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守村人在线阅读 - 第九百二十八章 只浅无深山楂讯

第九百二十八章 只浅无深山楂讯

    大明守村人正文卷第九百二十八章只浅无深山楂讯清源县的百姓无法凑到近前,在外围与工匠、护卫们一同吃。

    老豆腐倒是无所谓,再贵还能比得上豆腐?百姓爱吃卤儿,里面放的干料多。

    本地并不缺少蘑菇、木耳,山上有,还有松茸呢!

    只是大家平时舍不得吃,要么想办法卖掉,要么留着用来招待客人。

    油条更不用说,百姓宁肯蒸包子,也不会炸油条,炸一斤油条,需要耗三两半的油,十六两一斤的斤。

    一斤油条按照目前的正常饭量,一个人就吃下去了,面都不算,油三两半……

    今天不限制,随便吃,护卫们提醒着慢点吃,小心碰破嘴,百姓一边应着,一边加快速度。

    年岁大,牙口不行的,吃硬的碰牙床,吃软的揪不动,有人会帮着把油条切成小块,泡在豆腐脑中。

    离着众殿下三十多米的位置就有个清源县的老文吏,他用筷子夹切好的油条,在那泡呀泡。

    别人筷子上或手上都有油条,就那个人特殊,老五朱橚眼尖:“他不吃油条?”

    “回殿下,老齐,哦,齐文书牙口不好,吃饭喜欢吃面条,最好是泡时间长的细面。”

    清源县的知县郭令衷回话,眼中露出难过的神色,又摇摇头。

    “一个牙而已,至于如此?哎呀!三哥,过来后还未给百姓咬牙印,咬咬吧!”

    朱橚丝毫不难过,没有牙镶啊!选最便宜的,放银子和黄金的烤瓷不给,纯二氧化锆的说是容易碎,一般不给镶。

    “对,别处都给咬牙印了,王师傅,麻烦你了。”

    朱棡一拍脑门,就说是嘛!总觉得忘了什么。

    “殿下放心,草民会安排好!”

    王艺千没离开,呆在里长旁边了。

    到现在他也没个官职,他儿子有,他没官职,有实权,朱元璋故意如此安排,下丘村那么费劲旧的人,就跟下丘村一样吧!

    牙印好咬,不用弹性印模材料,直接上石膏,便宜,太原府就产石膏,量大管饱。

    ……

    百姓们最先吃完,着急去看麦子收割情况,跟在机器后面拾麦穗,可舍不得扔。

    没轮收麦子的百姓去摘水果,本地的杏子果然有能吃的了,倒未全变红,捏着有一点软,这样就不错了,不然硬的也吃。

    同样的没全成熟的桃子也被取来,给亲王的队伍吃。

    四个殿下没闲着,帮孩子们制作爆米花棒和爆米花,这个没忘,到一处地方停留就为百姓提供膨化食品。

    “杏子果然不错,个头大。”里长吃一个杏子,觉得不够甜,没熟透,却认为有价值。

    憨憨专门提的杏子,比一般的杏子大两圈。

    见四个殿下看过来,里长说起本地的果树种植,需要大量的杏树,给清源县带来收益,也让其他地方的嫁接过去。

    顺便他把矿产图纸呈上,全是浅层的、容易开采的,太深不告诉别人,万一有百姓想偷偷开采赚钱,会出现严重后果。

    深的需要一路往里打井,井架子是门学问,打不好说塌便塌。

    百姓显然不可能那么耗费成本,估计是采取盗洞的方式,盗墓那中,人钻进去,找到了铁矿石开挖。

    那个位置越挖越大,最后人在里面挖,外面用绳子拴筐拽。

    十几米深的还行,但那个属于浅层,不用百姓偷挖,官方下手,几十米也是浅层。

    百姓发现有地方标记了,他们会有侥幸心理,认为无须挖那么深,你画图的人看见了?信你个鬼。

    那挖吧!挖不到放弃了还好办,就怕挖的过程中轰隆……

    里长干脆不标,以后等技术提高了,其他浅层的挖差不多了,再提供深,想来需要很多年才能挖差不多露天的。

    朱樉四个人已经习惯,计划加图纸,一套拿出来,是下丘村的行事风格。

    “二哥那边的煤矿供应西安府就差不多了吧?正好咱太原府的煤向下游输送。

    顺便咱给沿岸的百姓提供钢铁,由于运输距离近,同时顺流下去,保证比马鞍山的钢铁便宜。

    咱决定卖到外面的缴税,咱府里税归咱,咱的晋王府啥时候能建好哇!

    先帮百姓搞基础设施,唉!真想在这里住下,亲自……让里长坐镇指点。”

    朱棡看完图纸要外销了,厂子还没见到影呢!

    他想说自己留下,再一琢磨发现没用,自己会的东西就那么一点。

    朱樉摇摇头,不想说话,自己那里周围近的地方煤矿和铁矿确实少,但远一些的地方多。

    自己那里的东西得先用在封地的百姓身上,不能向外卖。

    而三弟说的要把下丘村的队伍留下……做梦吧!梦里啥都有。

    在众人各自找活儿干的时候,太原县的知县王仕童凑到里长近前,小声说:“朱里长,有这么一个事情……”

    “伱做贼呢?”朱棣离得近,瞪眼。

    “殿下恕罪,是这么回事,其他村子的人说,咱太原县山楂多,现在不能吃,等到了秋后,山楂熟了,弄点吃,其他的烂在那没人管。”

    王知县声音提高,大家开会后提出来的第一个问题,有山楂,没销路,咋办?扔那里怪可惜的。

    清源县的知县郭令衷露出不解的神色,殿下们不是刚从太原县的晋祠镇过来么,同行咋追上来说山楂?

    山楂本县也有,山里,野生的,百姓会在采摘后晾一些山楂干,没有水果时嚼一嚼,酸算的,或者煮水喝。

    不值钱,做糖葫芦上哪弄那么的糖?只能鲜的时候吃点,其他的时候吃干,干还容易招虫子。

    根本放不了多久,鲜的山楂半个月不到就烂透了,要么干瘪了。

    “这等事情还用问里长?本王教你,你带百姓做酸梅粉,咱二哥的洛南县和商州就大量制作酸梅粉往外卖,都出口了,呃……卖给夷人了,很贵。

    你也做,回头我教你方子,照着来,夷人那里不收,往其他地方卖,夏天喝口酸梅汤解暑。

    现在天就很热,队伍里带酸梅粉了,一会儿冲几桶给大家尝尝。”

    朱棡接过话,一副很随意的样子告诉王知县如何处理山楂。

    知县王仕童露出开心的笑容:“殿下博闻强识,臣钦佩不已!”

    其他人跟着捧,哇啦哇啦说好话。

    结果一转头,提出此事的里长追问:“殿下,那么多山楂做酸梅粉能好卖吗?”

    “呃……”朱棡沉吟起来,突然看向里长。

    “殿下,有个办法不知可行不可行?”里长懂,自己就负责解答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