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嘲讽录在线阅读 - 作者对作品的自我解答(二)

作者对作品的自我解答(二)

    (十一)《三点钟》的故事原型人物正是取材于德国一个全世界闻名遐迩的哲学家——康德,故事灵感来源于我曾上哲学课时老师讲过的一个小故事,即康德先生一生从未出过小镇,但学识极高,生活也极其规律,每天下午三点钟出门散步。有一次因为读书太入迷,所以错过了时间,但周围的人一直以他出门的时间为三点钟。这是一个讲个人人格魅力的故事,讲古代大哲学家的故事,读来令人佩服,但我听来有一种别样的感觉,所以我想以此为原型写一个讽刺故事,有关于一个笼罩在权威之下无人敢反抗的故事,像《皇帝的新衣》一样。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是抱着这样的核心思想来构思这个故事。

    但在落笔的时候,文思泉涌,笔头写到一半就不受了控制,我开始带去了那个叫康德的男人,开始想到了他的家庭,想到了他的父母,于是开始延展开来,从一个人的故事,讲成了一群人,一个家族的故事。从一个讽刺权威的故事,变成了一个讽刺有钱人的虚荣,讽刺贵族的虚荣,讽刺因地位的虚荣叫家庭破碎,讽刺在名利场中遗忘了真正的珍贵,遗忘了曾经的初心,所以最后的结局是:祖父成为爵士之后,还没等别人叫他一声老爷就死去了,死亡的方式很不贵族,很平民化,这一点我灵感来自于余华《活着》里面富贵的父亲,只不过死亡场面没有发生在厕所。而祖母,守着祖父的基业同祖父想要在名利场中混迹的心,将儿子送去了大城市里,自己一人孤独的死去。紧接着是康德先生的母亲在病榻上孱弱地死去。继而是亦父亦友的老管家。这个家庭一直在拼命地挣钱,拼命地往上爬,但普通家庭的温暖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失去了。

    最后,这个家庭表面奢华至极,充斥着华贵的金钱味道和高贵的爵士地位,但只剩下了一个在远方徐徐老矣的父亲和一个厌恶贵族声名场的康德先生,两人得到了很多人无法得到的一切,但最后却落了一个凄凄凉凉的下场,不可谓不悲剧,但这种悲剧早有痕迹可寻。康德先生的父亲,醒悟之时为时已晚,最后不得不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在所谓的都城,所谓的天子脚下孤独的老去。而身在小镇、从未走出过小镇子的康德先生,一边在父母恩保护之中不必陷入名利场,一边同世界的亲近之人失去了联系,只能一个人以书籍为借口,打发自己的光阴和伴在光阴之中的孤独。他已经无力拯救这一家因为疯狂和偏执走入歧途的贵族了,他们所追求的金钱和贵族地位在死后也都会化成泡影,他们追逐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历史不会记住他们为了成为贵族付出的代价,普通人在历史的大船面前,终将是被碾压遗忘。康德先生是一个富人变成贵族但失去了幸福的见证者,是无力改写一切的旁观者,是一个在财富和权力之间选择了读书来逃避也好、批评也好的清醒者。

    所以,行文至最后,一篇小说的主题就在不知不觉之间就变化了,这是一个作者的失败,失败于没有按照自己的大纲写下去,这也是一个作者的快乐,快乐于不经意之间创造了一个我自认为还不错的艺术品。

    本文的第一句很像《百年孤独》的开篇,虽然心底里我并不愿意承认有意模仿,但还是有几分相似的。整个故事的前半段,亦或是花了很大笔墨的前三分之二,就是一个家族慢慢被名利吞噬的经过,而后是成为贵族所采取的手段。其中不乏大量直白辛辣的讽刺,可能与我农村的出身有关,也可能与我对历史的认知有关,所以言语很激烈,乃至于不知收敛,为此文章以一种很叫人不解地方式被封禁屏蔽了。我对此不置与评价,因为文学艺术只要不落于低俗,那无法被接受,一般不是作者的责任。同时,这也激发了我写另一篇讽刺文章的灵感,所以理应该感谢,而不是批评。

    而在学习文学历史过程中,我发现文章的前半段和《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心思想有所雷同,这实属巧合,并没有抄袭或模仿的意图。因为,即便是身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至今仍是没有读过如《了不起的盖茨比》和《百年孤独》那样子优秀的文学作品。

    而作为一个多数时间浸泡在西方文化历史中的写作者,细心的读者会在文章中发现小镇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地方,有中式的文化和工匠,也有西式的爵位和建筑,当然也有一些中西方都有的名利场的蝇营狗苟,曲承逢迎,那是我个人对于创新写作的一种追求,所以读来可能觉得奇怪,实属正常。

    《三点钟》,题目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只算是一个渐渐日暮的时间,象征一个家族的衰弱,象征人的迟暮,也象征明天太阳照常升起。本文有关名利的主张显然是柏拉图式的,是清高文人式的,仅代表着一个人的观点,只与立场有关。而且,文章毛病其实不少,比如头重脚轻,因为要想完整地这一部几十万字的大部头著作,太耗费时间和精力,那都是我目前所不具有的,也是能力无法达到的。文章中有很多描写的错误,文法的错误,没来得及订正,亦或是从作者的角度难以发觉。十分抱歉,唯一只能请求读者包容一下从来没有学过正经的中文写作的我吧。

    (十二)《眼泪》是一篇脱胎于本人母亲和我讲述的遭遇的故事,可以算得上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的母亲,我的家庭亲自经历过的故事。但是我对这个故事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凝练,于是有了呈现在诸位眼前的《眼泪》。

    小说中的人物不多,一个母亲,一个奶奶,一个父亲,一个他。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但是真诚可靠的人,是典型的农民形象,其取材于本人父亲的真实性格。另一个人是活在母亲故事里的奶奶,一个对儿媳妇有着天然地排斥,以至于仇恨和诅咒的刻薄女人。是冲突的关键人物,是代表了农村封建遗留之下,重男轻女,欺压新媳妇,一种曾经被封建传统压迫,在成为一家之长辈之后又反过来对后辈的女性指手画脚的人物。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这可能是一种补偿性地不正常心理,这样的近乎于陋习的婆媳关系也存在于我曾有幸读过的作品《菊与刀》之中。但探究奶奶性格之极致并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重点在于其重男轻女,在于其迷信封建的思想。

    母亲,这本书中的另一个关键人物,一个悲惨的人,一个可怜的人。在嫁人之前,对爱情充满期待,于是放弃了一段看似不错的婚姻,而选择和实在的父亲结婚。在嫁给父亲之后,自己的小家在辛苦经营之下十分幸福。但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三个家庭的事情。由于婆婆对其的刁难,使母亲对婆婆全然没有好感。曾经有过的一丝尊重,也在一次次刻薄的待遇下消失殆尽了。而在后来,家庭突然遭遇的变故,即大女儿突然地离世,让母亲变得悲伤和敏感。但身为婆婆的奶奶在此时不仅没有给予关心和安慰,反而牵涉出了诅咒和雪上加霜,让母亲对婆婆的厌恶变成了仇恨,不可调节的仇恨。这种仇恨激励着要强的母亲一定要用事实证明奶奶的想法是那么无知且可笑。所以,她把全部的希望放在了孩子,即他身上。

    接下来的几个段落我用一种类似美术速写的方法将他的一生轮廓进行了简单的勾勒。但读者应该能发现,那种简短的语句中充满了一种被期待以至于被无奈地塑造成为了一个人的感觉,那是因为他成为了母亲想要像奶奶证明的工具,所以他受到的教育蕴含着压抑,蕴含着一种克制,蕴含着一种不容易察觉的痛苦。所以,他的一生看似很平稳,很成熟,但是始终是有一种无法挣脱的牢笼感。这是文章的重点,虽然篇幅不多。

    最后,奶奶死了,那个刻薄的、压抑了母亲大半生的奶奶死去了,看似一切都得到了解脱。可是事实是母亲仿佛在不知不觉间变成了奶奶,开始对儿子的婚姻进行评价,乃至于干预,哪怕她出于好意。但无形间,他是不快乐的,很不快乐,很不自由,以至于不是忘记了人类应该有的情感,也不是冷漠,只是被压抑太久,以至于很难释放内心的本性。言语的暴力,婆媳之间的矛盾,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孩子的成长,一个人的坏使得一个家庭都生了病。这是本篇文章的重点。

    这篇文章是速写式的,是跳跃式的,是留有很大的思考空间的,是有很多潜藏在字里行间和人物背后的象征意义的。我想借它传扬的观点有两个:第一,要试着忘怀被人带给自己的伤害,亦或者要以一种勇敢的方式去战胜它,而不是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成为仇恨的牺牲品。第二,孩子作为家族嗯延续,延续的应该是希望,而不是仇恨,要试着去开解父母,试着去将老一代人耿耿于怀的事情放开。家庭延续的应该是希望和美德,而不是仇恨和压抑。这是我写作这一篇文章的内外动力。

    当然,这篇小说虽大部分取材于本人的家庭经历,但并不完全一样,只需要当它是一个新手作者的尝试即可。

    (十三)《言外之意》写的是一个思想风格同《七月与安生》一般凸显自由和稳定的故事,当然贯穿全线的不是青春涌动时分的撕逼离奇伦理故事,而是一种言犹未尽的隐忍和牵连不断的淡淡的爱恋的故事。这种朋友之上、恋人未满的情感我一直很喜欢,于是在一个很安静的夜晚,我写下了这篇文章的雏形。

    他和她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人,在某个时刻,他发现自己对她有着一种异乎于朋友的情感,但是他并没有表露心迹,只一直陪在她身边。

    她是一个很欢脱的形象,像一只百灵鸟,向往自由,无拘无束,勇敢且美丽。她的美丽来自于她生命中熊熊燃烧的不羁的热情。她是一个女子,却热烈如火焰,虽有时大大咧咧,却无不让人羡慕。他则沉稳安静,以至于有些年少老成,随遇而安。这种对立的人物形象在很多作品中出现过,比如《阿甘正传》,比如《友情以上》,还有很多韩国电视剧,很多很多。因为从心理学而言,一个人喜欢拥有自己身上未有性格的人,实际上是一种内心情感的投影在别人身上得到了满足,于是乎更加坚定了自我。这是温暖的爱情故事,也注定是伤感的结局。

    一个普通的饭局,勾起了他对她的回忆,增强了他对她的情感,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角度,读者能够看到他心中所有细微的,自以为不会被察觉的,有意在隐藏的心理活动。他们之间的谈话看起来就是很普通的寒暄,但是每一句笨拙的谈话都是情感在内心经过挣扎才勉强昧着心意说出来的,很简洁,以至于看上去没有多少情感,甚至很冷淡,冷淡得不像朋友间的交谈。有时候,他甚至会说一些活跃气氛的笑话。

    就在看似轻松的环境中,两人之间一点一点地渲染出来的暧昧,一点一点烘托的默契,慢慢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了,但也仅仅是到此为止了。这篇文章的基调并不高昂,奉行的是日本文章中的哀伤写法,却不哀伤物是人非,在淡淡的落寞之中我依然加入了一味热忱和一味温暖。因为在我笔下,爱情永远是给人力量的良药,哪怕丝丝缕缕如深谷幽兰,也让人倍感芬芳。

    最后,他与她分别,带着爱意等着下一个与她相见的日子。故事戛然而止,最后一句,是他送给她的话,是她送给他的话,也是我送给读者的话。点明主题,遗憾中有满足,满足中有想象空间。《言外之意》是口是心非一般地逞强,但它的情感是真诚的,内容是简单温馨的。我不擅长描绘热烈的恋爱场面,或许和我没有相关恋爱经历有关,所以我作品下的爱情大多算不上缠绵悱恻,反而有一种极致的克制和冷静。我并不太想去纠结于编排人物性格背后的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因为我之前的作品已经写过不少了,这篇文章我只是想写一个很简单的爱情故事,仅此而已。

    我笔下从不批判或否定三种东西,一是家庭带来的温暖,哪怕有时候家庭教育会对个人成长带来很多不太好的影响;二是爱情带给人的美好想象,哪怕有时爱情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走向悲伤的结局,但爱情本身至少是纯粹至臻的;第三是人性的善良,哪怕有时候贪婪、骄傲和欲望会短暂地超过善良,但我笔下的人物始终是有一种自省的,这种自省便来自于他们的善良。所以说,我在讽刺丑恶的同时,仍在高歌善良美好。这是我写作的初衷,一直不变。

    (十四)《口是心非》和《言外之意》都是我短暂陷入虚无主义和人生无意义阶段的作品,当时以灰暗和颓丧的风格写完了故事的梗概,而后我从那段阴暗的时光中走了出来,又重新对这两篇作品进行了修改,增加了许多乐观积极的元素。所以,虽然字里行间依旧充满讽刺和忧郁的文青风格,但也不乏温暖治愈的桥段。

    《口是心非》聚焦于谎言,以一种我贯常使用的片段拼接的写法将“我”在家庭教育中接受了诚实的教育,到第一次倔强地坚守诚实,但第一次因朋友的背叛而选择谎言来报复,到父母感情出现嫌隙而选择假装不知道配合谎言,再到问及有关爱情中“你爱我吗”的问题,得到一个失望的答案,继而一步步对人性失望的悲观态度。故事没有被改写之前,这样的悲观一直持续到了结尾。所以故事赞扬的是孩提时代的天真烂漫,讽刺的是朋友间的虚伪利用,而关于家庭,一方面是父母为了保护孩子而选择隐瞒,一方面是孩子知道父母隐瞒自己的悲伤失望,乃至于绝望,但仍选择陪父母演戏的破裂又难以愈合的创伤以及一丝让人心疼的懂事。之后讽刺的是那些一心追求爱情不堪忍受孤独的人,他们没有真正明白爱情,于是凭着油嘴滑舌留恋在声色纵情中,用谎言博取女人欢心,却空洞可怜。原本的故事,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讽刺故事。

    但在我度过了那一段灰暗的时间之后,我选择了治愈,于是出现了一个小女孩儿,一个象征着从前那个宁愿被责备也不愿意出卖朋友的“我”的小孩,也是一个象征着善良和纯真的小孩,出现了。那个小孩用她的善良勾起了“我”的善良,让“我”真实而纯粹的最初的美好重新萌发,所以“我”买下了她的花,将她送回了家,捧着那束花,回到了教育“我”真善美的家庭。整个故事重新回归治愈。

    我向来不是一个纯粹的性善论和性恶论的单方面支持者,我相信人身上的邪恶远比人们以为的凶残,也相信人类身上的善良远比太阳来得光辉,我只是作为一个路过的观察者,不置与评价,只展示它给读者看。因为争论一个几千年都没人能统一的问题的意义远小于我用自己的手笔写出一个故事给读者带来的思考。所以,我才会对小孩子撒一个善意的谎言,告诉她我没有撒过谎。因为小孩子总是善良的,或者说我们希望他们是善良的。正应了那一句话:“为什么满是罪恶的大人会要他们的孩子一尘不染?因为他们也不愿意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当然,本篇故事的很多过渡显得很突兀,我也没有心思去修改,所以阅读体验可能不是特别好,实为能力所致,十分抱歉。

    (十五)《贴着影子行走的人》是我老早以前就想写的故事了,故事灵感来自于一个平平无奇的傍晚,吃完饭的我正好像去外边走走,宿舍外面有一个一百来米的甬道,甬道两旁闪着昏暗的灯光,我的影子被斜斜地打在墙边,周围是喧闹着走过的人流,是爽朗的欢笑,而我只一个人逆着人流。我突然停了下来,盯着影子沉思了许久,为了避开人群,我特意走到了最外围的边缘,以此躲开人们的打量,一种孤独感从四周袭来包裹了我,我和我的影子在昏黄的灯光下蓦地孤独凄冷了。于是便有了《贴着影子行走的人》。

    但如果只是想描写孤独,描写一种对人群的恐惧,那么我之前就写过的一篇《孤独患者》,换个名字再写一篇就显得浅薄,显得多此一举了。所以,我决定将孤独感放大,将一个人对人群的恐惧感放大,将孤独背后的原因放大,同时这种孤独不是无病呻吟,它需要有一个挣扎的过程,一个向往美好的过程,一定要有一种东西驱使着它迈向光明,就像一种莫名的力量驱使着在地下暗无天日地生活了很多年的蝉爬出阴冷潮湿的地面,飞到树梢去嘹亮地歌唱,哪怕是生命最后的绝唱,哪怕短暂绚烂过后就凋零。

    对于一个人而言,具有这种力量的东西,只有一个——爱情。但正如题目所言,孤独的人会向往梦一样美丽的爱情,但是爱情的火焰会让人灼伤,所以注定悲剧。但我为了避免爱情的悲剧,决定直接扼断爱情的火苗,所以设置了一场类似审判一样的隐喻,即那一场与老太太相撞后被众人围观的戏码。在那里,准备妥当的他满心欢喜地去赴约,但是赴约的路并不如想象般顺利,他不得不面对拥挤的、嘈杂的人群,由于性格内向,他极度紧张,所以这段路是一段很让他难受的路。而在这时,意外发生了,他撞到了一个老奶奶,而且是一个很蛮横的老奶奶,至少在他看来是,甚至很泼辣,很严厉,很不和善。老奶奶要求他道歉,他因为过度紧张导致身体僵硬、大脑一片空白,以至于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继而被横加指责,被更严厉地批评,更毒辣地控诉。这是一场隐喻着审判,或者可以说成是解剖,将他放在众人的目光下炙热的烧烤,无情地审视的解剖。这也是这篇文章的核心爆发点,一场烧毁了他对人群所有美好期盼的大火,一场让他的性格再次被打击的大火,一场烧得人退却的大火。这一段文字的写法运用了很多夸张的、大胆的、声嘶力竭式的舞台剧一般的写法,想要表现他整个内心的挣扎。

    最后,他落荒而逃,像一只抱头而窜逃的老鼠。他的性格决定了他无法进入社会。所以至此,爱情带给他的力量用尽了,他删除了她的微信和电话,选择告别了爱情,因为爱情的本质是交流,而他似乎已经丧失了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能力,只能躲在小楼里,上班的时候还要躲着人走,简单地度过一生。他是一个孤独的人,他的孤独感不是来自被剥夺了热闹和繁华的人,也不是那些忍受不了寂寞的人口中的孤独,他就是一个习惯了安安静静生活的人,就是一个不愿意与他人接触的人。那个老太太无心之下将他融入人群的最后一丝奢侈的希望给破灭了。他便只会把自己包在yingying的外壳里,不轻易让别人窥探。

    故事里有一个似乎没什么作用的面馆,在前两段花费了一些笔墨,在最后又重新出现了。他在那里吃面,却不是点餐,只是接一碗开水泡面,全程没有接待的人,也没有所谓的老板,只有空荡荡的房间,但是在那里他能够很安心的坐下来吃饭。对于他来说,生活不需要多花哨,越简单越好,只要有一个能包容他的房子,有一个吃饭的地方就可以了。社会很大,但他的世界不太需要这么大的世界。这是文章想要表达的东西。

    他,是一个渴望爱情的家伙,因为他心中的爱情同别人一样美好纯洁,像羔羊一样单纯。但他注定是无法得到的,因为爱情是交流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所以说爱情对他而言,只能是奢望的美梦,而不能成为现实。他代表了一群孤独的、不善于和人打交道的人,代表了在这是世界不容易被人看到的少数。这是我第一落笔写这一类的人群,因为我想让人看到他们心底里曾经有过的美好渴望,希望有人注意到社会上还有一群人需要的帮助不是干预,而是不打扰。这是写这篇文章较为深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