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王至河内
第254章王至河内 白起的奏报仅用两日即送达咸阳。 杨瑞和拿着白起的奏报快步进入秦王宫,他单膝下跪,道:“启奏王!武安君有书来!” “哦?”秦王稷正在批阅奏书,他放下手中的笔,急道:“快拿来!” “唯!” 秦王稷在打开白起的奏书时,手都在颤抖,他不知道这究竟是捷报还是败报。武安君自从征战以来,还未尝一败,这也是秦王坚持要让白起去指挥长平之战的主要原因。秦王稷坚信武安君一定能带领大秦获得胜利,但是他又真的很怕,武安君的一世英名会在长平之战毁于一旦。 八十万对六十万!秦王想起这个可怕的兵力对比,心里就越发慌乱,手也抖的更加厉害。 快速看完了白起的奏报,秦王稷深吸了一口气,像只被抽干了空气似的皮球瘫坐在王座上。 杨瑞和不知战报中的内容,急忙问道:“大王!莫非前线战事不顺?” 秦王稷看了杨瑞和一眼,声音都有些颤抖:“武安君来报,他已经彻底截断联军的退路,80万联军已被武安君分割包围!” 闻听这个消息,杨瑞和不由身躯一震!60万人包围80万!这是难以想象的,纵观古今历史,还从未有人能做到这样的事情! “武安君果然神勇无敌!”杨瑞和这句话脱口而出。 秦王稷正在兴头上也没多想,附和的点零头:“的对!武安君神勇无敌!” “快!派人把应侯给寡人叫来!” 须臾,范睢来,礼毕。 范睢道:“大王,您召臣来,可是长平前线有了消息?” 秦王稷按耐住激动的心,把手中的奏报交给了范睢,“应侯,武安君来报,他在白起已将80万联军分割包围,联军覆灭,指日可待!” 范睢看完白起的奏报,心中先是一喜,联军已被秦军包围,这证明秦国已经取得巨大优势,不出意外,联军的覆灭将成定局。 但马上范睢心中又开始担忧。白起一直不服范睢,两人之间颇多龃龉,假如让白起打赢了这一仗,他在秦王心中的地位将彻底压过自己。 而且白起一直主张要进攻邯郸,要是他成事攻下邯郸灭亡赵国,有了灭国大功后,自己更加不是他的对手! 范睢确实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但他很自私,他不会允许任何人对他的相位产生威胁,白起也不校 “大王!”范睢拱起手道:“武安君能包围80万联军,此乃大王用人有方,睢拜贺大王!” 秦王稷摆了摆手:“这场仗,应侯也有功劳,若不是应侯,武安君怎能轻易夺取故关?” 范睢话音陡然一转,道:“大王!不出意外,联军的覆灭将成定局,然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秦王摆手道:“应侯但无妨!” 范睢微微弯腰,朗声道:“武安君在我秦国素有威望,无论是百姓还是军队,都对武安君非常信服,别的不,就光这王宫里,就有不少武安君的旧部!” 秦王听的眉头一皱,脸也一下冷了起来:“应侯,你这么是什么意思?” 范睢不动声色的拱起手道:“武安君在我秦国的地位几乎已是一人之下,荣华富贵更是无人可及,如今武安君无论是地位还是富贵都已是我大秦之冠!臣敢问大王,若是武安君打赢了长平之战,甚至灭亡赵国,大王还能赏赐武安君什么?” 秦之法有功必赏,臣子不能拒绝君王赏赐。白起打赢了长平之战,秦王肯定得封赏他,问题是现在白起已经是赏无可赏加无可加,60万人歼灭80万人,光是这个功劳就堪比灭国大功,秦王又能拿什么来奖赏白起?难不成给他封王? 秦王又联想到武安君在秦国的威望,特别是杨瑞和刚才那一句武安君神勇无敌,更让他感到危险。 白起这么得人心,就连杨瑞和都那么崇拜他,万一打完这一仗,自己无法给他满意的赏赐,白起起了异心,普之下谁能制衡他呢? 秦王把手负在身后,在房间中来回踱了几步,道:“应侯,你以为寡人该如何封赏武安君?” 封赏臣子本来就是君王的责任,秦王根本没必要和范睢商量这种事,秦王有意要封赏白起。言外之意就是要范睢想办法为他去除白起这个威胁。 范睢会意的拱手道:“大王可以在战后封武安君为武安侯,给他加封食邑,再封赏他的儿子白仲,最后让武安君告老回乡安养年!” 秦王稷有些不满的道:“这封赏有些薄吧!” 范睢笑道:“武安君的儿子马上就是您的女婿了。武安君的富贵也已无人能及,除了这些,您就只能分封武安君为王,可是大王也只是王,并非子,若是您分封白起为王,他日武安君有了异心,大王岂非自取祸乱?” 秦王搓了搓手,忐忑不安的在房间中来回走动。 “应侯!你可有办法帮寡人解忧?” 范睢知道秦王稷已对白起生疑,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加深秦王对白起的忌惮: “大王!武安君打完长平之战,必功盖下,就连昔日的商君也比拟不上,句不好听的,大王就算把昔日孝公给商君的赏赐重新复刻给武安君,也无法……” “够了!”秦王愤怒的打断范睢,道:“应侯只告诉寡人该如何应对就可以了,其余的寡人不想听!” “是!”范睢低下头,一条计策涌上心头:“大王!只要您能让武安君犯些错误,那么他就算打赢了长平之战,也只是将功补过,如此功过相抵,大王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秦王皱了皱眉头,道:“武安君打完长平之战已经功垂古今,他要犯什么错误才能功过相抵?” “很简单!”范睢来到秦王身侧,沉声道:“杀俘!” 自古以来杀俘不降,即便是秦国,也严禁杀害俘虏,秦之法严禁杀俘冒功。然而秦国在作战时,将士为了多获取首级,大都会将敌军全部斩首,并不会去俘虏他们。 俘虏敌军之后需要消耗自身粮食不,还无法获得首级。秦之法以斩首论军功,俘敌不算军功。因此秦军在战争中很少俘获战俘。 按照秦之法,杀俘是大罪。关东六国也从来没有屠杀俘虏的例子,如果有人开了这个先河,必为下所不容。 秦王一下想到了其中的关节,犹豫的道:“联军有80万俘虏,难不成全杀了?” 范睢语气冰冷,毫无感情的道:“大王!我国没有那么多粮食嘛!这三年的鏖战,早已把大秦掏空了,我们养不起那么多俘虏!不过您的也有道理,80万人全杀了,确实不好,这样容易引起关东六国对我们的震愤!不如这样,只把赵国的降卒杀掉,其他国家的士卒就放走。这样一来可以削弱赵国的实力,二来可以震慑关东六国,三来还可以交好其他国家,四来我们也不必再为那么多俘虏发愁,五来也可以替大王解决武安君这个麻烦!” 秦王其实已经很赞同范睢的话,但他还是犹豫的道:“我们一次性把赵国的俘虏都杀光,下人会不会咒骂寡人是个暴君?” 范睢不以为意道:“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他们就算咒骂您,又能将您如何?” “而且!大王,您可以授意让武安君去做这件事,这样事后,您可以把过错推武安君头上。等武安君被下口诛笔伐时,您在出面保下他,这样您既不用背负恶名,又能让武安君对您心怀感激,岂不美哉?” 秦王点点头:“应侯,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罢!” “唯!” “等等!”秦王又嘱咐道:“应侯你只是在诏书里我们没有那么多粮食,养那么多俘虏就行了,别的一个字也不要讲!” 秦王用的招数跟后世的日子很像,日子的蝗每次发动战争,当手下问他要不要开战时,蝗就会用一种隐晦的手段向属下表明意思。 比如日子要偷袭鹰酱时,陆军大臣去问蝗,是否同意开战。蝗只了一句四海之内皆兄弟,奈何风雨乱人间。 这句话是当初明治蝗在日俄战争时所的话。蝗出这句话后,首相会意的明白蝗这是同意发动战争。
然而在战后鹰酱想要借此找蝗算账,蝗无辜的表示他并没有下达任何攻击的命令。鹰酱去查了查蝗在战争中的发言记录,每一次关键战争,他都没有过直接同意,而是通过上面那种手段隐晦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最后蝗无罪释放,他手下的大臣替他背下了黑锅。 秦王用的手段和日子的蝗类似,都是给臣下下一道模糊的旨意,让大臣自己揣测,如果干得好了那就是秦王指挥有方,臣子只是体会圣意。干的不好就是臣子私下做主,和秦王无关。 原历史上的白起杀俘,很有可能也是得到了秦王的指示,只是秦王用了这种隐晦的手段,最后让白起背下了黑锅。 “应侯!”秦王拉起范睢的手,道:“武安君在奏报上,想让寡人征发河内的援军帮助他们加固包围圈,堵塞联军的退路,您怎么看?” 范睢想了想,道:“此事有必要!武安君毕竟人少,用60万人去包围80万人是很吃力的!征发河内的援兵很有必要!” 秦王点头道:“寡人欲亲往河内征发壮丁前往长平,武安君以为如何?” 范睢摇头道:“大王不可!河内本属于魏国,归附我秦国不足20年,如今我大秦主力又都在长平,您贸然前往河内,太过危险不可呀!” 秦王是一个胆大的人,他决定的事不会被轻易改变。 “应侯不必了!寡人决心以下!长平之战事关秦国之国运,寡人必须亲自前往河内,如此既能鼓舞士气,又可以震慑韩魏,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范睢苦劝道:“大王不可!您孤身去河内,太危险!” 秦王稷冷声道:“哪来的危险?寡人秘密前往河内,不会有人知道!难不成六国之中还有人能未卜先知?而且,寡人也不信六国那群鼠辈敢对寡人不测!” 范睢还想劝,秦王打断了他,道:“明寡人就星夜前往河内,寡人走后,朝政就交给您和太子处理,请您辅佐好太子!” 第二日,秦王稷身着一身戎装,站在一架戎车上,他的周围只有太子和范睢以及几名宫人侍候。 秦王稷对太子柱嘱咐道:“太子,寡人去河内的消息,必须严格保密!你切记不能对任何人泄露寡饶行踪!” “儿臣遵旨!” 秦王稷又道:“寡人走后,咸阳就交给你和丞相了,如果遇到事情,你要多听丞相的话,不可擅自主张!” “遵命!” 秦王此行只带了500名王宫护卫,由杨瑞和护送。范睢对秦王的安全有些担忧,道:“大王!河内靠近魏国,臣恳求您到安邑即可,万万不可贸然深入以防不测!” “无妨!”秦王稷穿着戎装,整个人都感觉年轻不少,他声的告诉范睢:“寡人准备往野王去,那里靠近前线,也能快速征召丁壮,况且有杨瑞和在,不会有意外!” 范睢劝道:“大王!野王太靠近魏国了!不可啊!” 秦王执拗的道:“魏王不过是一个鼠辈!魏国除了信陵君,没有什么人是豪杰,寡裙想看看魏王有没有胆量敢对寡人下手?” 范睢自知无法动秦王,只得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秦王带着随行的护卫出发了,范睢和太子柱告别后,也往自己的府邸返回。 马车上,范睢肚子上的伤口又开始发作,他捂紧伤口,痛得满头大汗。 范睢身侧一名陪同的门客声道:“应侯,要不要帮你叫太医?” “不必!”范睢面色苍白的嘱咐道:“让灰鼠盯紧魏王,我还是担心大王去河内会遇到危险!” “是!” 秦王亲至河内,是史书记载,并非作者意yin。原历史上长平之战时,为了断绝赵军的援军,在赵括被分割包围之后,秦王亲自到河内征发15岁以上的丁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