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四合院里的老中医在线阅读 - 第二百八十四章 巡诊(上)

第二百八十四章 巡诊(上)

    第284章巡诊

    听了李胜利的安排,柳爷这边眉头一挑,见马凤霞不言不语的点了头,老头心里也就有了数。

    自家的传承人,在马店集的地位不一般,村里人头熟,做事直接安排,这就是土霸王的做派了,有了这个打岔,他也就没跟李胜利深谈,毕竟药已经拿走了。

    更让柳爷心惊的还在后面,虽说是半下午了,但卫生所这边却是人来人往。

    李胜利能看的病,也从脾胃、妇科,拓展到了儿科、皮肤科,反正只要是有毛病的,进到卫生所里来的,就没有他不敢给下药的人。

    作为医家嫡子,虽说在诊脉辨症上狗屁不是,但柳爷背过的医书典籍,可不比依旧住在陆军总院的王芷稍差。

    李胜利的辨症用药,他听不出多大的谬误,与王芷年纪小就经历了败落不同。

    柳家的老家儿,绵延病榻到了困难时期才没的,观摩老家儿行医问药,柳爷这边可是跟了十几二十年的。

    辨症对不对,用药对不对,他听听也能分出个大概的。

    这就是底蕴,真要逼的急了,柳爷坐馆也不是不成,只是误诊率会高一点。

    但比起一些二把刀,他还是高了几个档次的,中医问诊望闻问切,没有切脉的手段,可不意味着不能开方治病,这也是老头做游医的底气。

    只不过柳爷做游医,主要是为了混钱,真要是怀有医者仁心,即便不会诊脉,他的医术也不会太差,只因年轻时打下的基础太厚。

    下工时间到了,见李胜利开始收拾诊具,柳爷这边才开了口。

    “小爷,您这是登堂入室了啊!

    您是怎么开窍的,能给我说说吗?”

    看了、记了李胜利小半下午的表现,柳爷对他的手艺就有了很直观的认识。

    入门期已经过了,现在的李胜利属于登堂入室的医者了。

    到个小县城开馆坐诊完全够格,只是自家传承人开窍开的有点大,全科开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

    医宗金鉴虽说是中医全科的典籍,但仅靠一套医宗金鉴就全科开窍,柳爷还是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这特么用中医神童形容,都有些不太够用了。

    以医宗金鉴中医全科登堂入室,十年八年时间,都算是神速了。

    在脾虚上李胜利登堂入室,柳爷可以理解,毕竟有史老有董师在,可以给他指点。

    几个月的时间,玩大全科的登堂入室,说出来狗都不信。

    “柳爷,我要说是做梦开的窍您信吗?”

    对于柳爷的问题,李胜利也不知道怎么答复,这老头是跟他一路到洼里的,点点滴滴几乎都是亲历者,不咋好骗。

    只能按着李鬼手的说法,玩梦授机宜那一套了。

    “信,我特么不信成吗?

    小爷,您梦里是拜了哪路神仙为师,不成给我说说,我备齐了香烛贡品,也去试试。

    说不得沾了您的仙气,我临了也能玩个开窍大全科呢!”

    中医除了八大流派、十三分科之外,还有早就被摒除在外的祝由派,那玩意儿就纯属神神鬼鬼来治病了。

    柳爷虽说不咋信,但作为医家嫡子,又不能不信,自家传承人李胜利的邪性,以后大概率只能归功于祝由一派了。

    祝由一派,别说柳爷不咋信,多半中医都是不信的,这属于远古巫祝的传承,细说起来,跟中医典籍搭界的地方不多。

    “这我得想想,瞎说可不成,您老入错了庙拜错了神仙,别给我惹麻烦。”

    柳爷的话,李胜利也不敢乱接,统哥这边可是给了割治派技法的,万一统哥真给祝由派的技法。

    李胜利给柳爷胡乱指认神仙,怕是真的会惹麻烦。

    对于祝由一派,来自后世的李胜利,更多的还是倾向于心理疗法。

    想到这茬,李胜利也在想着,能不能纳西医的心理学为己用,再开祝由一科。

    可想到祝由一派的神秘,李胜利果断掐了这个念想,中医本就风雨飘摇。

    在风雨临城的当下,还是别浪为好,真要开祝由一科,至少要等二三十年的。

    “这话老成,涉及鬼神不可胡沁,咱们爷俩走着……”

    见李胜利知道深浅没有瞎说,柳爷就果断换了话题,自家传承人的大全科开窍,太过邪性,有些话是不能乱说的。

    两人背着药箱,身后跟着肖凤跟马凤霞赵家兄弟,一路到了王家院子。

    屋里正厅的方桌上,已经扣了满满当当的一桌饭菜。

    马凤霞上前一一拿起扣在上面的碗碟,看着依旧冒着热气的饭菜,柳爷竖了一个大拇指。

    “爷,成啊,您这可是真的成了!”

    现在可是大年初五,院里没有柴火味,桌上的饭菜,显然是外面做好,送到屋里来的。

    柳爷不是没见识的,大冬天,还能保证放在桌上的饭菜冒着热气,食盒里面肯定是有炭火加热的。

    现在的农村,吃饱都是问题,不用李胜利吩咐,就能备上这么一桌在冬日里冒着热气的饭菜,马店集这边可是费了大力气的。

    “这是大食堂的现成菜,还是单独做的?”

    皱眉看了看桌上的全羊宴,马店集能拿得出手的玩意儿也就这个了。

    李胜利也发现了柳爷看到的不同寻常,冒着热气的饺子,如果从大食堂过来,没点手段还真是不成。

    “徐老七在大食堂单独做的。”

    饭菜是老支书安排徐老七做的,卫生所那边一直有人在看着。

    李胜利起身,那边的小伙子们就抱着食盒往这边跑,这才有了满桌冒着热气的饭菜。

    “这两天我就住在村里了,饭菜还是咱们自己做,到马老三那边要点羊杂就成。

    一是一、二是二,做这个是要惹人眼红的,别给我招灾惹祸。

    老支书呢?

    既然上了席面,总不能把他落下……”

    得了娄家浮财,就是让城里的大馆子做外卖,天天吃席,李胜利也有这个条件。

    但马店集人多眼杂,住地主院没问题,过地主老财的日子,那可真是招忌讳,李胜利可不想自己折在口腹之欲上。

    等老支书上席的功夫,柳爷闻了闻桌上的酒坛子,好嘛!上等的陈年老酒头,这玩意儿是兑酒用的。

    干喝老酒头是个享受,但你也得弄得到,这玩意儿可是酒厂的命脉,民国那时候,也很难买到的。

    “小爷,这一坛酒,换俩席面不成问题。”

    对于老酒,李胜利的态度就无所谓了,年前,谢公子还给他弄了一批库存的老茅台,跨度十几年,大几百瓶。

    这玩意儿存着可以升值,喝了也就喝了,一瓶茅台真的不如酒厂的一斤老酒值钱。

    “柳爷,今天试了本事,我这算是手艺略有小成。

    艺成出山造福黎民也是老话,打明天开始,咱们先坐诊马店集,再依次巡诊洼里、山上村如何?

    到了山上,您也得给我指指咱们家的别院不是?”

    治愈五百患者,亏得有马店集这个大村作为基数,要是在城里的义务卫生站,想要完成这个任务数,就得等到猴年马月了。

    这只是中级,如果统哥给了内科高级的任务,按照十倍递增,就是要治愈五千患者,中医治愈五千,弄不好接诊量就是五万,或是更多。

    毕竟脾虚、补益这类病患,是没有治愈一说的。

    以现在的生活、工作节奏,接诊五万患者,按年来计算,这特么可能比县医院的接诊量都大。

    如果是以这个接诊量坐诊四合院的义务卫生站,十年八年都不一定能完成任务。

    内科中级到手,李胜利就算是成名成家了,五百的治愈数量,现在看来不算大,即便马店集、洼里、山上三个村子的基数不够。

    李胜利还能通过谢飞的关系,在公社辖地进行巡诊,只是这样一来难免弄的名声过大,如果有可能,三个村子的巡诊,也就够了。

    对于扬名,李胜利这边也是有考究的,如果真想要名声,对李鬼手而言很简单。

    在四合院的互助医疗点坐诊就好,治好了轧钢厂的腰伤工友,名声基本就能打出去。

    有了轧钢厂,关联企业石钢也跑不掉,那是比轧钢厂规模大了几倍的钢铁厂。

    之后应该是铁路,铁路职工多半常年久站,腰伤算是职业病。

    从钢厂到铁路,再到机关单位,三五个月他就能以骨伤手法名扬四九城。

    扬名之后,到了夏天,干点环卫的活,挨上几年打,以后多半能是中医骨伤名家。

    巡诊扬名,是李胜利将来要做的事,起码要等到秋后的,以下乡知青兼着赤脚医生的身份扬名。

    这样的名声才是屹立不倒的,现在这时候,维护好了马店集、洼里、山上三个村子就好。

    奈何统哥给的任务是一茬接一茬,以统哥的尿性,李胜利觉着后边多半有事。

    无论是割治的任务数,还是内科基础的任务数,比之现在的内科中级,都有些放水了。

    按李胜利预估,统哥五百个的治愈任务应该也是放水的,可能接下来的任务,只有内科中级、割治高级,加上自己的骨伤鬼手才能胜任。

    统哥的任务针对的是风雨,还是别的什么,李胜利无从猜测,但眼下,快速的完成五百个的治愈目标的速度。

    亦急不亦缓,缓着来,李胜利也怕到了耍手艺的时候,自己无艺可耍。

    饭桌上,李胜利的话看似玩笑,但也带着cao切,担忧的看了自家传承人一眼,柳爷只是点了点头。

    传承人的心术够用,他要cao切,肯定是有cao切的原因。

    今天下午见了大全科登堂入室这样的奇景,柳爷对于李胜利是有信心的。

    李胜利跟普通的学徒不同,头上没有师父、师门长辈以及师兄弟的压制、束缚,用药的时候雷厉风行。

    这种雷厉风行对疑难杂症,或许不妥,但对中医的基础病、常见病,却是势如破竹的。

    中医应对普通病症,用药多点少点无所谓的,无非迁延时日或是过犹不及。

    迁延了,就多施几幅药;用药过度,就反着施上几幅药再拉回来。

    轻症不致命,中医的手段一般病家也琢磨不明白,再者,李胜利口中的巡诊,那是义诊赠药。

    这在西医那边就叫临床试药,在中医这边就是出山历练,稍微出点谬误,只要不伤及人命,也就那么回事儿了。

    历代医家都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有人义诊赠药,总好过无医无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