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锦衣王侯在线阅读 -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晋商(三)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晋商(三)

    
四大晋商财雄势大,以现场四位员外为例,如果他们愿意,随便说几句话,也可以拿出几十万银子来周转。他们与江南商人不同,于生活物质上的享受都不追求,吃喝穿戴,都追求节俭,把银子省下来要么买成田地,要么就铸起来,存在地窖里。

    杨承祖上一世参观过一些晋商人家的住宅遗址,对于他们存钱的本事,是从心里佩服的。虽然杨记的出现,极大动摇了晋商的根基,但是眼下在西北,晋商依旧是个强有力的集团。杨一清想要复套,赵全的人想要得到安置,都少不了晋商的支持。在这个地区范围内,他们比官府更有力量,调动资源也更为便捷。

    杨一清不管是想要复套,还是想要妥善安置那二十万百姓,都需要大量的资源,官方自己的力量达不到,借助民间力量,也不足为怪。真正引起杨承祖兴趣的,是晋商接下来要谈的交易,肯把闻香教内的力量,以及未来可以从杨一清手里拿到的收益作为交换的,肯定也是非常重要的东西。

    那几位闻香教的大头领,本以为晋商一来,自己就有了靠山,几位大员外财雄势大,富甲一方,即使不如大都督,至少可以有谈判角力的本钱。没想到刚一开始,就被卖了个彻底,心里都有些发凉。王现等四位员外,却已经对这几个头领的存在以及利益,没有什么关注,一门心思的与杨承祖谈起生意。

    “赵全那边,已经派了人跟我们接触。这个家伙听说是个从边塞逃出去的汉人,还是个白莲教徒,在古那边投了虏,曾经是博迪酋重要的谋士,后来又反了水。但是这都不重要,他已经带头反水了,就是大明的好百姓。只要朝廷给他补一份文书,就可以把他招安,将来,说不定你们还可以同殿称臣。他这个人,有一定的才华,也肯动脑子,在北边,很是研究出一些东西来。比如他这次拿来的,包括晒盐的方法,糖的提纯,我们试了一下,都有一定的效果。除此以外,他还有几样小的研究,都能改善作坊的产出,让我们的作坊,可以多出一些东西。他是想和我们几个合作,由我们出钱,他出技术,进一步扩展这些东西。”

    杨记虽然体量大,但是晋商的根基深厚,如果再有了技术方面的支持,在一段时间内,与杨记展开竞争,还是有资格给杨记制造一些麻烦的。

    当然,最后这些东西,还是会被杨记拿到,这个时代没有那么强的技术壁垒,尤其官方背景的商号,想要去搞明白别人的发明,只要肯使手段,怎么也能拿的到。可这几个晋商一开始,就把这些东西交出来,没想着当做法宝与杨记打对台,怎么也得承认,这是一个善意的信号。

    “这几年杨记的发展,或者说闻香教的发展,我们全都看在眼里,对于大都督的作为和想法,我们也能明白一点。老实说,大都督的一些意图,让我们觉得吃惊,我们中有人几辈子经商,却也想不到大都督那么远。这也跟所在的位置有关,到不了都督那个位置,也不会去想那个位置的事情。”

    “在商言商,大都督的杨记,肯定是让很多商人不高兴。都像你那么做,天下的商人,怕是要饿死一半。可是在百姓而言,杨记却是大救星,活菩萨。西北这地方,地穷,出产有限,就算是一等的好手,一年也打不出多少庄稼。加上有北虏,年年寇边打仗,就更不容易耕种。西北人命贱,日子难过,想要在这里招工人,都比别处便宜。现在,这个好处没了。赵全那二十万人,很多人惦记着,就是图他们人工便宜,可以省钱。”

    “初时,朝廷兴开中法,商人就雇了人,在这里种地。可是后来发现一年辛苦的种田,得了盐引却未必支的到盐,那些勋贵还有亲信的太监,皇亲国戚,早早的就把盐拿走了。商人们辛苦了一遭,什么也没得到,心里肯定不高兴,大家就不支盐。当初废开中法,也是没办法的事,如果不废,商人就要活不下去了。”

    “现在恢复了开中法,盐商的生意艰难,但是对于边军来说,却是好事。毕竟粮食多了,他们吃饭的开支就小了,以往朝廷是给银子。可是光给银子,这里的粮价也就跟着涨上去,恶性循环,总是有边军买不起粮吃。现在不管高兴不高兴,大家都要往这里运粮食,粮食多了,价格就被压了下去,边军里挨饿的人就少了。加上有你杨记从中平衡,基本没有边军人家会挨饿。可是你这样搞,三军或许感激你,但是边军的将领、商人,都会恨你。”

    王现的兄弟王瑶,自己就是扬州大盐商,这次朝廷复行开中法,对他的影响很大。其他几位晋商家里,同样有人做盐的生意,其他诸如粮食、茶叶等生意,有杨记存在,受损都不小。

    “有人希望我们出来,跟杨记打对台,觉得杨记挡了我们的财路,我们咽不下这口气,最后就只能对上。哪怕拼不过大都督,也能拼出一条路来,让大都督不得不退一步。”

    马洪图看了看几位教首“他们几个与我家里一些不肖子弟来往,希望借我们当靠山,表面上是闻香教的事,说到底,其实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即便是杨记里,一样有掌柜,觉得做生意是要赚钱的,跟着杨记走,不管名声多好,收入都受影响。他们想要当有钱人。但是,老朽等几个老骨头,不是谢遵,我们可以看的到,大势……”

    “晋商人家,以耕读为本,以经商贴补家用,养活族中子弟。我们靠着拼命,冒险走出一条条险峻至极的商路,经历的危机,并不比那些海商少多少。我们可以把宗族延续到今天,并让宗族发展、壮大,靠的不是手段,也不是心机,而是我们,看的清大势。知道什么时候,该和什么人站在一起。就像现在,朝廷要插手商道,有人会说是与民争利,会说是残民以逞,我们却只关心,自己该怎么和朝廷站在一起。”

    杨承祖微微一笑“几位员外,你们的意思,是要在杨记入股,做股东?”

    张自勉摇摇头“不,股东是要做的,但那是后来的事,我们几个人真正想要的,是做皇亲。四大家中,皆有适龄女子,品貌端庄,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老朽有意,将她们送入宫廷,侍奉陛下。大都督只要能玉成此事,不管是闻香教,还是河套之事,我等四人,皆愿一力承担。这次我们晋商,愿意拿出五十万两白银作为军饷,协助朝廷复套。至于闻香教事么,我们四人支持青夫人做教主,我想,大局也该定下了。”手机用户请访问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