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悬在头顶上的剑
灵山。 申公豹骑虎而至,刚从空中下来,就被一群罗汉给拦了下来。佛教防守森严,从申公豹刚踏入他们的地盘,他们就知道了。 申公豹道:“本仙奉玉帝之命,来佛教下战书,还请通报接引圣人一声。” 这话他说的云澹风轻,可听到众罗汉耳中,无疑是晴天霹雳,一个个神情凝重。 没想到一句话,还有此等效果,申公豹心中一笑,道:“诸位,还请你们派人通报接引圣人,就说我申公豹有事求见。” 众罗汉才回过神来,其中一个白眉僧人道:“你在此稍等,贫僧去去就回。” “有劳了。” 白眉僧人上了山后,其他人目光直勾勾盯着申公豹,果然是怕什么来什么,三界平静了千年,天庭忍不住要出手了。 他们心中在想,以佛教的实力,会是天庭的对手么,即便与道教联手,胜算也不大。 可作为佛教的一员,面对生死存亡的时刻,他们除了奋力一搏,没有别的选择。 ...... “在下申公豹,见过接引圣人。” 申公豹被带进了灵山大殿,对坐在莲台上接引道人行了一礼,而大殿内有不少佛教门人,还有不少熟悉的面孔,比如无当圣母、毗芦仙等等。 昔日,他与这些人来往密切,以道友相称,如今双方立场不同,这些人在他心目中,如同一个个陌生人,再生不出丝毫瓜葛。 而看到仙风道骨的申公豹,感受他的强大,无当圣母不禁自惭形愧。 原本,她也可以跟申公豹一样,成为天庭的仙班,甚至有机会成为准圣,可由于感情原因,随多宝一起加入佛教,把自己的前程给葬送了。 申公豹此来,对佛教来说,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接引道人看了他几眼,赞道:“天庭果然是人才辈出,其他势力,培养出一个准圣,要费上不少心思,几千上万年才出一个,可邓忠麾下,才短短千余年就培养了好几个,了不起,了不起!” 抛开立场和恩怨不说,对于邓忠的才华,接引道人一直是佩服的,他甚至在想,若是此人在混沌初出生,绝对会影响历史。 “接引圣人过奖了。” 申公豹在是五百年前成为准圣的,比袁洪晚了几百年,不过在整个天庭,十万炼气士中,乃是屈指可数的强者。 天庭炼气士虽多,可准圣没法量产,这一千年,除了金灵圣母、吕岳和无天,也只有自己成为了准圣。 不过一千年出四个准圣,这份成就,完全可以吊打佛道两家了。 接引道人道:“你是来送战书的,将战书呈上来吧。” 从邓忠拿下天庭那一刻起,接引道人就料到他迟早会对佛教出手,申公豹送来战书,接引道人并不感到意外,反而有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这千年,天庭势力越来越大,就如同悬在自己头顶上的一柄巨剑,随时都会斩向自己,接引道人一直处于防备状态。 而现在这柄巨剑即将落下,是死是活,就看这一战了。 无当圣母等人听了,心中大为吃惊,申公豹来灵山是代表天庭下战书,这该如何是好。 虽然无灵圣母早把自己当成了佛教一员,可她没有为佛教牺牲的觉悟,毕竟双方实力差距太大,若无意外,佛教必败无疑。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若是佛教覆灭了,自己即便侥幸幸存下来,面对昔日的同门,自己难有脸活在世上,死或许是最好的解脱。 这一刻,无当圣母为她的命运担忧起来,除了她,还有人同样有此想法。 接引道人看了无当圣母一眼,目光有些凌厉,无灵圣母心中一凛,连忙收起思绪。在堂堂先天圣人面前,自己居然生出这样的心思,好生湖涂。 申公豹从怀里拿出战书,上前递给了接引道人。 接引道人看完,神色如常,道:“申公豹,你独自一人来灵山,天庭即将与佛教交战,你就不怕贫僧弹指间灭了你。” 申公豹拱手道:“在下是玉帝的特使,既来灵山,当然以任务至上,至于其他的,不在在下的考虑范围之内。既然接引圣人有此一说,那在下想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当初,无天去北俱芦洲传扬佛法,接引道人得知后,亲自前往北俱芦洲兴师问罪,一番交谈,最后放了无天一马。他连无天都肯放过,可见心胸不小,何况是自己。 即便对自己下手,自己也无所谓,大不了一死,反正自己名声已经响遍三界,活在世人心中。再说,玉帝会为自己报仇的。 接引道人笑道:“好胆色!” 自己好歹是一名身份尊贵的圣人,杀来使这种事情,接引道人是干不出来,这样不仅名声有损,而且佛教还会遭受邓忠勐烈的报复。 双方在战场上,堂堂正正交战,哪怕邓忠胜了,以他的名声,也不会对佛教赶尽杀绝,可若是杀了申公豹,难保邓忠不会这么干。 对于即将到来的这一场大战,接引道人在脑海中推演了无数遍,哪怕是和道教联手,胜算也不大。他一直在争取火云洞,只不过伏羲保持中立,这让他颇为无奈。 早知今日,当初在蟠桃大会上,就不会那般对伏羲了。 有因必有果,还真是天理循环。 申公豹道:“接引圣人过奖了。” 接引道人道:“战书,贫僧已经收下了,你回去转告玉帝,三日后,我佛教弟子,在灵山恭候天庭人马的光临。” 不管打不打得过,佛教必须要全力以赴,因为佛教已经没有退路了。 申公豹道:“这话,在下一定转达。” 接引道人点点头,道:“弥勒佛,你送申公豹下山。” 弥勒佛虽说是佛教的领袖,不过教中一切事情还是接引道人说了算。 “是。” 弥勒佛应了一声,对申公豹做了一个请的动作,申公豹转身,走出了大殿。 他一走,佛教弟子都开始讨论三日后的战斗,看好的人有,不看好的人也不少,而接引道人不说话,就冷冷盯着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