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在线阅读 - 第三百三十二章 孙可望:定大号,建新朝!

第三百三十二章 孙可望:定大号,建新朝!

    “西北的吴三桂贼势凶猛,要是抽调了这支精骑兵,鳌拜他能挺住吗?”孝庄询问道。

    “太皇太后,鳌拜他挺得住得挺,挺不住也得挺!”范文程开口道:

    “只有夺回辽东,咱大清才有退路!”

    “关外的白山黑水才是我大清的根基所在。”

    “收不回辽东,一旦孙贼北伐,那朝廷就只能在北京待毙了!”

    此言一出,一众满清贵族凝重无比。

    躲不回关外,咱大清能怎么办呢?

    总不能前往陕甘避孙可望吧?

    那陕甘可是有吴三桂麾下十几万大军的!

    咱大清现在都到这份上了,就算集全国之力能不能打赢吴三桂都不好说了。

    与其去陕甘和拥兵十几万的吴三桂相争。

    还不如去辽东打只有十万乌合之众的张胜了!

    再说了,关外乃是咱大清的祖地,

    岂有弃祖地而去西北的道理啊!

    就这样,在鳌拜刚刚得到增援正在和吴三桂大战的时候,咱大清又打算拆东墙补西墙收复关外老家了。

    而就在此时,孙可望历时大半年,终于该准备的都准备得差不多了。

    公元1660年六月,一件黄袍披在了这位国主的身上。

    “陛下,天冷了,您该加件衣服了。”一众亲信小心翼翼道。

    孙可望闻言狐疑不已,现在正值六月,正是暑热之时。

    太阳都在自己面前高升呢?加什么衣服啊?

    他随手一扒拉却发现群臣盖在自己身上却是一件龙袍。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他若有所思,微笑道。

    一众豺狼虎豹闻言纷纷大喜过望,国主这是同意进步了!

    那他进步之后,自己也该进步了!

    “国主,现在春耕已经结束,江西、浙江、福建等地一片太平。”

    “就连郑成功都弃福州而奔金厦重新回到海上去了。”

    “微臣估计,今年的秋收我行政六部至少能够为国主带来一个亿的岁入!”万年策连忙报告道。

    这国主一向求稳,只是眼前局势无法大好。

    他再不登基就没天理了!

    早在两广之时,孙国主就靠着行政六部搞到了两千万的岁入。

    拿下湖南后又增了七八百万。

    等进入了江南,去年秋收直接涨了几千万。

    而今江西、福建、浙江、淮南等地尽入驾前军之手。

    孙国主的岁入也随之水涨船高要突破一个亿的关口了。

    有了这笔岁入,自家国主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光砸银子,砸粮食,就能直接把一切宵小砸死了。

    此时不登基,还待何时?

    孙可望闻言微笑道:“昔日朕在云贵靠着行政六部,能够做到七八百万的岁入,养活二十余万大军。”

    “现在湖南、广东、广西、江南、江西、浙江、福建,皆在朕的手中。”

    “这些地方的人口、土地、财富,数十倍于云贵。”

    “朕的岁入也该突破一个亿了。”

    “只是不知道各镇兵马的状态现在如何啊?”

    “禀国主。”一众文臣纷纷答道:“五军四十二镇,已经全面建成。”

    “各镇兵马齐装满员,士气高昂,粮饷充足,一个个地都要为国主一统天下,以报大恩。”

    “除此之外,八大暂编镇,以及谭弘、谭诣、陈奇策等部水师也是士饱马腾。”

    “更有三十万新兵在南方各地募集而成。”

    “有此百万之众,国主再也无虑也!”

    为了让孙国主能够早日登基,万年策、欧阳直、孙顺、方于宣等文臣也是拼了。

    孙国主去年定下的要求,一个个完成的一丝不苟。

    现在孙国主麾下五军四十二镇彻底建成,加上各大暂编镇。

    超过五十万的披甲兵正在这位国主的麾下听令。

    除此之外,三十万新兵、各地的地方军也唯孙国主马首是瞻。

    有此百万之众,孙国主还担心什么呢?

    “各地的民情如何?”孙国主再问。

    “禀国主,自从去年秋收以来,各地的百姓安居乐业。”

    “少数不服王化的士绅早已经被我驾前军剪除。”

    “现在整个南方海晏海清,四方无事,人人都在歌颂国主的恩典啊!”方于宣连忙道。

    “国主还不止如此。”礼部尚书任也开口道:“经过大半年的准备。”

    “国主诛妖记,国主荡寇录等评书全面推行,在老百姓的心中国主宛如神灵一般。”

    “更有官府组织的戏班在各地迅游,不断地向百姓述说着国主的功绩。”

    “新铸造的国主银元也全面在江南流通,波及了南方各省。”

    “眼下百姓心中只知有南京的国主,不知有昆明的朱皇帝啊!”

    孙国主闻言颇为满意的点头,现在的形势一片大好。

    自己登基将再没什么阻力了。

    既然如此他孙可望也不陪咱大明朝玩了,自个登基得了。

    “自孤联明抗清以来,篡位之说层出不穷。”

    孙可望冷笑道:“只可惜,朕之天下乃是自己一刀一枪,一寸一土打下来的!”

    “朕还是那句话,朕之江山取自鞑虏,而非朱明!”

    “朕非大明臣子,未食君禄,未得君恩。”

    “虽有联明抗清之举,虽有监国秦王之封。”

    “可联明抗清之举乃是联明,监国秦王之封乃是自致!”

    “朕从来都不是大明臣子,这天下也早已不是大明的天下。”

    “朕为九五何须篡位,何须禅让啊!”

    孙可望说的没错,自古得国最正的号称是朱元璋。

    可就算是朱元璋一身的污点都不少。

    孙可望最不齿的就是老朱跪舔蒙元臭脚,丑化他昔日的红巾军战友了。

    刘福通、徐寿辉、毛贵、明玉珍、彭莹玉、芝麻李这些人就像是这个时代的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袁宗第、刘体纯一样。

    虽然在红巾军中的确有不少恣意破坏杀戮的匪寇,但其中也有很多人军纪严明。

    比如毛贵屯田于山东就宛如孙国主大治云南一样。

    在乱世之中给老百姓开了一片乐土,这是莫大的功绩。

    然而在朱元璋下令编撰的《元史》里,除了给郭子兴留了点面子之外。

    老朱曾经的主君韩林儿以及他曾经的同袍兄弟们,全都是“贼”!全都是“寇”!

    而镇压他们的元军和地主武装反而是“官军”,是“义兵”。

    红巾军进攻叫“犯”,元军进攻叫“讨”,红巾军破城叫“陷”,元军破城叫“复”。

    元军将领被红巾军击毙了,叫“遇害”,红巾军将军被元军击毙了叫“除贼”!

    明明知道毛贵在山东屯田活民无数,老朱依旧斥之为反贼、流寇。

    明明知道脱脱等元军将领屠城无数,老朱却依旧称之为忠臣、良将!

    他孙可望可不学朱元璋的这一套。

    明明自己打下来的天下却要去捧蒙元的臭脚。

    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这些造反的领袖。

    孙可望作为他们的继承人,他们的后来人,自会为他们正名。

    至于大明朝爱咋咋滴。

    反正他孙可望从来没从大明手上收到过一两银子的俸禄。

    在安龙那可是孙可望供给永历朝廷钱粮的。

    是大明朝欠了他钱粮,并不是孙可望吃了大明朝的钱粮!

    虽然咱大明对孙可望有监国秦王之封,可是事实是什么样的,世人自有定数。

    这个秦王爵位,那可是孙可望派兵自己要过来的。

    要是永历当初心甘情愿地封了自己为秦王。

    那么孙可望的确欠了大明朝一份情份。

    然而很可惜这个秦王爵位是他自己弄到手的。

    而且事后南明的衮衮诸公们对他口诛笔伐,又煽风点火。

    最终造成了孙李内讧,让他孙可望沦为了丧家之犬,整个抗清大业几乎毁于一旦。

    所以从来就只有大明朝欠他孙可望的,他孙可望可不欠大明朝什么的!

    要不是他孙可望当初接纳了永历朝廷,打出了联明抗清的旗帜。

    早在1651年咱大明朝就亡了呢!

    哪有后面的什么事?

    “国主说的是,国主先是以云南而争天下,后又在广西另开局面,以区区数万残兵败将,历时三载最终拿下了这江南半壁。”

    “又推行营庄,岁入一亿,屯兵练勇,得百万雄兵,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国主有此功绩,已经远迈洪武,无需假借他手,自可为帝!”万年策语重心长地开口道。

    三年时间,孙可望从广西一步一步地打到了现在。

    南方各省,所以被咱大明丢弃的地方都被孙可望一刀一枪,一寸一土地重新打了下去。

    现在孙可望所据有的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福建、浙江、江南。

    这七省之地在三年前的这个时候,无不为满清所有!

    在大厦将倾,狂澜既倒之时。

    若不是有他,整个天下将沦陷,整个民族将沉沦。

    如此功绩,相比于朱元璋孙可望又有什么差的呢?

    至少没了朱元璋,陈友谅这些人未必灭不了蒙元。

    而没了他孙可望,李定国是真的灭不了满清啊!

    “年策说不错,朕的功绩三百年后世人自会评说。”

    “现在,正大号,定国名,尔等可选一个良辰吉日,朕当昭告天下,开元建国!”孙可望中气十足道。

    三年前,方于宣曾经在贵阳让他正大号登基称帝。

    而今这些文臣的心愿终于要成真的。

    历史上他这个国主是最终背负着篡位的骂名而臭名昭著的。

    可是正如其他事情一样,在篡位这件事上他孙可望也有点冤。

    虽然他该做的事情都做了,可是这最后一步他孙可望始终没迈过去。

    世人常说他篡位导致了抗清局面的崩坏,可是历史上他孙可望没篡过位啊。

    李定国安龙接驾之时就打着自己要篡位的名头。

    但如果自己那时候真的要篡位,真的要禅让。

    永历帝在的地方就应该是贵阳而不是安龙了。

    他应该在贵阳当吉祥物为自己举行禅让典礼。

    而不是待在安龙等着李定国这个大忠臣来接驾。

    如果那时候自己真的准备走着最后一步了,那轮得着李定国千里迢迢地来到安龙接出永历帝啊!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篡位这种事情从1649年骂自己一直骂到了1657年。

    但直到贵阳举兵之时,孙可望依旧没有听从方于宣的建议,登基称帝,先正大号。

    可是历史上自己败了,篡位这个骂名就得一直背下去。

    虽然他没篡过位,虽然他一直想按照一些人的思想发动长江之役等打下南京后再登基称帝。

    虽然李定国安龙接驾的时候另有所图。

    虽然他孙可望一直想稳一手,安龙接驾之时还在致力于长江之役并没有把打算立马把朱由榔接到贵阳来进行禅让。

    可胜者即正义,自己败了所有的东西自己都得背负,因为自己两面不讨好,没有任何的话语权。

    在史书上也不会有任何人来为自己说话

    可是现在好了,满清、李定国、永历全都是失败者。

    而他孙可望最终将获取最后的胜利。

    无论是满清、还是明朝遗民的笔杆子都做不得数了。

    这个天下将由他孙可望说了算!

    “国主,新朝的国号微臣已经拟好十一年了!”

    方于宣抹了一把眼泪掏出了一份发黄的奏折哽咽道:“这几个国号请国主挑选一个,好遂了老臣的心愿。”

    孙可望见状目瞪口呆,结果了方于宣的奏折。

    这位从49年开始劝自己登基的心腹如今十一年过去了。

    如同这发黄的奏折一般,方于宣这位老臣也已经显露出老态了。

    孙可望打开了奏折仔细地观看了起来。

    自古建国者,第一可由自己的民族来定大号。

    如契丹、蒙古、汉。

    孙可望乃汉人,方于宣建议定国号为汉,或者取华夏二字,可定新朝国号为华、为夏。

    第二,可按照自己出生地所在来定大号。

    孙可望出身陕北米脂,他是秦人,方于宣建议定国号为秦。

    第三,可按照自己被封的爵位封号为国号。

    如刘邦被封汉王,建号为汉。

    曹cao被封魏王,建号为魏。

    司马炎被封为晋王,建号为晋。

    孙可望的封号是监国秦王,方于宣建议定国号为秦。

    第四,可按照祖先建的国号为国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