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出名了
陆良思考了一下,他这一次选择的试验对象为小鼠。 虽然说,对于小鼠试验,细胞试验无疑是更加方便快捷。 但细胞试验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 那就是,你永远都猜不到,你的细胞为什么会死。 你哪怕再怎么做好灭菌工作,紫外灯也好,超净台也好,细胞该死还是会死。 有可能,你今天左脚踏进细胞房,你养的细胞看你很不爽,于是他选择了自杀。 陆良并不是很擅长养细胞,或者说,但凡经他手养过的细胞,最后都死绝了,估计是细胞看他十分不爽。 因此,比起养细胞,陆良更倾向于去养小鼠。 而且小鼠试验能够提供的试验数据更加全面和详细。 陆良新建word文档,在文档上敲下几个大字,试验方案。 试验方案的设计很简单,直接翻几篇文献出来,按照别人文献上的试验思路去设计就行了。 陆良第一个考虑到的,就是试验小鼠的来源。 这试验小鼠可不是下水道里的耗子这么简单,那都是由公司培养出来,专门用于动物试验的小鼠。 当然,这种小鼠价格也是昂贵,十多只小鼠能卖到一千多块钱。 小鼠模型不用担心,直接在厂商那里就能够购买到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这种小鼠都是培养好的,直接拿来用就行了。 无非就是花点钱而已,花不多了多少。 反正现在课题组经费充足。 在解决完小鼠模型的事情后,陆良继续往下思索。 试验先设置三个组,一组空白对照,一组利拉鲁肽对照,最后一组是试验组,也就是二甲双胍组。 每个试验组先预订12只小鼠。 但考虑到小鼠在试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个别死亡现象。 因此,为了以防万一,每个小组实际喂养的小鼠会增加到14—16只小鼠。 在敲定小鼠的数量和组别之后,陆良开始思索起药物的添加方式。 一般来说,小鼠实验中,常见的添加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小鼠日粮添加,就是将药物添加到小鼠日粮中,让小鼠在采食的时候,将药物一起吃下去。 另一种是饮水添加,也就是将药物添加在水源中。 如果是其他的试验,这倒也没有什么问题,但这是药物,必须要考虑到药物剂量的精准性。 而日粮添加和饮水添加都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 你无法确保每一只小鼠,能将当天的日粮或是饮水全部吃完。 有的小鼠,它吃到一半,他就不吃了! 诶,就是玩! 这个时候,药物的剂量就会出现问题,从而影响到整个试验。 因此,药物添加的最好方式,那就是灌胃! 直接给小鼠灌进去,百分百确保每一只小鼠都服用了相同剂量的药物。 陆良在word文档上写下自己接下来的试验计划。 然后再是试验周期,这个时间点需要掐准。 饲养小鼠的地点、方式,试验结束时需要从小鼠身上采集的样本,例如血清之类的。 最后是需要检测的指标,血清中葡糖糖、胰岛素、SOD、MAD、白介素-1β,白介素6....... 这些指标都被陆良一一罗列清楚,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个试验过程中不会出现太大的纰漏。 陆良不断下拉着自己的试验方案,一个字一个字的检查是否还存在疏漏的地方。 正当陆良思索着还需不需要补充内容的时候。 “握草,老陆,你出大事了?!” 一声惊呼突然在宿舍里响起,直接将陆良的思绪给打断了。 陆良回过头看了一眼,发现说话的人是刘启。 陆良有些好奇,他开口询问道:“怎么了?” 刘启拿起手机展示给陆良:“老陆,你看看这篇文章里说的是不是你?” 陆良从刘启的手中接过手机扫了一眼,随后不由的皱起眉头。 刘启展示给他看的是一篇围脖文章,这篇文章此刻已经登上了围脖的热搜榜,而且热度还在蹭蹭往上涨。 而文章的标题更是极具攻击性。 【500一瓶的抗癌药,你敢吃吗!】 在看到这个文章标题的时候,陆良沉吟了两秒,但他还是接着往下看。 文章一开始首先是拿出格列卫举例,说格列卫的技术成本有多高多高,药物研究了多少多少年,成本投资有多么巨大。 然而,文章笔锋一转,突然将矛头指向了白舒克。
对方故意去强调白舒克的价格,竭尽所能的将所有人往“便宜没好货”这个想法上引。 而姜米曾经发布在网络上的那段视频,更是直接被梁高冠以“收钱做推广”的帽子,直接一棍子打死。 文章中还多次强调,一种药物在上市之前,有着大量的研究,研究人员更是发表过无数的论文。 但是有关于白舒克这种二代药物的研究,网上一篇论文都没有看到,这样药物很难让人相信。 看到这里的时候,陆良眉头一挑,对方的找茬的角度倒是挺刁钻。 随后,对方更是扒出了白舒克的专利,然后表示这个药物是药大一名陆姓本科生弄出来的。 对方明显是在胡搅蛮缠、鱼目混珠。 药物只要能过通过三期临床试验,就完全可以视为经过评估的安全药物。 但对方强行将药物跟他的身份绑定在一起,格外强调,这是一个本科生研发出来的药物。 这就基本上等同于在给所有人灌输一个概念。 这个药物从一开始就很不靠谱,要是吃出问题来了,可没人会给你们负责! 最重要的是,陆良在这一点上,他还不能反驳。 毕竟,他现在的身份还真就只是药大的一名普通本科生。 在文章的最后,这名作者更是顶着“代表所有慢粒白血病人”的正义之名,强烈谴责药大在学术研究方面监管不严! 如果说,文章前面的事情,陆良还能接受 在看到这里的时候,陆良实在是不能忍了。 你那里的那么大的脸,还代表所有的慢粒白血病人,你今天怕不是起床没吃药! 这种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扛着正义大旗一顿输出的话语,让陆良心里很是不舒服。 陆良翻了翻这篇文章作者的身份。 梁高,百万大V、医学科普作家。 医学科普作家? 看到这个身份的时候,陆良不由的皱起眉头,一个医学科普作家怎么会突然无缘无故的插手这件事情了? 除非是有利益牵扯在其中。 该不会是诺华公司在背后耍小动作吧? 陆良开始认真的琢磨这件事情,从目前的情况来说,好像还真只有这么一个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