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兴奋的朱高炽
第633章兴奋的朱高炽 大明有两个皇帝。 一个在京城,一个在万里之外的撒马尔罕,京城甚至有了王不见王的谣言,关于皇家的小道消息,一直以来深受市井之间的欢迎。 京城的粮票银行总部出资,与十几家大商行合力建造的,坐落于上元新城区的大明第一高楼,高达二十一层的大厦正式开业,开业的当天进驻了多家商行。 光牌面就足够了。 大厦的楼顶处,甚至可以眺望到天际处皇城的影子,人们不允许在大厦里使用望远镜,特别是皇城的方向,是违法的行为。 大厦的一楼大厅两旁,有许多的店铺,书店里显眼处,不光有小说,还有杂书,经书,史书,当下最火的破圈理论的书籍,也在显眼的地方。 《破圈之道》,出自于京城国子监的博士。 自去年出版以来,受到了太子殿下的喜爱,连太子殿下都认同的书籍,不会缺少销量,成为了上层人士必读的刊物。 书店可以看书。 几名国子监的学生在室内看书,伙计们还体贴的送上了热茶。 “把社会看做一个整体,如果供养一百个朝廷官吏,需要一万个百姓,有了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诞生更多的人口,两万个百姓,需要的是三百名官吏。” 《破圈之道》的开篇很大胆,一下子就能抓住人的眼球,而且看起来符合自然事物的道理,读的人越发的津津有味。 “同比,从经济角度而言,把社会技术总结为一,社会生产力与之正比为一,那么当社会技术发展到二的时候,生产效率的提升,社会生产力也进化为二。” “人吃的粮食是有限的。” “人的花费是无限的,随着人的财富而增加。” “满足粮食的前提下,经济的发展本质,无非是人的人均使用商品增加,例如二十多年前,一家军户里的家具,可能只有两三件,大多数家徒四壁,那么如今北平的军户,连大型的农业机器都有了,小到毛笔、硬笔、纸张等,这就是经济增长的本质。” “如果让百姓家里具备更多的商品,是最重要的追求。” “那么在一到二的过程中,还有一点一,一点二,一点三,一点九。” “国子监的毕业生,每年的人数为两千人,五十年的人数总量为十万人,那么国子监的效率下,维持的就是十万人的一。” “想要突破这个一,就要提高每年毕业生的数量,这就是增长率。” “经济上也是如此,大明目前的生产力总和,以长期而言,同样是个瓶颈,只有每年超过上一年的增长,才会是社会生产力总的增长的表现。” 文华殿。 暖房。 朱高炽看着书。 因为《破圈之道》的畅销,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视野,有了新的类型,文人们闻风而动,一年的时间里,出版了许多此类的书籍。 有些没什么含量,有些值得一读。 其实与后世的国家,为什么追求经济增长,害怕经济停顿是一样的道理。 明明是发达的国家,哪怕经济不增长,每年的经济总量,不也是很高的吗,就像人们不明白,为什么富人会因为自己的公司没有增加销售额而忧虑。 那么遍观历史。 靠着大航海贸易,葡萄牙和西班牙先后成为了欧洲最富裕的国家,而且这些财富的积累,在短短的几十年就完成了。 可接收了大航海贸易的大部分白银的大明,不但没有富裕起来,反而经济破产了呢。 这就是体量与贸易模式的区别。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小国。 他们可以通过巨量的白银,从大明得到“无上限”的商品,而大明掌握的白银,并无法得到花出去的口子,当时的天下,没有可以足够支持大明白银流动的商品。 因为农业社会生产力的上限,大明国内的内部经济循环本就饱和,注定了这笔钱不再具备钱的价值。 只培养出来海上的巨无霸大海商,却没有让大明国力富裕起来。 如果从更多方面的角度来思考,甚至可以从米国的学者们提出的二八理论找到影子。 为什么害怕东方崛起。 因为他们的不少学者深信二八理论,认为东方的崛起,十几亿人口的富裕,会导致全球资源的破产。 可是呢。 后世的确走出了另外一条的道路,西方主流学者的共识,由鄙视和蔑视,逐渐的变为开始重视,甚至有了不少的中吹西方学者,因为事实就是事实。 全盘接收英国政治遗产的神牛国,比后世穷了五倍,还是在相比更宽松的外部环境中。 按照西方人的理论,神牛国是永远发展不起来的的,因为他们深信。 直到新世纪他们动摇了。 杨士奇安静的呆在暖阁里,同样的在看书。 他很喜欢这样的气氛。 黄花梨木桌面上,有福建茶叶泡的热茶,以及当下京城流行的奶茶饮品,还有各类的点心小吃,桂花糕吃起来又甜又糯。 朱高炽余光看到杨士奇放下了手中的书,于是开口笑了起来。 听到太子殿下的笑声,杨士奇恭敬的起身。 大明太幸运了。 祖孙三代的关系和睦,遍观历史未有之。 到了今日。 太子坐镇京城,皇上坐镇撒马尔罕,没有什么比这样更有效率的方式。 杨士奇坚信,要不了十年,撒马尔罕七省,将会与内地融为一体,再也无法分割,至少五十年内如此,这是皇帝的便利性带来的。 两个聪明人,深度合作的效果大于二。 “杨先生,愿意去吕宋吗。” 朱高炽问道。 他知道杨士奇一定会同意,虽然杨士奇一直想要回到朝廷,可是朱高炽需要杨士奇奔赴海外。 思来想去。 杨士奇是最合适的人选。 渤尼国内附,东边是苏禄国,苏禄国有三王,东王内附,大明同意了。 吕宋,苏禄,渤尼,三个海上邻居,地理位置非常的关键,也是土地面积大国,具备很强的潜力,大明需要发展这些地方。 这些土地只要开发出来,能很快得到回报,与中亚当下的环境不同,受历史和技术的局限性,治理中亚的回报率太低了。 杨士奇的确没有拒绝。 既然是太子殿下亲口要求,作为臣子,他如何能拒绝呢。
只是杨士奇有些好奇,太子殿下为何改变了心意,露出探究的眼神。 朱高炽回答了杨士奇,让宦官递给了杨士奇一本奏疏。 上奏疏的人是谢贵。 杨士奇想了很久,才有了些许的印象,好几年前,在京城见过此人。 奏疏里的意思很明确,高丽有矿,高丽的商人们希望运输煤矿到国内,国内不缺煤,可是呢又缺煤,谢贵认为对大明有帮助。 杨士奇敏锐的发现了不对。 高丽的情况他并不是一无所知,大明商人们在高丽如果开矿,以当地的人力成本,加上他们带去的技术,恐怕价格上,国内的煤商竞争不过。 这对国家是不利的。 杨士奇并没有出言反对,他相信以太子殿下的英明,肯定有他的想法。 与有些人的担忧不一样,朱高炽并不担心高丽的局势。 相反,他还在观察高丽的变化。 近代科技大爆炸。 西方走出了很多的道路,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新的事物,在朱高炽这里并不是新奇的,并且许多的选择应对。 任何事物有两面性,朱高炽看到了新的机会。 为什么海外的商人们,对于煤矿有了诉求? 煤矿作为低价的大宗商品,属于早期海贸不被欢迎的商品,没有商人会把煤炭当做海上贸易的物资。 英国的船只业与生产力大突破。 瓦特蒸汽机的成熟和普及,虽然英国极力的守住技术,可还是被很多国家学了去,就像鸟铳这样的武器,部落仿造不出来,但是倭国和高丽却没有大的问题。 各国进入了工业社会,随着需求和运力的变化,英国的船只,开始往外供应煤矿。 例如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国国内的三万三千艘船只,在这一年,往欧洲各国出口,通过海运运出了三百数十万吨煤。 英国通过能源的出口,获得了长足的经济发展,而英国大量廉价煤的供应,又满足了各国发展,所需要的能源满足。 技术上,目前的大明,许多方面没有达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英国水平,可是大明的体量大,造船业更大,如今大明有三个主要的造船产业基地,每年上万艘船只下水。 朱高炽看到了其中的意义。 传统以奢侈商品为全部的海贸方式,发展向大宗民生物资转型的海运能力,并且已经有了利润,否则高丽的商人们,不会如此迫切。 那么结合《破圈之道》,朱高炽已经发现了大明的机会。 多年来一直等待的需求,终于浮现了出来。 所以有了今年的海外推动计划。 朱高炽需要一个懂得工业之道,并且能适应复杂局势,懂得进退的官员,眼前这位很早就主动前往北平学习,在朝廷内阁做事多年,又在老挝呆过数年的杨士奇,还有谁比他更合适呢。 毕竟在海外。 朝廷无法直接管理的土地上,需要能自己判断的引导者。 凌晨继续加更一章,明天恢复下午六点的稳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