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扩军十万
“组建梼杌大军与白虎大军,由王敦任梼杌将军,钱凤做参谋长,邓岳、王廙、陈大成、胡守仁、沈充为梼杌五军军将; 戚继光任白虎将军,郭默、苏峻、孙策、吴惟忠、王如龙为白虎五军军将。” 张硕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军队命名上,他没啥好的想法,直接用四凶四灵兽的名字做封号。 在王敦统领的梼杌大军方面,张硕仅抽调了戚家军中做事比较沉稳的陈大成与胡守仁两个,空降过去做军将,在确保给予王敦主权的同时,起到一个监视的作用,将来或许还能成为拔掉王敦的一柄利刃。 而白虎军这边兵马构成,则是郭默、苏峻两人的两万余私兵,以及王敦组建大军之后,剩下的近三万部众,张硕此举不仅给予了王敦待遇,还名正言顺的削掉了对方三分之一的兵马。 孙策是原东吴的储君,归附乾国时还有一众文武大臣追随,东吴诸将皆善水战,留在北府军是最好的选择,为避免孙策与这些家伙待在一起,生出什么心思,将其调离是必须的。 “戚继光新降,就担任封号将军,恐会引起军中诸将的不满,还请国君三思。” 谢安听完张硕的说词后,当即对戚继光的任命给予了质疑,至于王敦那里,他倒是没有带上,不是因为王敦是琅琊王氏的掌舵人之一,而是王敦现在麾下就有8万多的人马追随,委以重任安抚对方,是稀疏寻常的事情,也是目前最好的处理方式之一。 谢安的话得到了大部分乾国诸臣的赞同,纷纷出言让张硕另择人选。 “国君,北府军军将谢玄出身天亘谢氏家族,自入仕以来多有战功,更曾领军救主,根正苗红,可为大军之将!” 营造司司长陈文直接进行了推荐,他的建议得到了宗正司司长吴麟、武库司司长李飞为首的乾国旧臣的支持。 这些初始国家的朝廷官员,虽然年老力弱,但资历却是最深的。 陈郡谢氏在东海郡立足多年,在郡内拥有着很高的声望和地位,尤其是主支所在的天亘县,昔日谢安入仕,乾国太宰就主动退位让贤,从中可见一斑。 随着乾国的强大,张硕招贤纳士,不仅没有从谢、萧两大顶级家族中抽调人才,反而重用平民,提拔基层兵卒,张硕对世家的忌惮和排斥可见一斑,这也是为啥朝堂上那些历史名臣质疑戚继光,却没有进行举荐的原因所在。 而原本的这些老臣,根本看不出这些深层次的东西,出于讨好或其他原因,跳出来做出头鸟。 相较于打压以谢氏为首的世家大族,张硕更想要将这些没用的老臣子们踢出朝堂,因为他们的能力太弱了,不仅不能为张硕分忧,可能还会增加朝廷的运行负担。 看着一众等待自己接话的臣子们,张硕略做斟酌后,笑呵呵的说道: “白虎大军皆由东晋降卒构成,幼度能力毋庸置疑,但毕竟年幼,恐不能服众,姜齐来势汹汹,没有多少磨合的时间。 戚继光本是原邹平王王薄麾下第一大将,曾领兵五百悍然进攻周访本部,致使周访军回援,使子龙脱离险境。 后跟随子龙与东晋大将周访、郗鉴作战,战功卓着,深得子龙的赏识与称赞。我乾国唯才是举,用他为将,替孤统领东晋降卒,有何不可? 幼度是谁?他不仅仅是我乾国水军的统帅,更是孤的内弟,自家人还怕没有机会么?” 东晋降卒不是由乾国府兵构成,空降其中为将,自是凶险万分,张硕这么一说,群臣都接受了大半,其中最高兴莫过于天亘令谢亦了。 他是谢道韫与谢玄的父亲,张硕的老丈人,如今听张硕当群臣的面说谢玄是自己的内弟,是自己人,如何不让他开心。 至于张硕所言的可信度有多少,谢亦没有质疑,毕竟天亘令可是治理国都的官员,张硕把这个职位交给他,那肯定是出于对他的信任!
“国君所言极是,幼度终究年轻了一些,应该多在基层历练历练,身居军将之职,已是国君皇恩浩荡,这封号将军当由戚将军来做。” 谢亦出列,主动替谢玄推辞了封号将军的位置,而后谢安也出列支持了谢亦的意思,当然,他是以乾国太宰的身份,而非谢家家主。 作为顶级世家的家主,谢安很多想法自然会以自己家族的利益为重,但明面上自己在什么位置,应该怎么做,他还是很清楚的。 就比如王导,虽然他已经决定让琅琊王氏归附乾国,但明面上他还在协助司马绍,且从始至终没有劝说司马家投降。 有谢亦与谢安两人带头支持,那些原本有意见的臣子们也不再多言,事情按张硕的安排执行了下去。 传令兵一路快马加鞭,两匹战马轮换骑乘,仅用15个时辰便赶到了琅琊城下,将张硕的圣旨送给了赵云与王敦两军。 接到张硕的圣旨,王敦这边的众将都有些惶恐不安,他们是怕将自己的队伍划出梼杌大军,虽然圣旨注明根据他们的统兵数给予对应的军职,到到陌生的环境中,总没继续追随老主公来的好。 而王敦则也有自己的顾虑,他作为降臣。一步登天,成为了乾国目前最高军职的封号将军,可谓是皇恩浩荡。 然而被削了三万兵马确是实打实的,而且以乾国目前的情况,以及自己当初对东晋的态度来看,自己以后在军中恐怕是再难升迁了。 不过这在他选择投降乾国的时候,结果就已经注定,在钱凤与沈充这两位昔日谋主的宽慰下,他很快接受了这个现实。 因为张硕允许他自由选兵组建梼杌大军,所以王敦将心腹部下与亲近兵马都留了下来,如此一来,即可确保他在梼杌大军中绝对的地位,如果以后张硕要找他麻烦,他还有一些反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