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打坪
书迷正在阅读:玄幻:我,反派宗主打压气运之子、我在B站修真、今天也在努力假扮人类、三国之无敌太守、我的小诗歌、模拟诸天:从模拟武道之祖开始、海贼:我来这里只为三件事!、穿越后:系统不让我摆烂、我在后室开模拟器、从死囚到帝王
话说,起陆村未来的“首富”朱友,自从有了陶土以后,踌躇满志,立志干一番不下于“晚辈”的事业,马不停蹄,雷厉风行的去筹备陶器作坊,第一步就是建一个陶器窑,建窑就要砖,红砖或者青砖,总之不能是土砖,虽然现在他就住在土砖屋里,土砖建的东西,承受能力可想而知,火烤就会倒,水侵就会塌。要说,制红砖也很容易,朱诚这个小孩子刚来到这里,就“很容易”的搞出了耐火砖,红砖,但世间就怕这个“很容易”,朱诚算是从小耳濡目染,有过实cao经验,所以再次上手,就轻轻松松,朱友所处的地方,方圆十里,尽是土屋,茅草屋,很少有砖房,从小到大,也没见到谁制造过红砖,没见识过,脑海里没这个概念,就不会烧红砖,也找不到人教。经验的积累,知识的传承,说起来容易,其实很不容易,现实比小说更离奇,就拿种菜来说,朱诚亲身经历过的,农民,印象中应该是种菜能手,但是偏偏,城郭和集市附近的半农人和菜贩子,他们的种菜技术才是最厉害的,养鱼亦是,城乡结合部附近的鱼贩子,往往比乡村的养鱼人更在行,产量惊人,似乎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拨弄。所以,才会出现朱诚遇见的怪事,一个城里人来农村指责农民的种菜技术,这也不行,那也有问题,很怪诞。甚至在有些地方,农民空置大片土地,不会种菜,竟然去城里买菜吃。有些地方有些人,要么都很会种菜,要么,几乎都不会种菜,咄咄怪事。 起陆村及周边,大概就属于都不会烧红砖的例子,以后可能会变成,都会烧红砖,也有可能。 这就苦了朱友,在了解到一些烧红砖的经验后,自己烧红砖好像走不通了,时间太长,没有个三五个月搞不定,烧红砖,先要有个砖窑,然后才可以在里面烧,这就是蛋生鸡,鸡生蛋的问题,要是有砖窑,那还要为红砖烦恼,早就一窑两用,当作陶器窑了。 都已经十月了,快要下雪了,如果不早点搞好陶器窑,今年算是啥事都别干了,啥钱都别赚了,在明朝,天气对生产活动的影响远甚于后世,后世大部分生产活动,都是在室内进行,朱友要搞陶器,挖陶土,砍柴,做陶胚,晾晒,哪个不受天气的影响,大雪一下,一切休谈,就像去年朱诚,不也停了几个月的陶器生产,有钱不能赚的痛苦,朱诚也懂。 朱友是个性急的人,没那个耐心,慢慢的自己烧砖了。 于是就去找红砖买,乡村地方,起陆村周边,找红砖也难,最近的都是十里开外的地方,价格也不便宜,几千个砖头,运回来也麻烦,一路都是小路,羊肠路,泥水路,不好走,总之,外面的砖,价格贵,路远,运输难,还不能立刻搞到手,红砖有时候也要提前预定的,这个快要下雪的季节,红砖相比上半年紧俏多了。 兜兜转转,就想到了萧大娘,最终转到了朱诚这里。 助人为乐是朱诚愿意做的,趁火打劫是钟南坚持要搞的。 毕竟耽误了朱诚的建围墙大事,非超额利润不可让步。 上半年萧大娘建房,才给了一千四百斤的粮食的砖钱,而今,朱友建个陶器窑就给了钟南一千二百斤粮食,真是“杀黑”。价值八两白银的砖钱,竟然比朱诚苦心积虑的卖陶土地还多赚了一两多,朱友已没有一个月前那么云淡风轻,气定神闲。 不仅如此,钟南之后又与朱友敲定了一笔陶器工具的订单,两个大陶轮,一些配套的做陶器的小物件,物以稀为贵,竟然也卖出价值二两银子的粮食,看来朱友是真急了,在赶时间。 朱诚恨不得处处是陶器厂,个个来这里买砖和陶轮,那小石匠就能英雄有用武之地,这里有大把各种大小石头等着他去打磨,雕刻。可惜只是妄想,天时地利人和都配齐,才会碰到这种冤大头。 朱友与时间赛跑,朱诚也要趁大雪没下来之前打一块晒谷坪,一块水泥坪。 有些东西,没有的时候无所谓,有了之后就离不开,就能知道它的重要性。 就跟水泥坪一样,几千年都没有,人们还不是一样过,但是一旦体验过水泥坪的便利和好处,就受不了没有水泥坪的痛苦。 有水泥坪的人家,太阳出来,想晒谷就晒谷,干干净净;没有水泥坪的,要等太阳晒个几天,等地面干透了,才能去晒谷,而且还会“大家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去抢晒谷坪之可怜空间,收回来的谷子也是含土量超标。 有水泥坪的人家,下雨天进屋,干干净净;没有水泥坪的,泥汤混水进屋。 有水泥坪的人家蚊子少,可乘凉;没有水泥坪的人家,屋前总会有杂草,丛出不穷,蚊子多,扇子不能停,蚂蚁多,不想多呆……
朱诚十月底开始打水泥坪,材料是自给自足,积累一个多月的土水泥,火药炸石后,砂石是取之不尽,河沙是在相思河捞了几天,担回来的,刚从河里掏出的毛沙,杂质多,要铲在筛沙架子上好好筛出细沙。 有了材料,就可开始了,由于土水泥生产不多,先打一个不大的坪,长二十米,宽九米左右,等以后水泥充足了,再把屋前屋后的空地,慢慢硬化。 第一步,把打坪区域挖空,不需要很深,半尺就够了,把打坪区域的泥土挖出来后,一般要夯实,锤紧,时间充裕的等一段时间,要等它自然沉降,以免以后某些土质疏松的地方塌方或开裂,但是朱诚此时也是个只要速度,不要质量的,有一股执念,就是要在下雪之前搞好,比朱友还性急,大不了以后多打补丁,哪里开裂补哪里,哪里有塌陷就补点水泥。事情做得不完美,是很正常的。 趁着没有下雪,趁着难得的晴天,大家一起来打坪,连堃三都过来帮忙了,这是个不请自来的人,可能以后赶都赶不走了。打坪,虽然简单,但是,其他人也没有见识过,所以在朱诚的安排下,大家分工合作,有人担河沙,水泥和砂子,有人挑水,有的拌成混凝土,有的运送混凝土,有的用锄头把混凝土摊开,踏实,有的用砌屋的铲子将其铲平压实,有的用长木条将其刮匀…… 忙活了一整天,一块青色的水泥坪就出现在大家眼前,平整,规则,等它干了后,就是干净,结实。 大力出奇迹,至少在起陆村,这就是一个奇迹。 如此平整,规则,统一,毫无缝隙的大块空地,算是镇住明朝的各位观众,堃三看朱诚的眼光也是明亮的,毕竟混了这么久的饭,谁是主人还是分得出的,他眼睛又不瞎,要是认为朱青石和钟南是拿主意的,他心里其实更不愿接受,也大概理解钟南等人为何如此听话了,也许有些人就是生而知之,与众不同,如果还去计较他的年龄,身份,那只是自寻烦恼。 坪打好以后,还要把它用东西阻隔起来,免得在未干之前,有人和动物会踩上去,留下脚印。第二天开始就要不断浇水,水泥坪是很吃水的,水浇少了,开裂就会多。 三天以后,大雪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