进行,是极其清贵的职位。

    在天下之中,谁最擅长天文历法?洛氏!

    四时主出自谁家?洛氏!

    洛氏子自然当仁不让的出任钦天监正,掌管大汉的四时节气,天文地理。这使得钦天监正愈发的显贵起来。

    毕竟洛氏子上一次担任这种世袭的官职,还是邦周时期的大宗正!

    洛青静心坐在殿中,手中捧着一卷书在读,钦天监的事务不算多,需要他来处理的就更少。

    娇俏的侍女宛如蝴蝶般轻盈的走到洛青身边,轻提裙摆坐下,先为洛青倒一杯茶水,又为自己添上一碗。

    她是洛青未出五服的族妹,自然和其他贵族家中的主仆不同,不过是meimei来照顾兄长罢了。

    她柔声道:“公子,宫中传来消息,皇太后陛下游园时昏迷,情况似乎很严重。

    洛青闻言一顿,转头望了自己这个族妹一眼,轻声道:“十三妹,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十三妹肃然道:“兄长,刚才太医署的太医全部都往宫中去了,绝不是普通的生病皇太后陛下年岁大了,此番恐怕是不妙。”

    皇太后吕莹,这是一位奇女子,在朝野之中都广受赞誉,甚至有人称赞她“亚于高后汉之二日”。

    高皇后吕雉摄政的功绩不必多说,在大汉朝称赞一個女子仅次于高皇后,再也没有比这个更高的赞美了。

    洛青更清楚吕莹在靖难之役之中发挥的作用,而且在历次刘询的决策中都能看出这位皇太后的影子,对维护吕氏、洛氏和皇室之间的关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未央宫中,一片愁云惨淡,大汉帝国至高的统治者之一,皇太后重病了。

    即便已经跪在病榻边上,刘询依旧无法相信这件事情,自己的母亲明明身体那么好·

    “怎么会呢?”

    刘询紧紧握着母亲的手,忍不住呢喃着,“怎么会呢?”

    吕莹一生刚强,到了这个时候依旧不变,拖着病音道:“皇帝,不要做小儿女态,你是天下万民的君王,时刻都要坚强,予有些话要说于你听,再不说就来不及了。

    刘询闻言抹了抹眼角噙出了泪水道:“母亲您说。”

    吕莹心中有无数的话翻滚,她有太多事情想要交待,最终将目光落到了皇后许平君的身上,道:“皇帝,皇后孕育有一子这不够,至少还要一个,记住,至少还要一个!”

    刘询和许平君闻言一愣,怎么话题突然拐到生孩子上去了?吕莹轻叹道:“皇帝啊,你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评价一个皇帝,不仅仅要看他在位时的个人能力,还要看他能不能安排后继者。我大汉的诸先帝之中,孝惠皇帝算得上是······

    但孝惠皇帝能使洛文王摄政,传位孝文皇帝,试问天下谁不赞叹呢?

    孝武皇帝之能,称得上是震古烁今了,但先有孝鼎皇帝,后有戾帝,又有刘毕祸乱,身后名就被这些不肖子孙连累了。

    你是一定会立皇后子的,所以只有一个皇子不够保险,万一他不肖呢?”

    刘询脸色一变,他仔细一想,就算是太子不肖,他也会强行把他扶上去的,立刻就明白了母亲所担忧的。

    刘询点头,吕莹这才开始真正的交待后事,“皇帝啊,从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教你一些东西。

    等你当了皇帝,依旧如此。

    到了现在临终前了,想和你说些什么,竟然找不到个话头。思来想去,那就说一下吕氏和洛氏的问题吧。

    吕氏是外戚,但是一直以来我没有让你重用过他们。

    你的亲舅舅一直待在即墨,我希望你能一直这样做,算是报答你舅舅的功劳。”刘询明白的点点头,吕莹沉吟道:“洛氏······

    实际上我一直不知道该要如何劝解你,高皇帝一生豪迈,孝惠皇帝有自知之明,孝文皇帝谦逊,孝武皇帝自信。

    唯独你有天资,却又太过机缘巧合,实际上你不用纠结许多,你就是人间最有权力的人。

    感觉会骗人,但是天下的豪强官吏却不会,他们蜂拥着向你而来,这就是你的权力。

    这些年你渐渐地找到了和洛氏之间相处的方式,我不想在这个上面多费口舌。天下在逐渐的恢复但我一直在担忧的一件事情,就是靖难之役的影响!”

    靖难之役。

    刘询的后背微微发寒,这件影响了整个大汉朝的事件,几乎重新塑造了大汉格局因为靖难之役,死了不知道多少人,又有不知道多少人被流放。

    吕莹看出了刘询的恐惧,微微皱眉道:“靖难之役结束之后,你用富贵换取了靖难功臣的权力,又大力的抬高宗亲和外戚的地位作为平衡。

    但都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政治清洗太多了。”

    刘询有些沉重的说道:“母亲,那些政治清洗都是必须要做的,否则大汉社稷和儿子的皇位都会更加动荡。”

    所谓先天不足就是如此!

    有些明明没有好处的事情却不得不去做,有些应该尽快解决的问题却不得不视而不见,这就是王朝或者皇帝的先天不足。

    吕莹虚弱道:“我当然明白,所以从未阻止过你,我只是要告诉你后果而已,从你登基以来,仅仅大规模的政治清洗就进行了五次,三次仅仅涉及关中,两次涉及天下。

    这五次清洗打破了平衡。

    因为宗亲、外戚、列侯中的人才是有限的,而天下士子的数量却是无穷的,你将过去的政治力量一扫而空,想要填补这些空缺,只能使用经学士子。

    这些经学士子可比宗亲外戚以及王侯勋贵可怕多了。”“可怕?”

    刘询有些疑惑道:“母亲,那些经学士子一部分是小地主出身,一部分是郡县中的豪强出身,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出自列侯、诸侯王世家,这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靖难功臣当初手握整个大汉权力的时候,我都未曾见过您说可怕二字。”吕莹轻叹道:“靖难功臣有什么可怕的呢?

    不说他们都是忠臣这件事,纵然其中有野心家,我也半点不惧,因为靖难功臣的一切行为都是可以预料的,都是从高皇后和洛文王时期传下来的政治规矩。

    纵然手持利器,但是他们的头脑已经被我掌控,又有什么畏惧的呢?

    但是经学士子的行为是不可预料的,你以为他们是温顺的绵羊,却不知道在哪里隐藏着锋利的牙齿。

    就如同军功勋贵刚刚出现的时候,不过是一些最低级的军官一样,谁能知道这群人最终将千年的贵族都踩在脚下呢?

    诸国反秦之时,天下都以为姬姓项氏将要得到天下了,但是最终却是高皇帝这位布衣出身的人杰登上了皇帝位。

    从孝文皇帝任命贾谊开始,大汉朝的丞相被经学士子把持多久了?”

    刘询略微一盘算,惊道:“竟然只有一位是出身军功的列侯,其余皆是以相位封侯。”

    吕莹淡淡道:“现在不仅仅相位是他们的,大汉朝的一切都要交给这些经学士子了,而且你别无他法,因为除了这些人,你无人可用,除非启用关东诸侯,回到大汉刚刚建立的时候。”

    刘询沉默,母子两人没在说话,殿中静悄悄的。

    汉宣帝刘询的政治清洗,将汉王朝建国百年来的主要政治力量摧毁殆尽,为了重新使汉王朝步入正轨,他选择了经学士子这个群体来补充缺额的官吏。

    他扩大了太上学宫的规模,史书记载“太学有屋舍万间,皆华居”,在元封二十年时达到了巅峰,太学竟然有近万名太学生,他还允许民间私人开办学宫,称作书院,以示与太上学宫和洛氏学宫的区别。

    在春秋战国结束之后,民间的讲学之风中断,如今再次盛行,名声大的高士门下所聚集的弟子甚至超过万人,史书记载“拥万人,过郡县,郡兵望之”。

    量变引起质变,庞大的士子数量迅速冲垮了过去的政治制度,经学的时代不可逆转的到来了。——《汉王朝兴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