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1章 家长座谈会,教育方法.论
第二天下午两点半,徐大福及时赶到了学校门口。谁知李倩倩已经迎在学校的大门口了。 这天的李倩倩,架着一副浅红色的圆型眼镜,穿着一身得体合身的白色连衣裙,显得特别的年轻,特别的有气质,见到徐大福快进校门了,淑女般地用手摸了摸眼镜脚架,微笑着迎过去,有力地握住徐大福的手,表情得意地说道:“大福主任,你终于到了。” 徐大福对李倩倩安排他写文章的事,依然有气,不冷不热地回应道:“到了。” 李倩倩看出了徐大福生气了,故意更急急地说道:“大福主任,你还不快把你写的文章交给我,让我来审查审查。” 徐大福没好气地反问道:“为什么现在给你,等一会,你不是还要我发言吗?我现在给你做什么?” 李倩倩却不生气,乐呵呵地笑道:“呵呵,我们徐主任,真的生气了?我今天就想看看我们徐主任生气的样子,原来我们徐主任生气的样子,就是一个这么样的样子,一点都没男人味呀?你的气,就不能生大点,Man一点儿,不行?呵呵,我先拜读一下,就不行了?赶快给我拿来,不拿来的话,我会罚你儿子的站的。我们看看,是你斗得过我,还是我斗得过你?” 徐大福也知道李倩倩是在说笑,只得把文章给了李倩倩。李倩倩一边陪徐大福往校园内走着,一边看了起来。 李倩倩看完了,抬眼望望徐大福,嫣然一笑道:“大福主任,你写得真好。” 李倩倩看完了,却并没有把文章返回给徐大福,而是好好地折了起来,放进了自己的手包里。 徐大福有点莫名其妙的,追问李倩倩道:“李老师,等一会我还要发言呢,你怎么收了?” 李倩倩呵呵笑道:“大福主任,实话告诉你吧,我之所以会这么安排,我的目的很清楚,也很狡诈,我就是想收藏一篇我们大福主任亲手写的文章而已,没别的。我向来对会写文章的人,都好崇拜的。昨天你写的这篇文章,就归我收藏了,没什么意见吧?将来你要成了个什么名人,我这儿还有你的手稿呢,哈哈,不知要值多少钱,哈哈。” 李倩倩的笑声,格外的清脆而且好听。徐大福恍然大悟,只得笑道:“哎,谁叫您是我儿子的老师呢?我被你整了,整惨了,也真是远处申冤啊。现在的老师,职业道德方面,可是有点问题哟,你可要注意点老师的整体形象哟。” 这时,两个人一前一后的,已经走进教学楼了,上了楼梯,就要到教室了,李倩倩客气道:“徐主任,我们一起开会吧。今天家长会的主题,是素质教育问题,等一会,也请你好好谈谈这方面的高见,行不行?” 徐大福苦笑着脸,有点勉为其难地说道:“好吧,开会时,再说吧。” 徐大福到了教室里。家长们到得差不多了。教室的氛围,布置得也不差。 徐大福和李倩倩一到场,家长会立即开始。 李倩倩优雅着身姿,一走上讲台,就立马回归了她作为老师的本来面目,说了好长一段话,说得顺畅,而且很有意义,这令徐大福很刮目相看。徐大福认为,李倩倩应该是一名合格的老师。 李倩倩的开场白讲完后,家长们便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大家都说了一气,观点不仅一致。年轻点的,说素质教育好,年纪大点的,说应试教育好。最后,徐大福还是在李倩倩老师的介绍下,就素质教育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徐大福走上台去,微笑着说道:“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反映的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应试教育以升学为目标,围绕着应考而开展教学活动,是一种有一点片面的、崇拜比较和竞争的淘汰式教育形式。它的危害,十分明显。教育内容,偏重于智商教育,忽视了情商教育,轻视德、体、美、劳,缺乏实践素质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说,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违背了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我们是不能赞成的。应试教育模式,不能教会学生正确的做人、求知、生活、健体、审美的理念,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只有推行素质教育,才是东方大国教育改革的出路所在。我赞成素质教育,也建议我们的学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特别是我们李老师的这个班级,更要去努力探索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我们作为家长,更会特别支持学校和班级的这种探索。” 徐大福是公文写惯了,写多了,做起官样文章来,打起官腔来,可以说是出口成章,胸有成竹,不会打一个口吃的。 徐大福说完,李倩倩带头鼓起掌来。 有一个年轻的母亲,估计不到35岁,她自我介绍叫王小玲,是一个售货员。王小玲也走上台去,发言道:“我认为,学校的教育很重要。我的女儿,自从她读到小学三年级后,不是我教育她,而是她一直都在教育着我,影响着我。” 徐大福听王小玲说完,忍不住笑了。 然后,一个一头雪白头发的老人,也起身走上了讲台,作了自我介绍。说自己叫范再敬,是孩子的爷爷。范再敬挥着有力的手,从他挥手的姿势也可以判断出,这个老人,可能有着军营的经历。 范再敬大声道:“我反对素质教育。如果素质教育是排斥强化记忆的话,我就坚决反对。记忆的能力,也是一种素质。死记硬背,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现在的孩子,记下来的东西,真是太少了。《三字经》要记,《增广贤文》也要记,唐诗宋词更要记。如果不搞一点强化性的记忆的话,可能对小孩的大脑发育不利,这是有实验依据的。数学题目,要多做,作文,也要一篇一篇地写,一个题,都不能少做,一篇文章,都不能少背,就是要不断地重复着做,俗话不是说,熟能生巧,没有熟,哪能来得了巧呀?” 范再敬讲完,徐大福带头鼓了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