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隋唐天字七书在线阅读 - 第217章 末世浮沉雨打萍,三分莫若两雄争

第217章 末世浮沉雨打萍,三分莫若两雄争

    骑兵是李唐王朝的最爱。

    李渊父子,在并州和突厥直接对抗,非常清楚骑兵的战力,因而非常重视骑兵的建设。

    当年李渊在马邑,就已经训练了一支颇有威名的精锐骑兵。

    他们的训练饮食,生活作战习惯和突厥人一模一样,很大概率,其成员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突厥或胡人的种落。

    当他们小有成就时,这支队伍让突厥人都产生了一种错觉。

    对面这支军队,就是他们的本族人。

    这支能打能突非常有硬度的军队,有效地保证了马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平静和安全。

    李世民更是感同身受。

    他屡次大战,无不需要硬刚对手的精锐骑兵,从薛举、薛仁杲父子,到宋金刚,一路走来,他直面当世一流的骑兵大家,既心折其风范,同时,也对骑兵的恐怖战力,记忆犹强。

    因而,他对这种来去如风,一击不中,飘然远走的机动性,以及他们强硬的冲击力印象深刻。

    他深知,拥有一支骠悍的骑兵部队,将决定战场的胜负。

    李世民本人也是骑兵战的大师,他很早就开始建立,训练他的骑兵部队,并且,他比他的对手们走得更远。

    既然是拼骑兵,那要做就做古往今来,最精锐的骑兵。

    现在,这支部队,终于大成了。

    他们有一个令后世闻风丧胆,也无限神往的名字“玄甲精骑”。

    虽然只有一千来人的规模,但每一个人,都是军中的精锐,可谓是特种兵中的特种兵。

    他们全部统一着装,穿着皂衣玄甲,由李世民亲自率领他们冲锋陷阵,所当者破,所挡者死。

    他们成为后世神话传说中的死神收割机。

    李世民当时靠着这支神秘的军队,多次扭转战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战争神话。

    王世充采取保守的守城战略,在李世民逐步蚕食之下,局势一天不如一天。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他属下的大将军张镇周,竟然也投降了李世民。

    张镇周是杨隋一朝仅存的元老和良心,

    他在隋朝最大的功绩,是和陈稜一起攻下琉球,斩杀他们的名王,俘虏几千土著回到都城。

    他们顺道经过了一个岛叫做高华屿,现在有另外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叫做钓鱼岛,在他们之后四百年,日本人才在这里开始活动。

    毫无疑问,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张镇周在王世充朝中担任大将军,已是武将的最高层,如今也投降李世民,可见王世充实在已是人心尽失。

    而隋朝河间王杨庆的投唐,更证明了王世充的穷途末路。

    杨庆其实是一个变色龙,也是一个软骨头。

    他号称是各大势力的晴雨表,典型的有奶便是娘,谁得势,他就跟谁走,并且,他有一个爱好,一旦跟了一个主人,他就要换一次姓。

    他已经更换过几次姓了。

    虽然生逢乱世,颇有人在江湖,不得不为之的困惑,但他始终无法逃脱数典忘祖之讥。

    身处杨广之末世,杨姓宗亲诸王大多不得善终,或是屡被猜忌,但他却能悠游于乱世,还博得了一个“颇有治绩”的美名。

    估计他一生的智慧全部用在了逢迎生存之上。

    这是他,也是时代的不幸。

    但没有任何人可以置疑他对于局势的判断,他的选择,似乎是唯一正确的风向标。

    当时他驻守荥阳,李密势力如日中天,写信招降他,说他家祖上姓郭,和杨广已经是远亲了。

    个人不可能逆过大势,当江都宫变,杨广遭弑之后,杨庆已没有坚守的必要。

    于是,他听从李密的招降,举城投降李密,并且,将自己改为郭庆。

    后来,李密兵败,他回到东都洛阳,认祖归宗,又叫回杨庆。

    时处乱世,越王杨侗也不怪罪他,但却让他做了一个宗正卿的官,这就颇具讽刺意味了。

    因为宗正卿是管理杨姓族人的事物,是需要一姓一氏的真正代表,德才兼备,名实相符才可以安之若素的。

    杨庆心生怨意,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侮辱。

    于是,在王世充将要篡立之时,他第一个跳出来,奉承王世充,推举他进位皇帝。

    凡此种种,可见此人确实不具备任何cao守与骨气。

    更为无耻的是,这了和杨隋划清界限,他再一次将他的名字改为郭庆。

    王世充感到很满意,为了笼络他,也为了笼络为数不多的杨隋王室残存势力,继续让他做荥州刺史,并且将自己的侄女嫁给杨庆做老婆,这当然是一桩十足的政治联姻。

    现在洛阳城一天不比一天,杨庆再一次开动心思,计划自己的未来。

    他贪心不足,想将这个新娶的老婆,也一起带往长安。

    但王世充的侄女却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他心有不甘地对杨庆说:“国家以妾奉箕帚于公者,欲以申厚意,结公心耳。今叔父(王世充)穷迫,家国阽危,而公不顾婚姻,孤向付属,为全身之计,非妾所能责公也。”

    但王氏希望杨庆能念及最后的夫妻情份,向杨庆提了一个要求:“妾若至长安,则公家一婢耳,何用妾为!愿得送还东都,君之惠也。”

    这是在向杨庆乞命,也是将死之人,最后的念想。

    但杨庆此人,真是铁石心肠,丝毫不为所动,他担忧送她回洛阳之后,会影响自己在李唐政权的地位,他不想留一个累赘和弱点让对手们攻击。

    他拒绝了她的提议。

    于是,王世充的侄女沐浴更衣,梳洗打扮,盛妆之后,心丧若死地对侍女们说:“若唐遂胜郑,则吾家必灭;郑若胜唐,则吾夫必死。人生至此,何用生为!”

    她自杀以求解脱。

    杨庆此举,也间接杀死了自己双目失明的老母亲,在杨庆投唐之后,王世充将他的母亲斩首于洛阳。

    更让人无语的是,他又一次改变了姓名,又叫回杨庆了。

    杨庆的投降意味着王世充身边最近,最核心圈子,和最紧密的盟友已经分裂,在小圈子内,都已经不看好王世充在洛阳的保卫战了。

    但看不看好,战争的车轮都是滚滚向前,绝对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况且,王世充自江都北上,一直在挣扎求生的边缘,他和对面的李世民一样非常清楚,战争,拼的就是意志,就是看谁先捱不下去的游戏。

    但王世充首先撑不住了。

    他在内外交困之下,只能向曾经的敌人窦建德低头。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王世充和窦建德在争夺地盘时,势成水火,此次唐军东来,窦建德又乐于看到唐郑二虎相争,自己坐收渔利。

    但现在情势不同了。

    李唐在河南势如破竹,王世充眼看不保,王世充倒下之日,就是唐军北上河北之时。

    正如窦建德在失败之后,对李世民所说:“今不自来,恐烦远取。”

    如破王世充,唐军挟新胜之威,兵临城下,必不可挡。

    显然,窦建德最佳的选择,是联合王世充,二弱相合,共同对抗强大的李唐。

    王世充更没有选择,他必须开出很高的筹码,当王窦二家,吞灭李唐后,整个天下,一分为二,大抵上以洛阳为界线,西边归属王世充,东边属于窦建德。

    从三分天下,到双雄鼎立,在纸面上,王世充开出了足够诱人的条件,说服窦建德来援。

    毕竟相对于突厥承诺的支持,虽有心,但却远隔山海,可望而不可及,突厥的支持,在生死存亡之际,更象是激励,而不切实际。

    只要自己能将李世民拖在洛阳城下,等到窦建德大军来援的那一天,就可以里应外合,二面夹击,一战而胜。

    守住洛阳城,王世充有着足够的信心。

    他还有很多的秘密武器没有使用,他将让李世民见识到什么叫“天下之中”的洛阳,那并非浪得虚名。

    洛阳城,集中了这个世界上,最优秀,最前卫的守城机械。

    那是科技和技术的力量。

    于李唐军队而言,那是他们的噩梦,他们将开始长达几个月的围城之战。

    王世充最大的问题是极度缺乏粮食,士气不振。

    城下的李唐军队,则陷入旷日持久的围城战,毫无进展,并且,他们得到消息,河北之王窦建德,即将倾巢来援。

    如果腹背受敌,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双方情势,都是危如累卵,都绝对难捱,就看谁的战斗意志更强,谁更狠,谁才能笑到最后,也笑到最好。

    生死关头,李世民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