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顶天立地!
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正文卷第一百零六章顶天立地!最新网址:下午李源、娄晓娥就乘坐班车回了秦家庄,接家人进城。 赵叶红说的对,月子如果坐不好,不仅是小孩遭罪难养活,大人们都会身心俱疲,一不小心就要坐下病根。 攒了好几年的粮食物资,全家几十口子敞开了吃也不够吃,而且容易引起麻烦。 但供应急需呵护的人,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可惜了,各种因素造成了眼下这种紧张局势。 粮荒,原本何等陌生的词汇啊…… 回来的路上,一上班车,别说李源,就连娄晓娥都感觉到农民身上的情绪不对。 上回她和李源回来,还是结婚前。 其实算下来,都不到两个月。 但那会儿刚忙完秋收,路上行人脸上还是看得见喜色的。 即使今年远谈不上丰收,可只要有收成,日子就有盼头。 可现在,一路上碰到的人,都是一脸沉重。 仿佛都遭遇了说不出的愁绪和煎熬…… 大概,和征粮的力度太大有关…… 等下车到了秦家庄,这种情况才有所缓解。 虽然没看到几个人,但偶尔路过一个行色匆匆的村民,也是咧嘴笑着跟李源挥挥手算是打了招呼,又脚不停歇的匆匆跑了…… 娄晓娥疑惑道:“村里这是发生了什么喜事了吧?” 上回看到他们,围了好些人呢,她都有些怵了。 可眼下连站着说几句话都不肯,又让她心里稍有些不大舒服。 李源笑道:“有可能,估计是在杀猪……” 娄晓娥嘻嘻笑道:“我还没见过杀猪呢!” 李源宠溺道:“往后有机会,咱们自己买头猪,专门让你杀。” “哈~~” 娄晓娥惊笑道:“我才不要呢!能吃到就行,看着都怪吓人的,还杀……” 等快到李家时,遇到了秦家庄的村长秦大山,他看到李源倒是眼睛一亮,哈哈笑道:“老幺回来了?我刚从你们家出来,你今天不回来,晚上伱爹也要让你哥去找你。” 李源闻言反应过来,道:“老秦叔,压水井搞成了?” 秦大山目光愈发满意,拍了拍李源肩膀笑道:“老幺,多亏了你啊!到底是咱们秦家庄出去的后生,进城当了干部吃着商品粮还不忘村里!你图纸都画好了,我们照着打再打不出一口井来,那不都成猪了?出水了,就后面地头,秦三柱他们家前面那块。老幺,秦三柱你还记得吧?” 李源干笑了声,道:“记得记得。” 秦大山又一阵哈哈大笑,看向旁边不明所以的娄晓娥点了点头,然后对李源道:“今天大队食堂杀了两头猪,晚上一起来吃杀猪菜!要是你爹不同意,就说我说的!你爹那个人,啥都好,就是死板的很。这么多年,他一分钱公家的便宜也不肯多占。但你这个不算占便宜,是我们秦家庄,占了你的便宜!” 等秦大山高兴的大摇大摆走人后,李源带着娄晓娥回到了家。 李家这会儿没几个人在家,就李母和两个坐月子的嫂子…… 可能是因为奶粉藏家里的缘故,所以生了的儿媳妇都带孩子住老宅子。 看到李源、娄晓娥进门,李母喜出望外,惊喜道:“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 二嫂头上包着头巾,坐炕上盖着被窝,也笑着埋怨道:“不提前说一声,家里没人咋办?” 娄晓娥笑着叫人,炕那头五嫂正睡觉呢,听到动静醒了,见李源两口子,也是高兴道:“老幺和晓娥回来了?” 李源笑眯眯道:“二嫂、五嫂,恭喜您二位。”娄晓娥则问道:“孩子呢?” 李母拉着娄晓娥往炕上坐,道:“在那屋呢,吃了睡、睡了吃,这会儿最好带。”又对李源道:“你支的那个招灵了,今儿早上压出水后,整个庄子都跟过年的一样。你爹和秦大山商量了下,杀两头大猪吃。只要有井水,明年就算再大旱没雨,也不会像今年这么抓瞎了。你爹和你哥他们都在大队食堂看热闹呢,我去给你叫回来。” 李源笑道:“不用跑了,刚看到大山叔,爸他们肯定很快得信儿了。” 李母点头道:“那行。源子,你和晓娥突然回来,是有啥事儿?” 二嫂笑道:“肯定是来报喜的,晓娥怀上了?” 娄晓娥俏脸大红,忙摇头道:“我没有。” 说完,表情有些失落。 这年月,结婚后第二个月如果没动静,多少有些让人不大高兴,明明已经那么努力了…… 李源却笑眯眯道:“是我的主意,这两年大形势不会很好,所以我就和晓娥说,不急着要孩子。咱家现在就是齐心协力,把这二十三个孩子带着熬过这二三年。家里这些孩子,和我孩子有啥区别?” 做好事不留名不是他的风格,对李家这么大力度的支持,回报是一方面,亲情投资是另一方面。 根据前世的经验可知,哪怕是至亲也需要感情投入的。 果然,听了李源的话,二嫂、五嫂感动的直想掉眼泪。 正劝着李源不必如此,李桂和李家七个兄弟,还有其他五个嫂子,并几个小豆丁都回来了。 李源和娄晓娥都起身相见,又是好一阵热闹。 李家老宅不算小,可人太多,也显得拥挤。 李桂打量了儿子、儿媳妇一眼,问道:“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今天又不是礼拜天,不是该上班吗?” 李源道:“一是回家来看看,顺便看看压水井弄的怎么样了。我们街道主任王姨的丈夫是城东治安局的宋副局,您也认识。宋局觉悟很高,忧国忧民,听说了这事后一直挂念着,找我了解几回了。他虽然是治安口的,不过和上面关系亲近……” 李桂脸上露出笑容来,道:“出水了!” 老大李池也点头道:“现在就是要趁入冬前,多弄几口井。一口出水还是太少了,要用钢管子,还要水泥,不知道上面批不批。” 李源笑道:“上面的事上面来决定,我们做好我们的事就行。等宋叔带人来看后,这事肯定能传到上面去,比我们自己cao心强的多。” 这个好事,他没准备再参与进去,更没准备留名,藏的死死的不露头。 眼下主持全面工作的那位,握个手都要出问题…… 不过只要他们老李家足够低调,这种出头的“大好事”自然有人去抢…… 李源岔开话题道:“爸、大哥,这次回来是来接妈还有二嫂、三嫂、四嫂、五嫂、六嫂,连带着孩子一起进城的。 我师父家里有一套二进院子空着,她送我用几年,等她儿子结婚再还她,正好家里这两年可以用得上。 不管哪个嫂子坐月子,都能上去养一养。 家里连灶台都封死了,哪能坐得好月子?” 听他这么一说,李母吓一跳,道:“我们这么些人进城里像什么?城里也没大锅饭,也没粮食定量,多少粮食够吃的?” 李源微笑道:“这个不用家里cao心,我那边想办法,肯定都办的妥妥的。这一年多别的事没干成,就是四处摸索粮食,藏了一些。够妈和几个嫂子吃一阵安稳度过月子了,还不用动用藏在四合院地窖里的粮食。 二哥他们打了那么多野物我都存了起来,在这边也没法煮,进城里就可以方便吃了。 小孩就第一年长的最快,这一年把底子打结实了,往后也好养些。 嫂子们也是,靠从大队食堂带一些粗粮窝头回来,那咋能坐好月子? 还得奶孩子,时间长了身体就垮了。 我是这样想的,咱们这一大家子,不管老少,一个都不能少。 而且如果明年能风调雨顺,也就熬过去了……” 李母都掉泪了,对李桂道:“老幺和晓娥商量了,他们先不要孩子,先把家里这些孩子拉扯大了再说。” 此话一出,满屋子人都动容的看着笑吟吟的李源和娄晓娥,红了眼圈的不在少数。 三个挺着好大肚子的嫂子更是拉着娄晓娥,眼泪哗哗的落。 李桂眉头紧皱,看着自己小儿子,盯了好一阵后,才道了句:“你不要逞能!” 老大李池也不是很同意,沉声道:“你是老小,打小身体又不好,过好你自己的日子,别让我们cao心就行。现在谁家生孩子不是在家里坐月子?你自己生你自己的,闲cao什么心?” 他知道自己老子的心结,李源十五岁那一场大病,找来的大夫就说打小亏空了身体,熬不过去了。 没想到还是熬了过来,可打那以后,李桂这个当父亲的,就一直想让李源早点结婚,留个血脉,也能冲一冲…… 只是当着那么多大儿媳妇的面,做老子的也不好过于偏袒小儿子,只能他这个当大哥的来说。 大嫂哈哈笑着对几个妯娌,尤其是对娄晓娥笑道:“你大哥比咱爹还疼老幺!有时候我都吃醋,对李坤也没这么好啊。” 几个嫂子也都笑了起来,但她们不好说大伯哥什么。 李源心里其实也是为难,真要遇到一群上杆子往上爬吸血的亲戚反倒好办了,他有的是法子收拾,然后顺势摆脱。 偏偏李家家风正,分明是农民家庭,那么多口子人,居然一点不乱…… 简直没有道理。 越是这样,他反倒还有些压力了…… 渐渐的,也开始当成真正的亲人来思考。 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家庭氛围,确实容易让人心生感动…… 李源笑眯眯道:“大哥也说了嘛,我身体不大好,所以才想把这么多侄子侄女们都拉扯起来,等过个十年二十年的,李坤他们都成长起来了,二三十个亲侄儿里头,总有几个孝顺我这八叔的吧?我也能早点退休,好好修养身体。” 李池脸色一点没见好看多少,老二李江更是想不通:“二三十个孩子,就几个孝顺的?其他的都养成牲口了么?” 几个嫂子也都在叫:“哪个敢不孝顺他们八叔,直接打死拉倒。” 李源呵呵笑道:“我就那么一说……主要还是目前形势真不好,坐月子不能见不到荤腥吧?现在家里锅都不允许有,一点法子也没有。 走了走了,说走就走。 我师父那边被褥都是齐全的,除了换洗衣裳啥也不用带。总得先住一个月试试吧?再怎么说,得把月子好好坐完。” 李海摸了摸头,咧嘴笑道:“能坐好月子当然好,就怕麻烦你和弟媳妇了。”他也心疼媳妇的。 娄晓娥忙道:“我没事的。” 李源也笑道:“麻烦我啥,那边是独门独户的四合院。我想办法把吃的喝的备齐悄悄送进去,剩下的就靠妈和嫂子们自己了,我和晓娥都要上班,没办法在跟前伺候。” 三嫂笑道:“又不是一起生的,我们自己就能照顾自己,农村人没那么娇气。多少人都是刚还在地里干活挣工分,转眼就生了,在家养两天,把孩子往炕上一丢,弄个绳一绑,又出去挣工分了。不过也有出事的,秦德水家的孩子就是这样,绑上孩子放炕上,大人出去下地干活,回来一看,孩子挂在炕沿子上,都紫了……” 娄晓娥吓坏了,瞪大眼睛道:“三嫂,那孩子后来呢?” 三嫂哈哈笑道:“不要紧!要不说农村人结实,孩子抱医疗所去大夫推了推就缓过来了。所以根本不用担心,现在又不农忙,除了吃就是睡,还怕我们自己坐不了月子?”
娄晓娥认真叮嘱道:“三嫂,您可千万不能这样绑孩子!” 一家人笑,对这个单纯善良的小儿媳妇越来越喜欢。 妯娌们少有不算计的,不患寡而患不均,有时候不是有钱没钱的事,就是恼火不公平。 娄晓娥这点表现的超乎她们预料之外,原本以为是个娇生惯养的大小姐,谁知道根本不在意这些,善良的一塌糊涂…… 三嫂连连哈哈笑着点头应下:“听你的听你的,不绑孩子!” 娄晓娥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李源道:“那就赶紧收拾收拾就走吧,现在还有班车,去了还要拾掇拾掇。三嫂、四嫂、六嫂还没生,自己就能走。二哥、五哥跟着一起去,帮衬二嫂、五嫂。咱速度快些,晚上我还得给王姨的儿媳妇看病,她家宋叔就是城东治安局的副局,也是巧了,治安局的位置就在辛寺胡同隔壁,还能求人家帮忙照应一下。” 没这层关系在,他还真未必敢带这么多家人进京城。 眼下的街道大妈们,可不是开玩笑的…… …… 两个小时后,下午五点十分,李源带了一大群家人来到了东辛寺胡同,用孙达给的钥匙打开了十三号院的大门。 倒座、厢房、月亮门、北房什么的,都很齐整。 虽然不似娄振涛送的那座北新仓五号院前廊后厦的那么奢华,但也很不错了,李家人都非常满意。 大嫂也跟着过来看一眼,见了这院才放下心来,笑道:“老娘,这院子还真不赖!” 李母摇头道:“不赖也是人家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她们妯娌在这坐完月子就回家去,在这住的长了,心气儿都要虚起来了。” 大嫂点头道:“是这个理儿。在这也别吃的太好,不然回去受不住。” 娄晓娥笑道:“大嫂,您也来住嘛。冬天又不忙,等明年开春儿再回去。” 大嫂拉住娄晓娥的手道:“咱们这些妯娌,数你最善良。换其他人,谁也做不到你这步。好孩子,甭担心我们,都这么大的人了,又不是头一回生孩子,还能照顾不好自个儿?你和源子该生就生你们的,等生了,妈来给你们带孩子的时候,我再来住两天。” 李源带着二哥李江、五哥李海,把前后两进院子逛了一圈后骑着自行车先出去了,李江、李海则带着李母等人分好了卧室,安顿好了婴儿。 他们还没完事,李源已经扛着大包小包回来,径直去了厨房。 等李江、李海等人听到动静赶过来,就发现厨房里两个面缸里已经各存了小半缸白面和棒子面,橱柜里居然还放下了一只风干鸡、两根腊rou和一尾看起来还新鲜的鲫鱼! 猪油、香油也摆到了位,白菜、土豆也堆在角落里…… 不给他们多问的功夫,李源喘着粗气道:“今儿就先这样了,妈、嫂子、二哥、五哥,我和晓娥得赶紧走了,还得去棉花胡同找王姨求个脸面,让宋叔帮忙和这边街道打个招呼,不然等不到天黑人家就找上门了。 我这还有些票和钱,这边出了胡同口往东拐几步就到副食品店了,你们缺啥让五哥去买。 大嫂,我今儿就不送您了。” 大嫂拍了拍李源的胳膊,对李母道:“我虽然是嫂子,可对老幺也是打小当半个儿在养。小时候天天哭,娇气的跟小姑娘一样,我和妈还在愁,长大后也不知道能不能立的住……就这么一转眼功夫,就长这么大了,都成顶梁柱了。” 笑的眼睛里都带了泪花。 那么艰难的时候,家里最小的一个却站了出来,给家人顶起了一片天,怎能不感动? 李母跟着感慨笑道:“也该立起来了,都结婚了。老幺,你快走吧。我们这边你不用天天来,干正事要紧。” 李源笑眯眯道:“啥事比家人的事更重要?没事的,妈。” 娄晓娥也笑道:“妈,您和嫂子们在这边好好休息,明儿我们再来。” 两人告辞离去后,就骑着自行车先去了北新仓胡同,就着六必居的酱菜,一人干了一份黄焖鸡米饭后,才骑着自行车一起前往了棉花胡同…… 娄晓娥绷不住问道:“源子,咱俩真不急着生?” 李源挤眼笑道:“没什么急不急的,一直也没做措施,怀上了就是惊喜,怀不上就是咱俩为家里做了贡献。” 娄晓娥反应了会儿才理解透彻,眼神如粘稠的糖稀一样,粘在李源身上挪不开…… …… PS:均订每天涨几十个,正往五千均订迈进,我也没想到,批评声音那么多,还能有这样的成绩,这本书连个正经推荐都没有…… 有不少书友觉得是不是没东西写了,一直在套娃,真不是,能写的东西太多了,只是埋头写的时候,一心想写在四合院里搞笑的事,所以力度有些过了。 废了那么多的存稿,心都在滴血,可是没法子。 至于为啥老逗贾家和一大爷……谁让他们是四合院里最大的BOSS? 这本书不能算纯正的年代文,走轻松欢乐向的,难免有书友觉得天天瞎闹腾没个正经主线,但也有书友觉得好笑。 我慢慢调整改进,争取两者兼顾。一本百万字以上的书,我用心写,争取不辜负书友们的支持。 最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