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游说(二)
第77章游 看到于博士对芯片代工这个话题感兴趣,陈兵马上就继续在这个话题上深入起来。 “于博士,代工这种模式,其实在其他行业已经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模式。 例如服装行业,很多服装品牌,都在委托香江的工厂,进行生产。是这些服装品牌没有能力自己生产吗? 显然不是,服装生产并没有太多的技术难度,可以服装厂生产的进入门槛是极低的,只要肯投入设备和人力,想要办个服装生产并不难。 但能够生产,不等于能够赚钱,很多时候,自己组织生产,成本比请人代工生产还要高昂。” “陈总,代工的模式我还是大概了解的。 但芯片行业的技术专业性太高,没有足够的资本投入和技术积累,是没有办法来生产芯片的。 而且芯片中包含了很多的保密技术,芯片厂恐怕也不愿意轻易的把这些技术泄漏出来,更不要提委托别人去帮忙生产了。” “于博士,芯片行业确实是比较特殊的行业,但也是制造业的一种,那它就逃不出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的规律。 我们来举个例子,估计你们这样的情况INtEL应该遇到过。 假设,研发部门研发了一款新产品出来,但这款新产品需要采用一些特殊工艺,想要量产,必须要添置一些专门的设备。 这个时候,就必须衡量这个新产品的销量有多少,能否把这些设备投入的钱赚回了。 如果这款新产品的用量并不是特别大,而且这种专门设备的用途又不广泛,很难在其他产品上使用到,那么这个产品就很可能被毙掉吧?” “那是肯定的,这种因为工艺路线成本太贵,被毙掉的设计数量还不少。” “那么如果,此时有一家工厂,本就拥有这种专业设备,愿意收取一定费用,来帮你们生产这种新品,你们会愿意吗?” “这个肯定会好好考虑一下,一个新产品的前期研发费用还是很高的,如果条件合适,只要这个产品能赚到钱,大概率会愿意的。 陈总,你是,这种代工模式,会主要是提供一些专业的特殊工艺加工吗?如果是这样话,确实会比较受各个芯片厂商欢迎的。” “呵呵,特殊工艺的专业服务,只会是代工的一块业务,其实未来这种代工服务,一定会以常规工艺为主。 这种常规工艺的代工生产,首先就可以规避您刚刚讲的技术保密问题。 其次,常规工艺的代工生产,更容易找到客户,提升产能利用率,这样可以把代工生产的费用,做的比芯片厂自己生产低很多。” 于博士对这个方面深有感触“产能利用率不够高,现在确实是芯片厂商很头疼的问题。” “于博士,现在的产能利用率就已经让厂商头疼了,未来会更头疼。 现在芯片的生产技术发展的非常快,这就要求所有的芯片厂商都必须跟着进行技术升级,才能跟上行业的发展速度、技术水平。 而每次技术升级,不仅资本投入开支要几近翻倍,产能更是会被迅速放大。 这种因为产能迅速放大,造成的开工率不足,如果仅仅是靠市场需求的提升来填补,会越来越难,芯片厂商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几年之内,必然有很多厂商无法支撑这种技术升级带来的压力,而专业的芯片代工就是解决这种困境的最好模式。 一旦这种专业代工模式被厂商接受,芯片公司就不用每年花费大量的资本开支,养设备、养生产工人。 所有的资源,都可以用在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之上,这样一来,公司的竞争力和获利能力自然就会大幅提升了。” “陈总,按你这个法,不是芯片厂商把所有资本开支的风险,转嫁给这个所谓的代工厂了吗?” “没错,就是风险转嫁。但代工厂对抗这种风险的能力更强。 现在INtEL工厂的产能开工率是多少?一半?六成?还是七成? 但专业代工厂通过服务多家客户,它的开工率可能到达八成、九成,甚至满产,这种抗风险能力是,是大部分芯片厂商不能比拟的。” “这么,你们英豪是真准备做这个代工业务?” “当然了,如果不是看好这种模式,我们怎么会轻易的进入芯片领域哪? EpRom其实就是我们要尝试的第一个产品品类,这种产品技术成熟,市场规模大,只要我们能够稳定量产,生产成本一定会拥有很大的优势。” “陈总,芯片的种类很多,你为什么要优先选择EpRom哪?” “当然是因为,我们英豪自己就是EpRom的使用大户啊。我们自己的需求,就能保障这个芯片厂最基本的开工率需求,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只要再承接一些代工订单,就能够保证我们的产能利用率,一直在盈亏平衡线之上啊。” “但陈总,你们这个芯片厂既要给自己生产产品,又要帮别人代工,这中间有利益冲突吧?” “呵呵,于博士,利益冲突在商业领域不是常态吗?只要我们与客户约定好合作条款,这些所谓的利益冲突都只是细枝末节,完全可以化解掉的。” 刚刚,陈兵的一直是芯片代工,在商业模式上的优势,略微犹豫了一下,陈兵还是出了代工模式在技术上的优势。 “博士,代工模式会是一种专业化的生产模式,代工厂商的精力一定会放在工艺提升上面,这还会带来产品良率的巨大差异。” 听到“产品良率”这个词,于博士一下就陷入了沉默。陈兵刚刚话之前,之所以犹豫,就是因为“产品良率”问题,是INtEL的明显短板,提这个词多少有点打脸的意思。 INtEL在后世的普遍认知之中,是cpU行业的垄断巨头,但早期INtEL的发展史上,存储芯片却具有更核心的的地位。 INtEL成立于1968年,而在1970年,INtEL就推出了历史上第一个成功的商业化dRAm芯片,1103。 这款芯片虽然存在很多质量问题,但提供的功能却受到了客户的欢迎,因此取得了很大的商业成功。 就是凭借这款产品,INtEL一度占据了dRAm市场85%的份额,成为70年代初期的存储芯片霸主。 INtEL的成功,自然引来了很多的效仿者,这个时代的芯片工艺还比较粗糙,甚至很容易被拆解和逆向研发。 很快,tI、moStEK、NEc等厂商就杀入了进来。而这时候INtEL又开辟了cpU的新产品线,精力有所分散,dRAm产品很快被竞争对手超越,moStEK在70年代的后半段,一度占据了市场80%的份额,取代了INtEL的地位。 如果灯塔的竞争对手,只是在存储芯片领域压制了INtEL的话,后来杀入的霓虹厂商,就是直接杀死了INtEL的存储业务。 1976年,霓虹启动了”dRAm制法革新”国家项目,在政府的主导下,霓虹日立、NEc、富士通、三菱、东芝五大企业联合起来,分工合作,开始了芯片技术的全面追赶。 仅仅两年之后的1978年,霓虹的64KdRAm就开始反向打入灯塔市场,并很快确立了竞争优势,由此快开始对灯塔厂商一路横扫。 霓虹的dRAm,不仅价格便宜,而且产品质量更好,1980年,惠普公司公布dRAm内存采购情况。灯塔最好dRAm公司的芯片不合格率,比霓虹最差dRAm公司的芯片不合格率,高出整整6倍。 不得不,霓虹厂商在生产管理方面,是有着巨大优势的,包括INtEL在内的灯塔厂商,在生产良率上,已经被霓虹厂商彻底超越了。 随着霓虹厂商的崛起,INtEL的存储业务就开始陷入了亏损,虽然INtEL也曾想奋起直追,甚至一度把80%的研发经费,都投在了dRAm上,但却并未能追回劣势。 INtEL是牛逼,但她的优势是在产品设计之上,而dRAm产品更多拼的是生产制造能力,这一块,INtEL可以已经被霓虹厂商完暴。 在连续亏损了六年之后,INtEL终于无奈投降,宣布彻底退出了dRAm领域。 INtEL从从dRAm领域退出之时,台积电还没有成立,芯片代工模式,还没有确立,如果INtEL再多坚持几年,把这块业务采用了代工模式,也许整个芯片产业的格局,都有可能出现极大的变化。
现在是1982年,INtEL的存储业务已经陷入了亏损的窘境,此时陈兵来通过于博士游INtEL,就是想尝试一下这种可能,最不济也要服INtEL转让EpRom技术。 于博士沉默了很久才重新开口,“陈总,你的这种代工模式,我确实很感兴趣,如果INtEL真的找你代工,你能保证竞争过霓虹厂商吗?” “博士,这个没有人能够保证的,但我却觉得很值得尝试。 我们的步子不需要走这么快,可以一步一步来。现在INtEL只需要把EpRom的生产技术,转让给我们英豪,这个不需要INtEL付出太多的成本,更不需要承担什么风险。 但我们英豪只要芯片制造技术提升上来,却可以与INtEL全面合作,为INtEL提供专业的芯片生产服务,这不是很划算嘛。” “陈总,你知道,我在INtEL负责的是研发,没有办法承诺你什么,但我回去,会和安迪好好聊聊,我相信,他对你这个提议,应该会非常感兴趣。” 于博士的安迪,就是安迪格鲁夫,INtEL的现任总裁,他一向以管理严厉着称,而放弃dRAm业务,全力发展cpU的策略,也是这位安迪在任上拍板决策的。 于博士回到INtEL之后,马上找到了安迪格鲁夫,把陈兵的提议仔细的描述了一遍。 安迪格鲁夫对此果然非常感兴趣,马上就安排邀请陈兵进行了几次密谈。 这个时候,正是霓虹半导体厂商大举进攻灯塔的时候,这一段时间,灯塔的半导体厂商被霓虹杀的是溃不成军。 安迪格鲁夫,对霓虹厂商的压力感触非常深刻,一次INtEL内部的会议上,他曾用拖长的声调:“英特尔是灯塔电子业迎战霓虹电子业的最后希望所在”。 历史上,这一次灯塔与霓虹的芯片竞争,在产业层面以灯塔厂商的全盘失败告终。这才有了后来,灯塔政府出面,对霓虹厂商启动反倾销调查,逼迫霓虹签订《半导体产业协议》。 而宝岛和宇宙国电子业的崛起,也是因为这一次灯塔国芯片厂商彻底败阵,才转而扶持这两个地区,与霓虹进行产业对抗。 安迪格鲁夫已经感觉到了生死危机,陈兵此时提出了为INtEL代工的方案,无疑是给INtEL公司,在投降和死扛之外,指出邻三条道路。 原本赵平找到INtEL公司,寻求技术转让之时,安迪格鲁夫是最强硬的反对派。已经有了诸多霓虹厂商的威胁,他不想再培养出更多的竞争对手。 但与陈兵几次密谈之后,安迪格鲁夫的态度出现了180度的转弯,反而开始积极支持向英豪公司进行技术转让。 不仅如此,他还开始积极游其他持反对意见的高管。安迪格鲁夫的态度转变,使得INtEL内部的风向彻底扭转,支持英豪的意见很快就占据了全面的上风。 在安迪格鲁夫的支持之下,INtEL表现的非常积极,不但愿意向英豪公司转让相关的技术,还同意派出专门的技术团队,协助英豪公司尽快消化相关技术,形成产能。 英豪公司虽然是芯片行业的新兵,但英豪公司本身的存储芯片耗用量,却是巨大的优势,这可以使得英豪公司能够具有极强生存能力。 “代理人战争”,是灯塔人最喜欢的把戏,虽然安迪格鲁夫是匈牙利裔,但同样喜欢这种手段。 华人此时在经济领域,还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灯塔芯片厂商的主要威胁就是霓虹。 眼看着行业竞争彻底失败正在临近,这时陈兵跳出来给INtEL提供了另一个选择,对于INtEL来,已经根本无力拒绝了。 这时候,陈兵提出芯片代工方案,对于INtEL的存储芯片业务,就象给溺水的容上了一根救命稻草,无论这个稻草是否足够结实,也只能先一把抓住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