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谋士传说在线阅读 - 第七章 进入宛城

第七章 进入宛城

    还好作为文士的朱治有些急智,这才避免了自家军士因为大肆清剿出城的黄巾兵马而出现大规模的死伤,而除去负偶顽抗的一千多人被剿灭之外,剩余的几万黄巾军尽皆投降。

    这个时候,朱治先是叫过来两名传令兵,让他俩分别赶往韩当和黄盖的营寨那里,通知两人个率本部人马在投降的黄巾兵的引领下接收城池别且看守俘虏。

    然后朱治这才转过身子面对程普道:“程将军,这里暂且交给我来处理,你速率人马赶紧去支援主公。虽然我等在此至少截断了半数黄巾,但是大部分的精锐人马仍然逃脱了,主公那里恐怕会有危险。”

    程普听了,心里也是有些急躁:“那好,这里就暂时交给君理了。儿郎们,还有力气杀敌的跟我走,前去援救主公。”

    宛城东门的李俊在听到南北门的动静越来越小,就知道自己的计策已经成了,先前派去打探的斥候,此时正好回来报喜:“禀告李司马、孙从事,黄巾人马从西门逃出,被程普和朱治将军杀得大败,宛城不攻自下。”

    李俊听了,心中大喜,不过面目上还是要保持住镇静的。毕竟自己现在可是一个谋士啊,要是不能时刻保持冷静,以后怎么再去面对那些顶级谋士啊。

    李俊吩咐道:“你先去通知宛城投降的黄巾士卒,让其立刻打开宛城东门,迎我军入城。”

    那名斥候领命而去,之后李俊再对孙静道:“幼台,你率领这五百人马在进城之后,先行控制住黄巾军囤放钱粮之地,之后让韩当和黄盖两位将军立刻控制整个宛城,但有趁机纵乱窍掠者一律就地处死。同时令朱治将军出榜安民,勿要让宛城因此生乱。”

    孙静此时早已经对李俊佩服不已,虽说此前李俊在跟自家大哥献上妙计的时候,就已经有所钦佩了,但是此刻见宛城已下,而先生脸上并没有出现狂喜,更是因此敬佩不已。

    李俊虽说不知道孙静为此已经对自己言听计从,但是内心里可不是表面这么冷静的,这宛城一下,代表着自己生平第一战打的很不错。虽说有些细节还没有完全掌控好,但是最起码经过这一仗,孙坚麾下的将作再见到自己不会那么漠视了,自己也算打出名堂了。

    不管怎么说,李俊前世不过是一名小职工再加上是一名宅男罢了,他的穿越又不是魂穿,而是直接身穿而来的,不管是外在还是内心早就习惯了后世的一切表现,这个时候能保持住最基本的冷静已经很不错了。

    至于之后的表现,李俊更多的是开始思考孙坚这支人马今后的发展方向了,最起码不能再让孙坚东南西北的乱窜去立功了,那样最后只能弄个长沙太守。

    相比较如今还算贫穷的荆南,李俊其实更倾向于让孙坚去河北之地或者巴蜀之地,至于中原和南越(就是历史上东吴所在的势力范围)因为多是世家聚集之地,对于孙坚这样的豪强子弟是很难受到承认。

    如果不能让那些世家承认孙坚的统治,恐怕日后会生出更多的事端来,这对于李俊准备让孙坚在董卓之乱之前休养生息的战略目的极为不利,甚至会影响到日后的争霸。

    这个时候或许有人会说,河北之地也有不少世家啊。首先,河北(也就是黄河之北)有世家的也就那几处,而那几处无一不是袁家的势力范围,比如邺城和南皮,而并州和幽州因为紧靠鲜卑匈奴的势力范围,因此经常受到两支游牧民族的劫掠,因此很少有世家将宗族安放到那里。

    至于青州之地,青州治所是北海,而北海那里是孔子的后代所盘踞的势力范围,别说让孙坚去了,就是颠峰时期的袁绍都不敢去强占,因为那里是各路文士聚集的地方,也就黄巾这样的叛军才敢攻打。

    那么有些人还会说这样一来,以后三国鼎立之后,那些东吴的文臣武将不就成了别人的了吗。首先,要让大家明白的就是,东吴的大部分文武实际上并不是早先就住在东吴的。

    像是江东二张,也就是张昭和张纮两人就全是徐州人士,剩下的还有严峻、全综、徐盛、诸葛瑾等等都是徐州人,至于他们为何投奔了孙策而不是后来占据徐州的刘备和曹cao,则是因为曹cao所谓的报父仇而大肆屠杀徐州城池,才导致了徐州一地的贤才流落东南之地。

    因此,即便日后孙坚没去江东,也不影响孙坚招募那些历史上就属于江东的人才。

    不过,李俊也知道自己需要跟孙坚好好谈谈了,毕竟现在的孙坚还不是日后那个准备将传国玉玺据为己有的人,现在的孙坚和曹cao一样都是大汉的忠臣。

    不过,李俊倒是不完全会用什么大汉将亡这种话题来忽悠孙坚,再说现在还不是拥兵自重的时候,最起码孙坚如今的麾下各路人才都太短缺了,连董卓都比不上,这个时候的董卓都不敢反,更别说孙坚了。

    随着李俊的不断思考,被滞留下来保护李俊的五百人马已经收拾妥当了。至于孙静早就在李俊陷入沉思的时候,去下令军士拔寨起行,准备前往宛城驻守了。

    当李俊思考完的时候,自已已经随着孙静并五百人马进入宛城了。不过,印在李俊眼界的不再是繁华的城池,有的只剩下破败和消亡了,尽管黄巾出逃的时候慌慌张张的,但是经过驻扎宛城几日,早就将这座还算繁荣的城池糟蹋的不成样子了。

    城市的街道上到处都有当时黄巾劫掠之后留下的尸首和碎瓦,其中多半都是女性,至于青壮恐怕都被强行征召入伍了,就算孙坚全灭了黄巾,并释放那些被强征入伍的青壮,宛城想要重建恐怕还得需要几年才能恢复到被劫掠之前的情况。

    至于让其继续繁华起来,先不说日后经历的袁术和曹cao之间的战事,就是曹cao两次西征张绣的战事就极大的拖延了宛城的发展,更别说后来被诸葛亮在博望坡烧死的宛城军马了。

    可以说,此时的李俊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再说了朝廷肯定不会让孙坚驻守宛城的,因为不管是孙坚的家世还是所立功绩都还达不到坐镇一方的要求。

    至于李俊准备让孙坚进河北之地,也是需要李俊更多的去谋划,而不是仅仅凭借功劳,因为那些功劳早就被朝堂之上的世家自己瓜分完毕了。

    此时,李俊也是看到了率军投降的孙仲,演义上能够率军强占宛城的黄巾头领,此时不过只是一方小头目罢了,要不是张曼城让其送死的殿后,或许以他的能耐,在孙坚率军离开之后,还真有可能继续啸聚一方,继续为祸呢。

    不过,李俊并不希望孙仲继续为祸一方,像孙仲这样的小头目,黄巾军中还有很多,比如演义中闻名的周仓和廖化,此时都是小头目,恐怕谁都没有想到日后两人会成为一方大将。

    对于现在急缺将领和兵马的孙坚来说,孙仲的投降正好可以用来补充孙坚的人马,而且孙坚也不是朱儁这样的白痴,或许朱儁统兵上很有一手,但是这智商上就差得远了。

    日后不管是黑山军还是青州兵,前身不都是黄巾人马吗,就算这些黄巾人马都是乌合之众,但是他们原先不过是平民罢了,只要允许他们种地,他们还是会成为平民的,只要当权者不是灵帝这样的昏君便成。

    想想日后统计出来的,在晋朝统一三国之后,整个的民众数量仅仅只是汉末****之前的十分之一还要少一些,就知道这些年的****,汉人死了多少了。可以说,这些黄巾投降人马,多半都会成为日后的兵马和人口,甚至衍生出供给大军的钱粮,这些可都是不杀黄巾所能获得的好处,也无怪李俊心中不由得鄙视朱儁了。

    能把这些东西都一股脑的杀掉的,也就朱儁和皇甫嵩会这么干了,这也就说明了这俩人只能为将,终其一生也不过成为一名将军而不是主政一方了。

    PS:一更送到,小胖清楚自己的水平,一天两更已经是极限了,偷偷求一下支持还是可以的吧,虽说现在都没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