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1章 就不该惯着你(求月票)
书迷正在阅读:染血残唐不良人、我的航海游戏大有问题、霍格沃茨:从猎魔人归来的哈利、四季岛有四季、三国:乱世英雄、孤身成道、诸天救世主、恶魔之子的万界之旅、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除魔卫酿酒大师
这个影帝只想考证正文卷第0241章就不该惯着你幸好,做梦就是做梦。 郝运出去两三天的时间,剧组已经在打包准备撤离了。 “拍完了?” 剧组居然没有发生胶片被烧之类的情况,或者被村霸闯入抢走,然后必须拿钱去赎的桥段。 郝运的第一部戏顺利的不可思议。 甚至连收尾的这部分都不是他负责拍的。 如果不是姜闻的封杀期还没过去,郝运都想在导演栏里填上姜闻的名字。 联合执导。 这样电影光是卖海外版权估计都能收回成本。 再拿点儿奖金,再上映拿点票房。 电影多少都能赚些。 至少在大佬们面前证明自己不赔钱。 “过年回家吗?”姜闻这几天除了把剩下的镜头拍完,还帮郝运查缺补漏补了一些镜头。 “我1月27号进组《血色浪漫》,那是大年初六,我想回去几天。” 郝运肯定是想回去一下的。 自从当了明星,不用像上班族那样固定时间上班,但是能够回家的次数依旧很少。 中秋节的时候都没能回去,春节再不回去就不像话了。 “那就晚点回去,早点过来,别忘了你的电影还要做后期,文艺片倒不用搞特效什么的,但是剪辑依旧是个大活。” 剪辑这东西,一般都是交给专业的剪辑师来完成的,但是导演会在精剪时和剪辑师保持紧密的沟通。 也有懂剪辑的导演亲自cao刀的电影。 有时会有“导演剪辑版”出现,这类型的导演对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有强烈的要求,并且具备后期剪辑技术。 这个技术还得包括调色、混音、打包文件等等。 还有一种是全部交于剪辑师的,但是一般国外才有。 那边有的大电影公司是有最终剪辑权的,导演剪完公司可以自行修改不需导演同意,主要看合同是怎么写的。 吴雨申去好莱坞的第一部作品《终极标靶》拍摄时他就没有最终剪辑权,剪辑权是归制片人的,后来因为《换脸》的大火,地拉提高了,才有了最终剪辑权。 姜闻在采访的时候曾经说过——“我觉得电影的成败得有五成决定在剪辑这儿。” 由此可见他对剪辑这一块的重视程度。 “姜蜀黍你到时候有空吗?”郝运觉得头疼,不过也知道这种事情躲不掉,肯定也要学。 只要系统还能奖励他剧本,他早晚都会拍第二部。 而且,随着他在导演这一块出了成绩,就算系统不给他剧本,也会有编剧主动找他合作。 “你管我有没有空,剪辑是一个导演必须参与的事情,你要讲什么故事,想要表达什么思想,都是通过剪辑来完成的。” 姜闻想锤死这個家伙。 就不该惯着你,你是有恃无恐了对吧。 也确实,如果姜闻帮他剪辑,那剪出来的效果肯定不会差。 毕竟他全程参与了这部电影的拍摄。 “现在拍完了,啥时候剪辑呢?也不用特别着急吧。”郝运对电影还没有确切的打算。 因为伱一切的计划,前提都是得送审完成。 嗯…… 眼前就有一个反例。 2000年,姜闻把《柜子来了》送到戛纳,拿到了评审团大奖。然而,由于当时电影还没过审,违规参赛,背上了“五年不能担任导演”的处罚。 他倒不是不够耐心,而是本来就知道不可能过审。 有人说姜闻的这部电影拍的柜子不够恶。 但其实他想表达的是另外一种意思。 他和获奖无数、被誉为荒诞现实主义的大师级人物的人大教授、博导阎莲壳是不一样的。 阎莲壳说事情已经过去了,现在的霓虹人和之前的柜子没有关系,你不能把历史的错误归咎到现在人的身上。 所以,他是霓虹人最喜欢的当代华夏作家。 1982年,姜闻在中戏上学时,班上来了一拨霓虹留学生,他们温文尔雅的面貌和电影里的柜子大相径庭,这让他很困惑。 带着这个问题,他听了很多抗战亲历者的讲述,包括后来去霓虹学习,看《菊与刀》之类的人类学、社会学著作,渐渐能把这两类形象重叠到一起。 最后发现其实他们就是一回事,只不过是不同环境下的两种变体而已。 这让姜闻毛骨悚然: 一个温文尔雅的霓虹人很容易变成一个我们印象中的柜子! 姜闻用《柜子来了》这部电影告诉你,柜子他不是一个历史产物,现在的霓虹人和柜子没有区别。 他们就是柜子! “赶紧剪出来送审,就算赶不上五月份的戛纳,也可以试试九月的威尼斯。” 郝运没考虑的事情,姜闻却给他考虑的很周全。 “叔啊,我配吗?” 还真来啊,郝运只觉得有些荒唐,他第一次拍电影,就拿去三大电影节丢人现眼? 不如选次一些的,比如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开罗国际电影节等等。 “什么叫配不配,没出息!”姜闻抬手就朝郝运后脑勺来了一下。 “行行,争取去威尼斯。”郝运服了。 你打我脸都行,打我脑袋你就不怕把我给打傻了嘛。 脑子是最精细的零件,稍有闪失就可能让人变成精神病。 一些收尾的小活交给郭德高,郝运收拾东西,解散剧组,带着一堆胶片回到了首都。 由于他分镜做的很细致,姜闻给介绍的剪辑师张一凡看了之后就表示没啥太大的工作量。 而且,就一个新人导演来说,张一凡觉得郝运的表现堪称惊艳。
甚至怀疑这部在圈内话题度极高的电影,其实是姜闻亲自cao刀拍的。 张一凡对姜闻的手法非常熟悉。 他98年加入姜闻的《柜子来了》剧组,后参与《寻枪》的剪辑工作,和姜闻多次合作了。 不过,通过和郝运的聊天,他渐渐的打消了疑虑。 这些镜头郝运如数家珍,而且对于剪辑也非常有想法。 尤其是在剪辑这一块,张一凡都不太相信郝运从未参与过剪辑工作,因为郝运总能说到点子上去,对于各个环节的理解也很到位。 呃…… 郝运从他身上薅到了不少的属性,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行不行,关键得看羊肥不肥。 请了剪辑师之后,郝运就开始了工作。 晚上的时候,他和张一凡讨论剪辑细节,白天的时候郝运去上课,张一凡cao刀剪辑和后期制作。 至于什么时候能剪出来,张一凡表示会很快。 因为郝运和姜闻不太一样,他没有浪费太多的胶卷——这也是张一凡后来相信电影出自郝运之手,而不是姜闻之手的原因。 如果是姜闻出手,胶卷量至少得是现在的三倍以上。 现在是一月初,大概二月中旬就能剪完。 国产电影一般都只需要4~6周的后期剪辑时间。 而画面质量更高的好莱坞级别的荧幕巨作,则大致需要3~6个月甚至更久的后期剪辑工序。 郝运的《心迷宫》拍出来就是半成品了,如果不是要等配乐啥的,可能一个月就干完了。 配乐师刘艺军是张亚冬介绍的。 说这个名字,可能没多少人知道,但是你要是说老五,那知道的人就太多了。 在80年代末,老五的大名在国内的音乐圈就已经叫得很响,当时有一句话可以佐证:“北有老五,南有捞仔”。 这两人均是行家公认的南北两大吉他高手。 后来老五成为“唐朝乐队”的一员,担纲主音吉他手。 1992年唐朝乐队的首张专辑发表后,老五被海外乐评家评为“亚洲最伟大的吉他手”。 不过,1996年的时候,因为音乐观念上的巨大差异和对领导权的不服从,老五被赶出了唐朝乐队。 他用“唐朝老五”的名字从事自己独奏表演。 并且为电影写配乐,还举办了画展。 张亚冬为他介绍了不少的工作。 2002年,老五重新回到乐队。 玩摇滚的都穷,唐朝已经好几年没出啥新作品了,老五看似很高大上,其实很便宜。 他不是专业配乐师,但是郝运对于配乐要求不高,用起来也没有太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