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域 (下卷 实践篇)十、给自己理由
十、给自己理由 ——无论我们的近期目标和远大理想是什么,但在付诸实践之前,必须给自己足以信服的理由。 1、没有理由的理由 我们无论想做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都能给自己找到无数个充足的理由。理由是什么?是道理、原由、依据。 曾经一个朋友和我谈起生活的索然无味,似乎都觉得人生没有幸福可言,生命也是毫无意义的。我问他,既然你如此悲催、痛苦又觉得生命毫无意义,为什么每天还去拼争?他说:我总不能自杀吧?我说:对,这就是你活着的最基础理由。说穿了,活着就是我们的第一理由,在这里基础上才能去思考如何生活,如何努力,如何追求。通过种种方法改善现状,让未来越来越美好。 人在无奈的时候,本能是最好的理由。从本质上说,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理由,而是悲观和怯懦及贪婪蒙蔽了我们双眼,让我们看不到道理及依据。 当然有些人的目标实现没有理由,就是觉得有一种力量吸引着自己持之以恒地排除万难的向着目标进发,冒着巨大的风险,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实现了别人看起来是不可能达到的目标。 有一个红色企业家成功之后说个这样一段话:一个人持续做一件事情并不容易。因为在奔向成功的路上,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到成百上千个放弃的理由。因此,成功的关键不在于聪明,甚至也不在于智慧,而是信念和坚持。 可以肯定的说,他没有说谎,讲的是自己发自肺腑深深的领悟。但也应该是一个特例,因为有更多的无数的和他一样拥有自己信念和坚持的人输得一败涂地,只不过这些人已经没有发表感言的资格了。 这位大企业家几十年后跌落神坛,没发现他发出任何声音和感悟。的确有超能力和极好运气的人可以不走寻常路,可以没有原由的追求异想天开的东西。但是,特例不能成为寻常人效仿追随的理由。 天才和超人不需要我们能理解的理由,但寻常人呢有些人没有理由就是理由,我们是不是也可以? 2、相信的理由 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无数信念。很多人相信星座、看相、算命、爱情、达尔文、主义、科学等等,虽然不同人头脑中的信念千差万别,但还是有不少信念是类似的。比如,都相信不吃东西就会饿死;子弹可以把人打死;高空坠落会摔死。我们要关注的,并不是这些信念的真伪,而是要探究我们为什么会相信自己相信的东西?为什么我们会不相信那些我们不相信的东西? 人真的会死吗?唐僧为什么长生不老?一方面看我们对死亡的理解,灵魂的存在方式的认识;另一方面还有看我们读神话故事的目的,甚少我们选择相信了神话故事中的哲理以及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我们通常认为相信的是正确的、是真理,实际上我们的相信只是一种选择。这种选择两种人最快,一是极少数的深度思考者,因为他们早已经形成了自己成熟的认识;二是绝大多数盲从者,他们会推崇主流价值观。余下的那些优柔寡断的人,他们有的还在进行比较全面的思考,找不到足以相信的理由;有的则是辨识能力极差,但又不肯轻易盲从。 这便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必须相互尊重的认知,即自由选择。只要一个人的相信选择不危害社会,不妨碍他人,我们都应该尊重。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道理和依据,坚信只有自己是唯一正确的人应该就是浅思维或愚昧的人。每个人的一生之中都选择相信过很多荒谬的东西,当我们强迫别人相信我们的选择是无比正确的时候,便出现了又一次新的荒谬。 人的一生都生活在不断的选择之中,不要说信仰、事业、家庭、爱情等方面需要选择,连今天吃什么,做什么,几点睡觉都要选择;甚至体育运动的队员之间的配合选择,玩麻将该打那一张牌,玩象棋应该跳马还是出车。
我们可以选择相信,也可以选择坚信,但要给自己充足的理由,同时还要认识到,选择只是选择,与正确无关。更应该清楚真理是行走的,是变化发展的。 3、行动的理由 施瓦茨在《选择的悖论》一书中提出这样的观点:幸福意味着拥有自由和选择,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并不能带来更大的幸福,相反,选择越多,幸福越少!究其原因,施瓦茨认为,首先,当人们面对更多的选择时,反而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因为我们的选择总是受到锚定效应、框架效应、可获得性启发式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其次,即使人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也不一定会感到满足,因为适应效应、比较、机会成本等因素会降低我们的主观感受。 人的一生都在受到自己情绪的影响,而利益对情绪的控制作用更强。当一个人面对巨大利益的时候,很难保持真正的理性。 行动的方向是一种重要的选择,而支持我们最终做出选择的往往是利益,很多时候与正义和正确无关。很多人明明选择了利益偏偏有用公平、正义、真理等东西来掩盖自己的目的,尽管大家不信,自己也不信,但还是这么说,因为早已经习惯了。 正是由于这种潜在的习惯,我们每个人都容易自欺,认为自己选择了利益方向就会获得利益回报。但很多时候结果与愿望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当我们做出选择之后一定要学会理性评估。比如,有的人相信自己一定会出人头地。有这种自信是好事,也可以选择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一定要给自己能够出人头地的理由。比如天赋、运气、社会关系、贵人相助、出身等等,如果这些条件一样都不具备,就需要重新思考了。 无论我们的近期目标和远大理想是什么,但在付诸实践之前,必须给自己足以信服的理由。否则就是自己为自己制造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