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宋续命人在线阅读 - 第三十四章 抢人大战

第三十四章 抢人大战

    朝堂的风向变了,临安城的老狐狸们自然要做出应对,最先沉不住气的就是临安城的武将。

    过去主和派在朝堂占据上风,临安城的武将系统也乐得浑水摸鱼,虽然不至于喝兵血,吃空饷却是免不了的。

    赵构虽然不愿打仗,对边备防务多年来也采取不闻不问的策略,大宋的禁军兵力却一直在逐年扩军。绍兴十二年,大宋禁军总兵力二十一万四千人,到现在登记在册的禁军兵力达到了三十八万八千人。也就是说,自从岳飞被杀,绍兴和议签订,十八年的时间里大宋的禁军兵员扩张了差不多一倍。

    赵构还尤其重视将作监和军器监,每年拨付庞大的经费支持大宋最顶级的匠人研发新式武器,经过改进的诸葛连弩能连发弩箭十二支,一丈之内能穿透板甲,可以说是近战和防身力气。

    大宋的武备库里各式各样的武器堆积如山,许多铁质的武器已经朽坏,皇帝却从不用来装备军队,只是每当有外国使节到临安,赵构会向各国使节展示大宋的新式武器。

    最精良、威力巨大的武器在各国使节手中传阅,只换来使节们颂扬几声“大宋威武,陛下圣明”!

    谁会管你捧日军、龙神卫是不是缺额缺得厉害!

    皇帝捶平了濮王系,储君之位毫无疑问将落在普安郡王赵瑗头上。

    普安郡王背后有人,这些人不一定是坚定的主战派,但一定是与主和派走的道路不一样。普安郡王要上位,要掌握朝堂,离不开背后的人的支持,肯定会拿整顿军务来开刀。

    能在临安的朝堂屹立不倒,谁不是人精中的人精!

    临安城出现了一个奇景,但凡有年轻、精壮些的汉子在临安街头出现,立刻会围上来一大群各军的书记官,献宝似的拿着各军的招兵文书诱惑男子们投身军伍。

    “捧日军招兵了,每月饷银五两,表现好还有奖励,只要签了文书立刻就发春夏秋冬四季衣裳!各位老少爷们,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

    “来我龙神卫,饷银高、军服帅气,走在临安街头小娘子们都会回头看你!”

    ……

    各军拼命招徕男子当兵吃饷,开出种种高额条件,临安百姓的兴致却不高,到后来各军派出身强力壮的兵卒,在临安街头公然抢男人!

    只要看到十六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子,士兵们一拥而上,将人扛了就走。

    闹得后来临安城老少爷们人人自危,大白天的临安城少见有男子在城中出现。本该由男子承担的诸如运粮、运送蔬菜、货物,乃至码头扛包的都是清一色的娘子军!

    可长久下去也不是办法,有的底层百姓为了躲避被抓去当兵吃饷的命运,干脆狠心斩下右手食指或者是斩去一根脚趾,以次来躲避当兵!

    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闹到了赵构面前。

    一位常年在临安城走街串巷卖货的货郎,因为母亲生病,他尚未娶亲,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货郎不得已上街卖货,谁料竟被神武军的人碰上了,当即要抓货郎回去。

    货郎想起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母亲还等着自己拿钱回家买药,再四向军卒们苦求。

    这些军卒得了上峰的命令,哪里肯放过他!

    货郎挑着货担一路狂奔,被堵进了离家不远的巷子里。货郎被逼红了眼睛,他抽出扁担挥舞着,大声喊道:“别过来!我不当兵!我死也不当大宋的兵!皇帝和相公凭什么不拿我们的命当命?打输了,战场上要死!打赢了,官家和宰执们要你死!我不是岳元帅,我不给这样的朝廷和皇帝卖命!”

    这条巷子里住的都是临安城的底层百姓,他们认得货郎,听了他的话纷纷指责当兵的。

    龙神卫属于上四军,在临安城何时受过百姓的气?“呛啷”一声人人佩刀出鞘,就要教训这班平头百姓。

    “龙神卫要杀人了!货郎是咱们的街坊,可不能眼睁睁看着他被人欺负,大家伙儿一起上啊!”

    童三金认识货郎,也知道货郎的母亲病得不轻,他早就看不惯临安城的禁军们抢人当兵的霸道,发了一声喊,拿着木棒向几名龙神卫的兵卒冲上去!

    “去他娘的!敢到咱巷子里来抢人,也不打听打听咱巷子里的人怕过谁来?”

    这条逼仄的巷子里左左右右、上上下下冒出无数人影,都是些身强力壮的男子,也有个别体格胖大的妇人,拿扁担的、挑棍的、随手抠下一块墙砖的,还有穿着围裙,拿着擀面杖的,不用人喊,人人向龙神卫的兵卒冲去。

    一时间刀棍相击,墙砖飞舞,大宋精锐的龙神卫与临安百姓发生了一场混战。

    战斗惊动了在附近拉壮丁的兵卒,他们纷纷赶来增援,最终小巷的临安百姓败下阵来,混战间,童三金错手杀死了一名龙神卫,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兵卒们绑了童三要走,街坊邻居们知道童三金此去凶多吉少,哪里肯放人,纷纷堵在巷口,要龙神卫的兵卒放人。

    “是你们抢人在先,童大哥是仗义出手,既然是混战,生死各安天命,岂能让你们将人带走?”

    “放开童大哥,我们放你们离开!”

    “你们打伤了咱们这么多人,还想将人绑走,没门!”

    这事惊动了临安府衙,一边是义愤填膺的临安百姓,一边是气势汹汹的禁军。临安府尹委决不下,将案子捅到了御前。

    毕竟,不愿当兵吃饷的可不止货郎一人,百姓们对当兵的抗拒情绪也不是他一个临安府尹能够平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