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在线阅读 - 第六百八十九章 五地大都督

第六百八十九章 五地大都督

    “大绅,听说你为了修自己的家谱,专门去研究了氏族之学。”

    杨士奇好奇的问道。

    大绅是解缙的字,解缙怔了怔,随后点了点,“洪武八年诞生的想法,的确在这方面用心了几年。”

    杨士奇算了算,那时候的解缙才六岁。

    六岁的解缙,已经有了修家谱的念头,杨士奇脸色露出感叹。

    “世人都说大绅幼时起就有过目不忘,应口成诵的本领,四岁开口成诗,九岁日记万言,乡大夫皆称神童,乃至十岁已能贯穿四书五经传注义理。”

    听到杨士奇的夸赞,解缙不为所动。

    大明最不缺神童。

    眼前的杨士奇襁褓之中丧父,其母改嫁,结果养父因得罪权贵戍边陕西去世,杨士奇与母亲回到德安,从小一边自学一边奉养母亲。

    能有这份坚持,乃至今日的成就,解缙可不认为杨士奇能有这番的感慨,必有目的。

    聪明人不需要多言。

    杨士奇与解缙安静了下来,互相揣摩对方的心意。

    大明的官吏数量这些年增长的很快,人多了想法也就多了,朝廷上的声音很多,而解缙与杨士奇有个共同点,属于南下派。

    南洋大铁路工程计划一直是解缙坚持的,而杨士奇更早就在老挝宣慰司呆过许多年。

    随着西部七省的稳定,大明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南洋,对于西部的要求不过是保持稳定,已经成为当下朝廷主要的思路。

    “南洋的地理环境同样恶劣,人口复杂,不比西部七省更有优势,但是南洋的条件,回报率远超过西部七省,太子殿下曾经说过一句话,发展是硬道理。”

    杨士奇缓缓的开口。

    解缙不等杨士奇说完,接着说道:“所以南洋大铁路工程至关重要,不光拉动经济,为促进南洋的稳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杨士奇听完后,笑了起来。

    “可惜啊,终归是不少的麻烦。”

    “那就扫平他们。”

    解缙不在意的说道。

    一个幼年时期就能想到修家谱的性子,如此集体荣誉感爆棚的天才,解缙的回答,非常让杨士奇满意,他已经预料到解缙的回答。

    解缙也猜到了杨士奇的目的。

    杨士奇比自己大三岁,两人的资历和威望不分伯仲,杨士奇不会愿意把内阁让出来,解缙也不愿意让人,可杨士奇如果能支持自己的政治思路,那么解缙愿意等一等。

    大明现在许多的事情凑在了一起,太子殿下的想法解缙猜到了,他相信杨士奇也是如此,多方面的原因,解缙选择了退一步。

    政治本就是互相妥协的产物。

    谁进一步,谁让一步,利益的往来。

    内阁两位权利最大的阁老谈妥了,那么内阁就有了方向。

    权利的大小没有规定,而权利大小却是现实存在的,同样是内阁大臣,杨士奇与解缙说的话,比其余的内阁大臣管用。

    这是两人多年来做事,身边聚拢的官员们起到的威力。

    政通人和。

    诸事很快梳理了出来。

    “西部七省方面,提拔蒋贵、任礼等中青代的名将稳住局势,从高丽调离赵安到筑紫都司,全权负责倭国与狗奴国的事情,至少三年内不能发生大的战争。”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思想,现阶段不予大力推导,而且还要加深皇室的威严。”

    “联络南洋各宣慰使宣抚使共同出兵缅甸宣慰司,惩戒缅甸宣慰司内部几个闹事的部落,维护南洋的总体和平。”

    “继续支持云南贵州等地的改土归流,加强朵甘都司、乌斯藏都司的治理。”

    “奴儿干铁道的修建加大力度,在东北地区禁止使用阉工的监督力度暂缓。”

    “李暹为特使联络各宣慰使和宣抚使。”

    “平安负责平叛之事。”

    文华殿。

    大朝。

    文武百官皆在。

    “太子殿下,兵部接到湄丰讼宣抚使拉贾的求援消息,经过多番调查,情况属实,缅甸宣慰司以苏斯曼、苏大塔、沙溜等人为首的侵略行为,不仅威胁到大明的利益,也给暹罗藩属国带来了极大的不安。”

    “朝廷多番训戒,可几人皆无悔过之心,实属无礼之举,为了维护大明和藩属国的稳定,兵部认为必须采取行动。”

    兵部官员义正言辞的说道。

    朱高炽深思片刻,其实昨日内阁就已经来寻求过自己的意见,朱高炽也同意了内阁的决定。

    多年来大明的国事多是自己布局,如今要看看大明朝廷的能力,所以朱高炽并没有过多的插手,而且内阁的考虑的很全面,包括在皇权之事上,令朱高炽非常的满意。

    如果杨士奇他们现在就敢打压皇权,朱高炽反而不敢信任他们。

    毕竟时代的局限性如此,大明目前不可能不存在皇帝,只有野心的人才会提出这样的试探,看来杨士奇和解缙懂得这些道理。

    政通人和,万事顺利。

    朝廷决意出兵,调集精锐之师,计划与各宣慰司联合,组成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誓要惩戒缅甸宣慰司,捍卫边疆的和平。

    至于苏斯曼、苏大塔、沙溜等人上奏的奏疏没有人提。

    他们的意见并不重要。

    京营抽调两万兵,地方军队抽调一万军,边疆抽调两万军,大明的正规兵合计五万,平安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壮汉,摸着发白的胡须,志得意满的离开京城。

    五万大军的军饷和物资,甚至没有让朝廷费什么力气。

    多年来培育出来的军事体系和严苛的制度,已经有了高效率的运转,通过大明各地的铁道,四通八达的运输到目的地。

    年轻的士兵们扛着自己的自生火铳与刺刀,带上应急干粮和火药铅弹等随身物资,接到了军令后,才半日就抵达了火车站。

    火车站的列车已经准备好,各项章程对接顺利。

    大明军队抵达老挝宣慰司的时候,各部接到命令的土官们竟然还没有集结完毕,不是他们推诿,实在是效率跟不上大明的要求。

    乱哄哄的土兵在他们首领的带领下,终于按照大明朝廷的要求完成了汇合,人数破天荒的突破了五万。

    大明的影响力与二十年前早就不可同日而语。

    大明一声令下,各部皆不敢违背,恭敬的领取大明的旨意,带领自家的青壮出征,因为是大明帮助南洋保持稳定,所以各部的军备和物资都需要自带。

    土兵们没有大明士兵们的完善后勤补给,仍然是传统的一套,这样的土兵进入了缅甸宣慰司,对于缅甸宣慰司地方上会带来巨大的破坏。

    平安没有指望五万土兵能成什么大事。

    但是缅甸宣慰司的地理环境恶劣,条件复杂,多山多林,打败作乱的部落容易,彻底清除那些残余的势力才是最难的。

    五万南洋土兵的作用主要是协助大明军队的战斗,尽量不漏过对方的溃兵,并且保持在大明军队的外围,让士兵们得到更好的休整,还有保护大明军队的补给线。

    十余万人涌入了老挝宣慰司的都城,刀揽那和自己手下的人努力约束其余各部的土兵,不允许他们侵害当地的市民。

    平安也召集了各土官,指派了各部的任务。

    不久后,联军离开了老挝宣慰司进入清莱宣抚司,经过清迈宣抚司,由湄丰讼宣抚司进入八百大缅宣慰司,八百大缅宣慰司各部土官早已等待多时,双方的汇合,让士气达到了巅峰。

    联军的最终人数达到了二十万。

    二十万的士兵从八百大缅进入缅甸宣慰司,不光如此,缅甸东北部的木邦宣慰司、丽川平缅宣慰司、孟养宣慰司等方向,都有得知消息的部落趁火打劫侵犯缅甸宣慰司。

    缅甸宣慰司并不是统一的政权,这片地区充满了混乱的部落,互相敌视的很多,乃至后世缅甸国内的部落势力仍然大而杂。

    但是在这一天,只是因为大明的旨意而已,竟然成为了南洋的公敌。

    无论他们抱着什么样的心思,劫掠也好,趁火打劫也好,扩充地盘也好,都让人们更加清楚的看到了大明影响力与号召力。

    各部的入侵,让缅甸宣慰司的各部奋起抵抗。

    他们不得不抵抗,如果失败了下场会很惨,因为换成是他们也会如此。

    炎热的午后,阳光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味。

    一支数百人的青壮,他们身着粗布衣裳,手持简陋的武器,脸上充满了紧张。

    突然,一阵急促的号角声打破了宁静,紧接着是密集的脚步声和马蹄声。

    南洋土兵们冲了出来,与对方相反,他们士气如虹,夸张的发出怪叫的声音,土官举着狼牙棒,露出兴奋的笑容,以前是他们被这里的人欺负,没想到大明为他们做主了。

    以前吃的苦,今日要十倍的还回来。

    土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山寨部落,他们手中的武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自制的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敌军阵营,伴随着阵阵惨叫声。

    对面的青壮们早就没有多少的物资,但是深知战败的下场,面对孟养那边的土兵,他们选择顽强抵抗,可也显得力不从心。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展开了近身rou搏。

    攻击一方的士兵们数倍于守方,加上他们士气高涨,守方开始出现混乱。

    关键时刻,一名首领高举武器,大声的呼喊:“绝对不能输。”

    有些人誓死不退,但许多的部落底层却没有顽抗之心,选择逃跑的人也不少。

    下午的时候,此地燃起了熊熊大火。

    当平安进入缅甸宣慰司的时候,战火早已开始燃烧,让明军更加的顺利,而群龙无首的土司们,有些人第一时间投靠了明军,有些人选择退入深山老林。

    至于那些被点名的部落,成为了明军主要攻打的方向。

    战事的顺利让所有人意外。

    数万明军的任务从进攻变成了维持秩序,更多的土兵们散开了,许多部队放弃了自己的任务,开始争夺战利品,甚至发生了交战。

    当年被朱元璋亲封的缅甸宣慰使早就死了,被他的手下杀死,其余任命的土官,虽然仍然保持大明的旗帜,其实并没有听从大明的管理。

    总之,缅甸群龙无首。

    犹如堆积在沙滩上的城堡,当面对各方一起围攻的局势时,完全无法抵抗。

    大明并不想要彻底失去秩序的缅甸宣慰司,毕竟这么宽广的面积,加上独特的地理环境,彻底失去秩序的话,会导致大明的南洋大铁道工程计划遇到困难。

    于是平安召集了各个土司,传达他的军令。

    但想要把为了争夺战利品,互相杀的眼红的土官们约束起来,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许多的土官明面上答应朝廷官员的要求,回头私下仍然在烧杀屠戮。

    平安用了整整半年的时间才稳定了局势。

    唯独八百大缅宣慰司的几位土司,他们靠着地利的优势,获得了最大的战利品,不光获得了人口,还想要侵占地盘,这就令平安很难接受。

    苏斯曼和苏大塔死了,沙溜不知所踪。

    这几个部落已经消失。

    剩余的土官们唯唯诺诺的来到大明军队的驻区。

    历史上永乐四年五月,给事中周让等使小古剌等处还赐钞文绮袭衣。六月壬午,大古喇、底马撒二处选择内附大明,于是明成祖复遣周让出使,因底马撒地广,故置宣慰司,以腊罔帕为宣慰使。

    如今因为大明的精力主要在南洋东部地区,所以虽然也封了这些地方,但是并没有加强管理。

    缅甸宣慰司的局势,让所有人看清楚了大明的号召力与实力,没有人再敢心怀鬼胎,所以底马撒宣慰司,底兀刺宣慰司等,在平安的要求下主动提出了内附。

    平安满意的放过了众人。

    不久后,各司主动内附的请求抵达了朝廷,朝廷经过商议后,同意了各土司们的诉求,改各宣慰司为都司,施行卫所制度。

    平安因为战功升任五都司大都督,总览地区全责。

    这是个临时的任命。

    权利和地盘太大了,而地方上形势负责,需要一位具备权利的将军,为了制衡平安,卫所仍然有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管理,属于过渡阶段。

    等各方面理顺后,南洋铁道工程部正式扩建。

    平安的职责就是为铁道的修建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