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在线阅读 - 第十章:安西(1600月票目标达成加更)

第十章:安西(1600月票目标达成加更)

    朝廷纠集冬突厥、铁勒诸部兵进攻西燕国,诏令经过理藩院和枢密院,很快就传到了安西大都护府。

    安西大都护府要负责为西域诸国宣讲大唐进攻西燕的原因。

    在必要时刻,大都护府要纠集西域诸国,支援西征大军,这就需要大唐和诸国顺畅沟通,否则诸国有的是办法搪塞。

    这就是羁縻现状。

    自攻灭冬突厥,在漠北设置安北大都护府和在伊州设置安西大都护府以来,这两大都护府,便是大唐帝国控制北境和西北的利器。

    其中安西大都护府实际的控制能力,止步于高昌,更往西的龟兹、楼兰、于阗、精绝、疏勒、昭武九国等,是名义上统治的。

    换句话说,安西大都护府是西域诸盟国的会盟点,而不是真正的把控诸国命脉的强权机构。

    至少现在还不是,洛苏知道,李世民也知道,大唐还需要几场王朝战争来彻底奠定大唐在这里的地位。

    在这个特殊的时候,就体现出天可汗制度以及洛苏一系列政策的重要性了。

    一套国际体系的建立,固然是建立在大唐的军事实力上,但仅凭军事实力是不足以立足的,难不成大唐还真的有能力杀绝胡人吗?

    如果大唐真的有这个能力,李世民也不是什么善茬,早就动手了。

    目前安西大都护府的大都护是河间郡王李孝恭,把他派到这里,可以看出李世民对西域不放心,在西域还有西突厥这头未曾驯服的狼,上任突厥可汗被刺杀后,两个新的突厥可汗,都不是善茬。

    两个副大都护,一個是洛玄云,另外一个则是李世民的旧人,在玄武门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守将常何。

    在送诏令的天使离开后,除了三人之外,两个正四品的副都护,以及都护府的长史、司马、录事参军等人都在堂中,李孝恭地位最高,先开口问道:“现在西域的形势……

    诸位以为应当如何?

    紫云,你先说说吧。”

    紫云便是洛玄云的字。

    众人都将目光投向洛玄云,之所以问洛玄云,当然是有原因的,因为现在西域的形势,就是因为洛玄云的兄长洛玄奘而起。

    中原人可能不太清楚,但李孝恭他们来西域也有两三年了,对洛玄奘的来历还是比较清楚的。

    当初是赵王窦建德的宰相,在河北兵败秦王后,被现在的大唐国师点化,改名换姓,重头再来,一路从中原西行,来到了西域。

    进入西域后潜修佛法和道经,又融合各家学术,加之素王创世之论,据说还往天竺去了一趟,从贞观六年开始,也就是大唐击败冬突厥之后,他回到了西域,自称玄门之主,所谓玄门,万法制源头,万法之终末。

    他在西域辩经,或者通俗的说,踢馆,只不过他踢的是寺庙和道观。

    一般人这么干,大概会被打死,但他手底下有两百敢战士,自己也猛,和他讲道理至少不会被打死,讲物理那就说不准了。

    短短时间之内,他的名声就如日中天,被各派奉为在世觉者、佛陀、真人,几乎无人敢撄其锋芒,更被诸国国主奉为座上宾,争相邀请他去王都讲经,至少有九个国家的王想要为他奉上玄妃。

    在这个时候,玄奘选择了前往神临城,神临城中将要召开一场史无前例的无遮大会,玄奘要在那里让自己成圣,就如同当年老子和孔子在洛国学宫成圣一样。

    一路之上有无数信徒跟随着他,诸国国主,西突厥两个可汗,以及素王神殿的各个分殿殿主,都赶往了神临城,要看看谁才是素王思想的最高成就者。

    “今年初的时候,二哥给我写过一封信,说神临城的这场无遮大会,事关玄门气运,话中的意思就是,让安西大都护府最好不要轻举妄动,只不过我在这里,他不好直接说而已。”

    洛玄云苦笑,当初他来到安西,还准备用安西大都护府的力量来帮助他二哥,但在这里待了一段时间后,他就发现不可能。

    虽然西域宗教的分支也特别多,但这玩意和当初在诸夏流传的诸子百家是完全不一样的。

    诸子百家的理论本质上是纯粹的工具,所以墨子能从儒生变成墨家创始人,荀子的学生都变成了法家,所以君王尊崇法家,法家就兴盛,尊崇儒家,儒家就大兴。

    但宗教不是这样,他不是工具,而是手足甚至脑袋,有一些人,你就是砍了他的脑袋,他也不改信的,还有的人,表面上改信了,实际上心里不改,一有机会就打回来。

    西突厥进入西域才几十年,就彻底本地化了,几十年前还是一个家族,都是阿史那氏,结果现在西突厥上层和冬突厥都已经文化隔离,反目成仇了。

    所以只能洛玄奘这种模式打过去才行。

    洛玄奘的告诫,很好理解,这不是所谓的气运之争,在无魔世界,没有这个东西,而是权力之争。

    赢得无遮大会的人,将会成为西域的无冕之王,他就能顺利接收素王神殿的权力,进而以玄门统合西域的精神世界。

    洛玄奘将一跃成为西域最有权力的人之一,和世俗的万王之王,一起统治西域。

    堂中有人没有听懂,问道:“玄奘真人说不要轻举妄动是什么意思?”

    李孝恭很有政治觉悟,他听懂了,洛玄奘在进行宗教领导权的争夺,背后自然有政治势力在参与,换句话说,西域诸国都在背后进行暗面的战争,这场战争的双方,都默契的将大唐排斥在外。

    因为大唐整体上属于异端。

    大唐天子虽然得到了素王天启,但仅仅是大唐天子一人而已。

    其他的中原人都是异端,根本就不明白什么叫做素王真理。

    按照素王所言,同信不同理者,各治其地的原则,这件事就不让大唐参与。

    军事以及政治上,接受天可汗的领导,没有问题,毕竟这是世俗的事,但宗教和精神上,不行,素王神殿大祭司才是最高的精神领袖。

    李孝恭皱着眉头问道:“按照真人的说法,现在都护府岂不是不能抽调诸国军队?

    那青海战事怎么办,陛下让我们抽调军队,作为预备,如果李靖得胜,那西燕王一定会往西域逃,我们在这里截住他,也是一份功劳。

    如果李靖失败,那我们更要随时回军河西,防止西燕乘势袭取凉州,断绝我安西和关中的通道,否则我安西府岂不是要坐困孤城?”

    李孝恭所言,有些危言耸听,毕竟大唐内部没有乱,就算是李靖真的在青海道战败,但府兵只不过数千,根本就算不上伤筋动骨。

    大唐随时可以再派出两三支远征军,重新打开通往安西的通道。

    但如果真的出现那种情况,那大唐的国际威信一定会大打折扣,每一次的失败都需要更大的胜利来弥补。

    洛玄云沉吟了一下后说道:“大都护,先将陛下的诏令小范围颁布,不要直接公布出去,然后我们再共同署名,将西域现在的情况,向陛下和朝廷衮衮诸公汇报。

    看朝廷发下来的诏令,枢密院和理藩院,对西域的情况,不算是特别清楚。”

    洛玄云说话已经留情,岂止是不算特别清楚,西域现在的复杂状况,已经不能用过去汉朝的思维来看待,经过各种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的交融,这里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化,并且发展出了优秀的艺术,可以说是诸夏另外一个分支的走向。

    洛玄云说的属于老成持重之言,都护府众僚佐都没什么意见,只是这奏疏怎么写,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难不成要直接写,西域诸国主都去神临城了,要参加之后的无遮大会,所以暂时不能接受天可汗的调令出兵,这直接递上去,朝廷岂不是直接炸了。

    陛下接到这种奏章,岂不是将这件事摆在台面上,让陛下为难。

    陛下要不要直接出兵,在西域争个高低上下?

    但不仅没必要,而且也很难,大唐要是真的这么做,西突厥能笑出声来。

    本来服从大唐的西域诸国,一下子倒向西突厥了。

    但不出兵,岂不是承认了素王神殿在西域凌驾于天可汗?

    所以这件事最好就是模糊过去,在没有实力的时候,不要去主动揭开这个口子。

    有些事情,藏在水面下,是件好事,让双方都能够体面,非要摆在台面上,搞得大家都不体面,那最后的结果,谁也落不了好。

    “还是委婉一些,隐晦的告诉陛下现在的情况吧。”

    ————

    在贞观时期,中原和西域之间,有一个极其显著的政治特征,即天可汗对诸国军队的调动,总是要避开宗教行为,譬如素王圣诞之日,这意味着,天可汗的政治权威,还远远没有深入人心,在以长安为中心的帝国可视范围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距离完全巩固,还有极其长远的一段距离。——《唐帝国兴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