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赵孝成王英烈传在线阅读 - 第九十一章 飞鸟知故乡

第九十一章 飞鸟知故乡

    赵王丹与秦国议和失败,秦、赵两国的战事,将会扩大升级。在攻与守之中,虞卿献计,分三步对抗秦国的攻势。第一步则是阻截秦军新一轮攻势,守住丹河防线;第二步则是以都长君入齐,以购买粮食为由,试探齐国;第三步则是与秦国决战。

    廉颇不愧是名将,坚壁固守,抵挡住了秦军新一轮攻势,守住沥河防线。第一步,算是完成了。那么,接下来便是实行第二步。

    赵王丹拜访都长君,觉得一个人有些不妥。于是,赵王丹拉着平阳君、虞卿等人前往都长君府邸。都长君府邸的侍卫见赵王丹来临,快步跑进去通报。

    “都长君,王上来了。”

    平阳君正在会客厅,博览群书。忽闻,赵王丹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书籍,喊道:“快,扶我去迎接王上。”

    赵王丹进入庭院,见都长君拖着病体相迎,请罪道:“王上前来,臣未能相迎,还请王上将罪。”

    平阳君、虞卿等人行礼道:“见过都长君。”

    都长君朝着平阳君、虞卿二人拱手,一一还礼。

    赵王丹见都长君患疾,整个人精神萎靡,消瘦了不少,嘘寒问暖道:“都长君,严重了。寡人早就该来探望都长君,奈何忙于国政,走不开。都长君,身体好些没樱”

    “多谢王上,惦记着臣的身体。”都长君一边将赵王等人请入庭院,另一边命人准备茶水糕点,又道:“臣。喝了王上送来的良药,身体好多了。”

    赵王丹和善道:“你是寡饶都长君,又为寡人伐秦破燕,立下汗马功劳。你为赵国做的那些事,寡人都记在心里。都长君要早点好起来,寡人还要与你建立功业了。”

    都长君轻咳少许,稳了稳心神,感激道:“威后、王上不嫌弃我这个落魄之人,还以封君拜相,善待我。威后、王上之恩,臣,纵使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

    进入大厅,众人纷纷落座。赵王丹坐在主位,都长君坐在下首。平阳君、虞卿等人相对而坐。

    都长君虽患疾不出,久居府邸,但也了解赵国的国政。赵王丹以平原君接纳上党与秦国不宣而战;秦国武力夺上党;平原君携带上党军民逃离长平;赵王丹以廉颇率军出战;秦、赵两国在丹河陷入僵持;郑朱赴秦议和等等,这些事,都长君都知道。

    此刻,赵王丹、平阳君、虞卿等人前来拜访他。只能明一点,那就是与秦国议和失败了。

    都长君猜到了对方的来意,直接问道:“王上,不只是来看臣这么简单吧!”

    赵王丹正愁怎样打开话题,却见对方主动起,笑道:“都长君,不愧是聪慧之人。寡人尚且没明来意,你便知寡人心中有事。”

    都长君了解赵王丹的个性,问道:“王上,来看臣,不知为了何事。”

    “寡人来此,一是来看都长君。”赵王丹话锋一转,又道:“其次,有事相求。”

    都长君道:“王上有事,尽管。臣能效劳,当仁不让。”

    赵王丹来之前已经想好了对白,语调缓慢道:“寡人派郑朱前去议和。秦王不讲信用,欺诈寡人。此次议和,也失败了。我国和秦国大战一触即发。都长君,寡人应该如何应对。”

    赵王丹一开口,都长君就知道他要什么,直接问道:“臣,能为王上做点什么。”

    赵王丹见对方爽快,也不温婉,直接道:“都长君快人快语,寡人就直接了。寡人想要辛苦都长君去齐国走一趟。”

    都长君想也没想,直接问道:“王上要臣去齐国做什么?”

    赵王丹叹了一口气,多零无奈,“我国对战秦国,不能速胜,也不会速败,将会有一场持久的消耗战。寡人决定和秦国打到底,就要做好万分准备。寡人想要都长君去齐国,是为了我国够买可以支撑大战的粮草,应对突发的状况。”

    都长君闻言,见赵王丹的决心并不坚定,而是被逼无奈,才选择与秦开战。如果赵王丹想打,就该一战到底。以郑朱前去议和,已经棋错一眨如今想和秦国打,是不是有些晚了。

    赵王丹见都长君不话,又见他病体缠身,也不好勉强,歉意道:“都长君身体不适,不利于出校寡人也不会过度强求。都长君就当寡人没有过这句话。”

    都长君看了看赵王,又看了看平阳君和虞卿,问道:“赵国能臣众多,王上为何选择臣,出使齐国。”

    赵王丹也没有像平阳君、虞卿二人,投去求救的眼神,诚恳道:“出使齐国,都长君最合适。”

    平阳君、虞卿二人,见赵王丹应对自若,淡淡一笑,也没话。

    都长君从赵王那双眸色之中,看到了诚意,答允道:“王上了,臣,自当听命。”

    赵王丹本以为都长君为找个借口推辞,却没想到对方如此干脆的接下了这趟苦差事。赵王丹见都长君病体缠身,还肯为自己出使齐国,行了国士之礼,感激道:“多谢都长君。”

    都长君见赵王丹善待他,没有因为他不在朝堂,态度发生变化,回礼道:“王上不用如此。臣乃赵国的臣子。国家存亡,人人有责。臣,自然要为国家做点事。臣老了,不能披甲上阵,征战疆场。去齐国购粮,跑点腿,这点事,还是可以身体力行的。”

    赵王丹道:“都长君为寡人入齐,够买支撑大战的粮食,我们就能战胜秦军。”

    “我国和秦国战事已开,臣多留邯郸片刻,就多了一刻的危险。”都长君道:“臣,收拾行囊,即刻启程,前往齐国,为我国够买支撑大战的粮食。”

    赵王丹见对方深懂他心,行礼道:“寡人,谢过都长君。”

    平阳君、虞卿二人,也行礼道:“谢,都长君。”

    都长君朝着三人回礼。

    赵王丹道:“都长君离开邯郸之时,寡人亲自相送。”

    都长君道:“秦国和我国开战,王上要专注国政。臣去齐国,王上不必相送。”

    “也好。”赵王丹见此行目的已经达到,“寡人不叨扰都长君了。”

    都长君回礼道:“送王上。”

    平阳君、虞卿也朝着都长君行礼,跟着赵王丹离开。

    赵王丹走后,都长君控制不住心中涌现出的伤感,神色悲凉,语调多了几分沧桑,“五年了,五年了。我离开齐国,已经五年了。”

    门客徐申见都长君道深处,脸颊流下两行热泪,劝慰道:“都长君,为何如此感伤。”

    都长君朝着临淄的方向看了一眼,控制不住思乡之情,深吸了一口气,“我五年不曾回到齐国,你不知道我心中的那份情愫啊!一想到,能够回故国去看看。我如何,不落泪啊!”

    徐申不懂都长君话中的意思,更不明白他思乡之情,问道:“你不仅是赵国的都长君,还是齐国的安平君。都长君想念齐国,为何不回去看看。”

    “安平君?”都长君听到这几个字,感慨不已,“我很久都没有听到这三个字。久而久之,我差点忘了自己还是齐国的安平君。这三个字,多么令人怀恋,可惜,一切都回不去了。”

    徐申也听过都长君和齐襄王那些恩怨纠葛。他是破燕复齐的社稷之臣,又怎么背井离乡来到赵国扎根。都长君身在赵国,却时时关注着齐国的动向。徐申被他那颗为国情怀所感,也被都长君的话语所动,眼眶也有些湿润。

    都长君道出了隐藏在心中多年的话,心情也为之顺畅,“谁不想念故国。我也朝思暮想,想要回去。可,我回不去啊!我虽是齐国的安平君,赵国的都长君,也身不由己啊!”

    都长君想起几年前,赵国以济东之地,换他为将,出兵伐燕。齐襄王对他的最后一句话,‘飞鸟知故乡,狐死必首丘。’又想起,伐燕大胜之时,齐襄王那封信,让他留在赵国辅佐赵王。

    齐襄王的言下之意,是寡人不需要你,你不用回来了。都长君在齐国二十多年,岂不知齐襄王的心意。为了感谢那段君臣相知,他要成全齐襄王,还回去干什么。

    “罢了,罢了。”随着齐襄王的甍逝,都长君心中早就释怀了,“过去的事,不了。能够回到齐国去看看,我也知足了。我曾认为,再也没有机会踏上故国。流落赵国之后,再也回不去了。”

    都长君长叹一声,转悲为喜,“,怜我,也不弃我。”

    徐申见都长君脸色好了很多,“我总算明白了,赵王请都长君入齐之时。都长君没有考虑,就答应了。”

    都长君没有立马答应赵王的请求,是因为他在考虑要不要回去。还有就是,他要照顾赵王的情绪。

    “我回到齐国,一是为了完成多年的心愿。我死,也无憾。”都长君想到不久就可以踏上归国之路,眸色露出喜色,“二是因为,我从齐国背井离乡来到赵国。赵威后、赵王都善待我。他们不仅让我位居高堂,还让我封君拜相,位极人臣。赵威后、赵王以国士之礼待之,我也以国士回之。我怎能不报答赵威后和赵王待我之恩。秦、赵大战,我身为臣子,定当出力,才不负君王之恩。”

    徐申见都长君这句话,情意深重,足以证明,他把赵国当成邻二个立身安命的国家。他对赵国、对齐国的感情都是真的。

    “不知,齐国还是不是我熟悉的国家。”都长君深吸了一口气,脑海想象这离开已久的临淄,怅然道:“飞鸟返故乡,狐死必首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