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朝廷催促
,大唐将军烈 蔡希德被严庄弄死、其兵权被崔乾佑、能元皓等人分掌之后,独孤问俗很快通过秘密渠道把消息送到河南府,王灿得到消息立即来向赵子良报告。 “好,蔡希德一死,安庆绪就基本上没戏了,崔乾佑和能元皓等人不善统兵,军队战力不高,要剿灭他们易如反掌!”赵子良笑着说道。 “对了,北方这几个月来有什么消息?” 王灿道:“郭子仪、李光弼、张守瑜、高秀岩等人轮番出击,史思明疲于应付,损兵者将,兵力损失颇大,粮草辎重和军械都损失比较严重,不过此人比安禄山之辈有能力得多,把河北经营得极好!相比安庆绪的地盘上的民怨沸腾,史思明在河北之地的名声极好,我唐军进入河北之地反而得不到百姓们的支持,因此不容易站稳脚跟,郭子仪和李光弼屡次打进河北之后,史思明都通过得到当地百姓们的支持把他们打了回来!据说河北当地还有不少百姓主动为史思明建立生祠每日焚香跪拜!” 赵子良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道:“看来这史思明反而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史思明之所以能取得河北百姓的支持,赵子良猜测这很可能与史思明打击当地豪门望族、财主、大商人有关,通过没收这些占据绝大部分资源的河北社会上层人士的财产,把他们的土地、牲畜等其他社会资源平分给平民百姓,此次来取得河北百姓们的支持,这种打土豪分田地的做法的思想在这个时代实在太过先进了,在一定的时期虽然可以取得巨大的政治资源,但它却对整个河北经济进行了摧毁。 两人正说着话,负责将官司这个元帅府下属部门的皇甫宪走进来抱拳禀报道:“大帅,朝廷把最后一批将校的任命名册送了过来,这些人已经到了,目前暂时安置在城外的军营住下!前后几批将校的任命名册上都只有五品以上将官们的任命,朝廷的意思是五品以下将校的任命由元帅府自行挑选人员任命!” 杜甫在旁边说道:“看来皇帝和朝廷还是给大帅和元帅府留了余地的,这也表示皇帝和朝廷对大帅的一种信任!” 皇甫宪说道:“大帅,朝廷任命的前后几批将校一共三百多人,目前都在军营住着,虽然他们是拿着任命官文来的,但还没有上任,按照规制,必须要元帅接见了他们,并给他们训话之后才能让他们正式上任,这批人来得早的已经有好几个月,他们每日都抄着要见元帅,就是想要急着去上任!” 赵子良对杜甫道:“这几天你看一下,把我的行程调整,安排半天时间让我与那批将校们见个面!” 杜甫答应道:“下官这就安排!” 除去北庭军的十一万人马,赵子良手上现在有四十万人可以直接指挥调动,这还不算李光弼、郭子仪、张守瑜、高秀岩、来瑱、吴王李袛以及其他各路节度使的人马,为了减轻粮草、辎重和军械方面的压力,同时也减少整编整训所需要的时间,赵子良还从这四十万人当中分出二十万人的兵员分别送给各路节度使,既减轻了自己的负担,同时也给其他各路缺少兵员的节度使补充了兵力,还换来了这些节度使们的感恩戴德。 赵子良又询问皇甫宪:“那准备送给各路节度使的二十万兵员都送出去了吗?” 皇甫宪抱拳道:“是的,大帅!三天前已经全部送走,都由各路节度使派人来接的,进行交接之后我们就不管了。另外,末将从送走的二十万人当中挑选了单兵战力最强的两万人留下来,也从留下的二十万人挑选了单兵素质最强的两万人,一共四万人作为我们北庭军的预备队,一旦北庭军本部人马有所损失,就可以立即进行补充!” 赵子良没有责怪皇甫宪擅作主张,而是对他这一做法表示肯定:“好,这件事情你做得很好!” 皇甫宪并非是北庭军的嫡系,他是皇甫惟明的儿子,被赵子良启用,并来到洛阳在元帅府兵员作训司任职才大半年的时间,但就是在这段时间,他完全把自己当成了北庭军的一员,行事处处都为北庭军着想,赵子良也真心接纳了他。 负责元帅府综合事务的王维走进来拱手道:“大帅,朝廷派人来询问,自从三月底四月初我军全面收复河南之地已经大半年了,现在是否可以渡河北伐?朝廷派来的使者官阶不高,但语气颇有催促我们渡河北伐之意!” 赵子良马上召集一班幕僚们讨论此事,把朝廷催促的情况一说,幕僚们便纷纷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 岑参首先说道:“既然这二十万人马早已经完成了整编整训,以下官来看,目前我们粮草辎重充足,黄河边上打造的战场也足够多了,又有怀州的王难得和王思礼两部人马的配合,随时可以渡河北伐,消灭安庆绪叛军!” 赵子良说道:“这样吧,把这二十万人马称为河南军,毕竟大部分兵员都是河南本地人,同时也为了与北庭军和其他各部朝廷大军区别开来,就称呼他们为河南军!” 王振拱手道:“大帅,下官认为最好是再延缓一个月,到十月中旬或下旬再出兵北伐,毕竟朝廷委任的这批将校三百多人还没有正式上任,需要给他们一个上任之后熟悉自己麾下兵马的时间”。 赵子良看向高尚,问道;“高先生,你怎么看?” 高尚拱手道:“大帅,如今我们有三十多万人,又大半年都在整训整编,粮草辎重消耗颇大,却一直都没有再进行战事,朝廷派人来催促也是在情在理的,但无论朝廷再怎么着急,我们元帅府却不能仓促行事,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打仗的不是朝廷那帮人,如果打了败仗,也与他们无关,他们当然不会管我们这边怎么样,我们吃了败仗,皇帝的板子不会落到他们身上而是会落在我们身上,所以下官认为王振大人的建议颇有道理!” 郑三有些担心的问道:“如此一来,皇帝和朝廷会不会认为大帅有拥兵自重之嫌疑?” 高尚摇头道:“应该不会,皇帝没有直接下旨或派内宫中使前来,而是派了一个小官过来相询,这也说明皇帝并没有要让大帅立刻出兵北伐的意思,这只是一次提醒,一个月的时间不长,几十万大军调动出征可不是小事,如果大帅上书说明一个月之后兴兵北伐,难道朝廷和皇帝还不允许,非得要立刻出兵不成?” 赵子良觉得高尚说得颇有道理,玄宗又不是昏聩之人,这点事理还是明白的,于是他说道:“好,就这么办吧!杜先生代我上书一封给皇帝,一个月后出兵北伐!同时传令各军主将三日后来元帅府商议出兵北伐事宜!” “诺!” 第二天,在杜甫和皇甫宪的安排下,朝廷派来赴任的三百多个武将来到元帅府准备拜见赵子良。 元帅府的大堂不太大,装不下这么多人,只能在把这些人安排在前院集合,由元帅府当值护卫将军尔朱某对他们进行整队,让他们像普通兵士一样在前院排成整齐的方阵,等待赵子良的接见。 尔朱某这个名字听上去很怪异,尔朱是姓氏,某是名字,此人是漠北蛮族人,自小习武,颇为悍勇,在北庭军中作战悍不畏死、屡立战功,现在的官衔是左卫将军,是元帅护卫军的第一副将,在另一个时空的唐朝历史上,尔朱某在安史之乱爆发的十几年之后做到了北庭行营节度使之职,他死后由郭子仪的侄子郭昕接任了北庭行营节度使一职。 “都他吗给我站好,抬头、挺胸、双脚并拢、双臂夹紧,双手自然下垂贴在大腿外侧!一个个都还是朝廷任命的将军,就你们这些人给老子提鞋,老子都不要!一个个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松松垮垮哪里像一个将军?” 尔朱某的大声呵斥让这三百多个朝廷派来上任的将军都恨得牙痒痒,但是却没有办法,只能乖乖照做,他们这些人虽然有朝廷兵部的正式任命官文在手,但具体的职司却是由元帅府指派,元帅府既可以让他们做一军主将,也可以让他们做一营的校尉,又可以做辅助闲职,因此这些人不得不忍气吞声。 赵子良带着元帅府辖下一些主要官员和将领走了过来,尔朱某见状跑过去立正行礼道:“启禀大帅,朝廷兵部委派的三百二十七名将校已经全部集合完毕,请大帅训话!” 其实赵子良还兼任着兵部尚书,但他人在前线,因此兵部的事情都是有左右侍郎在主持,他只是挂着名而已,这些人出现在大名单上都是兵部左右侍郎整出来的,并没有经过他的同意,实际上这些委派过来的将校大名单还是得由皇帝最后把关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