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院里人的心思
书迷正在阅读:未来教父、荒、剑问沧溟、伊拉克风云2风云再起、游龙记、让你抓采花贼,你抓了邀月宫主、长夜谍影、凋零的神话、异世界:我加载了职业面板、EXO的柠檬恋
第355章院里人的心思 贾张氏这话一说。 徐庆眉头微微一皱,这是要钱? 站在马静红身边的秦淮茹,立马出声道: “徐庆,三大爷给你家拿了些小米,我家实在没啥东西,今儿瞧见丰铭给买了煤灰回来,我妈就寻思帮着一块摇些煤球。” 秦淮茹一解释,徐庆听明白了,原来贾张氏并非要摇煤球的钱。 只是刚才她那神态,可看起来,真是伸手要钱的。 不过既然是个误会,徐庆也就没往心里去,面露笑意,朝贾张氏也道谢了一声。 至于贾家的情况,徐庆自然清楚,住在一个大院里,低头不见抬头见,想不知道都难。 贾家没男人,唯一的男丁棒梗,下乡这些年,一直没回来。 按理说,要是国家没上山下乡这个号召,如今的贾家,应该是棒梗撑起来才对。 奈何,人算不如天算,棒梗下乡一去不返,还得秦淮茹苦苦支撑。 好在小当和槐花也都相继长大,而且贾家前几年最难的时候,在傻柱的帮衬,救济之下,如今算是熬过来了。 小当和槐花,姐妹俩平日里能帮家里分担一些事情,洗衣做饭这些活计,不需要秦淮茹再动手。 而贾张氏人在院里,虽然跟谁都不太合的来,可总归会做些针线活儿补贴家用,再帮着秦淮茹cao持家中琐事。 贾家光景,现在勉强还算过的去。 只不过,这年头,住在城里,所有花销,都得要钱。 贾家的日子说起来,过的还是紧巴巴的。 但比起十几年前,可是强了不少。 只是跟院里其他家相比,就显得差强人意了些。 贾张氏今儿主动献殷勤,徐庆当然清楚她的意思。 家里东西都不够吃,依着她的性子,没找别人救济她家就算好的,哪舍得拿出来送人。 就算送,也得有才行。 而徐庆不知道的是,其实秦淮茹是打算花钱上街买瓶酒,买条烟,给他送的。 但被贾张氏拦住了。 贾张氏的想法很简单,东西是不可能送的,但是她也知道,徐庆这当了厂长,要是再没一点表示,往后想让徐庆帮忙,将还在下乡插队的大孙子棒梗弄回城里,怕是很悬。 所以,贾张氏看到丰铭今天叫了一车煤灰回来,眼珠骨碌碌一转,就跑到后院,坐在徐庆家屋门口,动手摇起煤球。 想要以此,向徐庆一家示好。 而实际上,不管是三大爷还是贾张氏,大院众人临晚前来徐庆家,都想要表示一点心意。 徐庆这一下就成了厂长。 谁不高兴? 高兴之余,全都思索着,往后好跟着徐庆沾光儿。 哪怕是沾不上什么,但跟旁人提起,自个院里有个当厂长的,管上千号人,还是正厂长。 这说出去,倍有面儿不说,腰杆子也能挺直。 何况,徐庆人品在院里又没的说,谁都知道,只要找徐庆,一般事情,徐庆都会帮忙。 而实则是,他们的要求,没触及到徐庆的底线。 有些事,徐庆会帮,有些事,徐庆不会。 不过院里人找他,多数也是一些琐事。 对徐庆来说,举手之劳而已。 因此,也就顺带手帮一把。 二大妈瞧见贾张氏和三大爷都说了他们拿的东西,赶紧抢在一大妈前头,笑盈盈地朝徐庆道: “小庆,二大妈家没啥拿得出手的,今儿就买了几颗西瓜,你可别嫌。” 一大妈一瞧,院里几家都说了,也忙跟着道: “小庆,你一大爷前段时间得空编了几把扫帚,粘了几把鸡毛掸子,我给家各拿了两把。” 已经分家的阎解成和刘光天俩人,倒是啥都没说,因为他们俩,谁都没拿东西到徐庆家。 反正自个父母拿了,他们觉得,自己就不用拿。 徐庆对此,也没计较。 拿东西来,是情义,他记着。 不拿,无所谓,家里又不缺。 现今爱国和丰铭还有meimei工作稳定,他和静红也各自都在上班。 一大家子人,都能挣钱。 整个大院来说,以前三位大爷家的日子最好过。 但现在,翻过来了,院里光景最好的是徐庆家。 其次是许大茂。 许大茂不管怎么说,在厂里弄了个副主任。 另外,又给秦京茹找了个工作。 他们俩人的工资,直超院里的三位大爷。 但跟徐庆家比,还是差不少。 今天徐庆当了五分厂的正厂长。 职位可比许大茂的副主任高。 待遇方面,自然随之也高。 许大茂要想追上,可不是一条小黄鱼塞给李主任就能行的。 至于院里的三位大爷,除了无儿无女的一大爷易中海外,二大爷和三大爷两家,积攒的积蓄几乎被各自的儿子,掏了个底儿朝天! 六零年那会儿,最困难时期,他们为了能让家里吃饱饭,不挨饿,积蓄没少花。 经过这十几年的积攒,倒是又攒了不少,但给儿子们结婚成家,攒的钱,一点一点又没了。 眼下,三大爷算是穷的叮当响,他三个儿子成事,哪个能不找他要钱。 不管是阎解成还是阎解放,阎解旷,成天到晚的向他伸手。 也就是阎解放和阎解旷结婚后,不在院里住,这才让阎埠贵保住了些颜面。 但阎解成和于莉带着闺女,一家三口还跟着他和三大妈一块吃饭。 阎埠贵心里不情愿,可也不能说关起门不让进屋。 刘海中倒是相对能好点,这位二大爷,从一开始就信奉‘棍棒教育’,三个儿子,结婚的老大一直不跟他住一起,除了结婚时,他看着在院给cao办,出了钱,之后几乎没再问他要过。 当然,人这些年也不在院里。 老三刘光福倒是和老二一家还在。 但刘光福还没结婚,所以,刘海中相对而言,能比阎埠贵略强一点。 可这也只是暂时的,等到刘光度嚷嚷着要结婚时,刘海中跟二大妈还是得看着掏钱让成事。 易中海是不用cao心这些,但没儿没女的苦,让他和一大妈俩人,一直束手束脚地过日子。 有钱也不敢乱花,家里至今除了手电筒外,连一件像样的家用电器都没买。 说没钱,那是假的,院里谁都不会信, 可有钱不花,为了啥? 大院众人也都清楚。 没儿女往后给养老,别说易中海老两口,搁院里谁家身上,谁也都会跟一大爷和一大妈俩人一样,节省着过日子。 如此一来,说起院里光景好过的,只能是住在后院的徐庆家。 徐庆拉扯弟弟meimei走过了最难的年头,挺过了最苦的日子。 现在光景好,日子好,总归是苦尽甘来。 就算是精于算计的阎埠贵,也不得不说一句,“要不是徐庆当年在厂里早早提干。 还一直努力的供弟弟meimei读书。 眼下徐庆一家的日子,可不会是现在这种好过的光景。” 而这,大院众人,全都心知肚明。 他们是看着徐庆一家,日子一年一年渐渐变好的。 虽然对徐庆家的好光景,眼红,羡慕,嫉妒。 但谁也不能不承认,徐庆的眼光,眼界,韧性,不是他们能比的。 如果徐庆当初没辍学,没想着拉扯弟弟meimei,没独自挑起家里的大梁。 而是选择破罐子破摔。 那如今,徐庆一家的日子,则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而他们,自绝不会今天全都跑来,坐在徐庆家。 只是,徐庆做到了他们压根不能想的事情。 在这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他们不得不来。 易中海扭头环顾徐庆家一圈,望着徐庆家立柜上的电风扇,旁边的缝纫机,炕头上的收音机,以及屋门口停放的自行车。 心中不由感慨:“还是徐庆的本事大,能力强,自个日子过好不算,把爱国和丰铭还有晓雅都拉扯长大,没让跟着受太多的苦不说,还让他们读完大学,各自在国家的安排下,全都提干,拥有了一份体工作。” 易中海心头蓦然生出一丝后悔,恨自己怎么没早点伸手帮徐庆家一把。 哪怕是当年给徐庆借几张粮票,给几个窝头,那他往后养老的事情,何至于发愁。 何至于只能指望柱子。 依着徐庆兄妹四人如今成就,随便一个,哪个赡养他不是轻而易举。 奈何,世上没后悔药卖。 易中海就算是肠子悔青,也无济于事。
能做的就是慢慢弥补,慢慢跟徐庆一家把关系搞好。 只是今儿院里大家伙全都来了这边,易中海知道,其余人的心思,跟他是一样的。 唯一的区别,他和一大妈俩人是想看往后能不能让徐庆兄妹帮他们养老。 而其他人,是想着巴结徐庆。 可说来说去,还不是都想沾徐庆的光儿? 易中海论精明,不亚于阎埠贵,看问题,看事情,比阎埠贵还深,还远。 可就是胆子跟刘海中一样小,不想招惹事。 所以,在厂里几十年了,连刘海中都不如。 刘海中尽管有时候很怯懦,做事也犹犹豫豫,但对于仕途一路,却很上心。 并且还曾跟着李主任,在厂里当过一段时间的官,威风过一阵儿。 但易中海,问题看得明白,事情也想得清楚,结果,啥都没捞着。 此时易中海望着徐庆正跟众人连说带笑的聊着天,心中暗想: “如果我年轻时候,能有徐庆这两下子,哪能走到这步田地。” 可惜,一切都晚了。 易中海和一大妈,在徐庆家坐到快十一点钟,才与院里众人一起离开。 徐庆带着媳妇静红与弟弟meimei送他们出了屋,这会儿屋外,月明星稀,晚风徐徐,燥热消散,只剩清凉袭人。 送走众人,徐庆没着急回屋,顺势坐在屋门口的台阶上,吹着院里的凉风,抽起了烟。 徐丰铭和爱国便陪着自个大哥,坐在一旁,俩人都替大哥当厂长高兴。 当然,昨晚上的时候,他们就知道大哥今儿要去五分厂当厂长。 爱国就在总厂,而且工作了三年时间,位置也不低,消息灵通着呢。 也就是没提前给大院众人透漏。 爱国说话办事,方方面面都会考虑。 心思之缜密,在徐庆看来,院里几乎没人能赶上自个二弟。 丰铭虽然不在红星轧钢厂的总厂,可三年时间里,他不但在五金厂学会了开车,更是一手把五金厂,因经营不善导致连年亏损的局面,一手扭转。 使五金厂的效益,突飞猛进。 如今丰铭在他工作的厂里,混的是风生水起。 别看才进厂三年,五金厂那边,老厂长力排众议,给单独腾出一间办公室,就为了让丰铭潜心工作。 这待遇,着实让徐晓雅朝自个三哥念叨了好些天。 而徐晓雅在她单位的表现也不差。 徐庆听媳妇静红前几天说,meimei已经在单位能独当一面了。 想到弟弟meimei的发展势头都不错,徐庆感觉自己这个大哥,还算称职。 最起码他们的事业都有着落,而且都是乾部,不用像他当年刚进厂时,要在车间受苦。 只是他们的个人问题方面。 徐庆作为大哥,一直没插手。 直到现在都还没解决。 不过徐庆也不着急,随着弟弟meimei吧,他们啥时候把对象领家来,就看着给他们结婚。 至于钱的问题,徐庆都当厂长了,给弟弟meimeicao办婚礼,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转过天一早。 徐庆早早起床吃着媳妇和meimei做的早饭,爱国和丰铭坐在一旁,挨着大哥。 丰铭咬着手里的白面馒头,一边嘴里嚼,一边道: “大哥,嫂子,我们厂准备给我配辆自行车,嫌我上下班走路不方便,我这三年攒的工券,几乎一张都没用。 大哥,您看要不给咱们家再买一辆自行车。” 徐爱国听见丰铭的话,附和道: “大哥,老三说的对,咱家现在就一辆车,五月节的时候,车胎爆了一次,晓雅上街买东西,推回来的,是得再添一辆。” 徐爱国说完,忙放下手中筷子,伸手从身上掏出一把工券放道徐庆跟前,笑着道: “大哥,我也攒了些。” 徐晓雅见状,咽着嘴里的馒头,示意,我身上也有好些呢。 马静红督促完不好好吃饭的儿子,回过头看到小叔子,小姑子,把自己的工券都拿了出来,说道: “庆哥,我也存了不少,还有你去大学深造前,交给我的那些,家里这几年没啥需要添置的,就一直全都留着。” 徐庆抬头望着懂事的弟弟meimei,贤惠媳妇,心头不禁一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