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我的城市生活在线阅读 - 1333.投资者说陈波

1333.投资者说陈波

      学习一个链接。

      【投资者说】陈波:充分了解行业才是投资的根基

      原创央视交易时间2018-05-10

      作者周传凯林君杰

      陈波:充分了解行业才是投资的根基

      记者:周传凯摄像:林君杰

      欢迎收看投资者说。本期的投资者是一位毕业于京都大学的理科生博士,而他在毕业后却对投资充满热情。理科生的头脑也让他在投资中喜欢逆向投资。而这样的思路能够让他在充满风险的股市中一帆风顺吗?来看报道。

      上海的春天微风拂面,在新江湾城的某棟写字大楼里,一场关于市场讨论的晨会正在热烈的召开。

      上海投资者陈波

      这里有一个事情我们可以探讨,就是一旦药房连锁以后,品牌效应集中以后,它其实还有另一个产出点,可以用化妆品和其他快消品再创造一个利润。我觉得益丰好像有一部分已经是这样做了,你可以买到油,买到其他的生活用品。

      尤其是像一些*,像东阿、汤臣倍健这样,有品牌的*会倾向于益丰做代理,说明它的品牌做得比较强一点,所以这是近期益丰比较强势的原因。

      每天早上,陈波都会和自己的团队开个晨会讨论一下近期关注的行业。对自己投资标的所在的行业必须深刻了解,以及及时的进行风险控制是陈波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而促使他每天坚持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他曾经在一个标的投资上差点吃了亏,让他心有余悸。

      上海投资者陈波

      比如我们现在积极关注的医药股,我们筛选医药的时候也看了很多标的,其中有一个票大家都知道叫莎普爱思,当时看它的时候,单一品种毛利非常高,我记得有90%以上的毛利,看起来欣欣向荣的样子。各个指标看起来都还不错,虽然不算是最好的那一类。但是它这里面,有一个我们比较关注的数据,就是它的研发投入,我觉得医药股应该很重视研发投入的。但它这个股票研发投入很少,又说它的药很好,这个有一点矛盾的。

      作为理科生来说可以理解,你没有研发投入,实验都做不了,我觉得这个药的品质都不能保证。有些检验费用都不够,当然这个费用没有含在研发里,但是如果没有研发,没有新的东西,你怎么保持你的生命力。以前我们做实验一个项目都要几十万都要投下去的。

      2017年12月初,一篇针对莎普爱思品牌的文章《一年狂卖7.5亿的洗脑神药,请放过中国老人》,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随着事件不断发酵,莎普爱思滴眼液对白内障患者没有疗效的事实也被曝光了出来。随即莎普爱思的股价也从12月6日的22.68元,一路狂跌,两个月的时间股价就跌到了上市以来的最低点11.01元。

      上海投资者陈波

      在某个程度来说。后来曝出来了,这个药没有什么好的药效,这个就是一个雷。如果我们当时没有研究好,把它放到自选股里去,万一就出问题了,这个事情现在想起来是心有余悸的。

      所以我们经常要提心自己,注意风险。另一个要想想,你看懂了吗?你看懂这个行业了吗?个股真的看懂了吗?所以耐心地想明白了再下手,不要急着。

      陈波:博士炒股金融危机亏六成

      依靠着看财务报表中的研发费用,成功躲过了上市公司造假的陈波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他又是如何进入到这个充满风险的股市的呢?接着来看报道。

      1997年,陈波在大学毕业后,为了寻求进一步的深造,踏上了去日本进修的道路。而这一去,就去了7年多。

      上海投资者陈波

      这张照片在学校里的宿舍里拍的。这个宿舍也是比较旧的宿舍。这个国旗是1999年有个南斯拉夫危机,我们去大阪游行,一人发了一面红旗,就是这个红旗。

      这个是当时辛辛苦苦终于拿到博士学位那一天,那个时候的感觉怎么说呢?就终于读到博士了。

      我在这张桌子坐了好几年,我们教研室的桌子,就在这个很简陋的电脑上完成了我的很多读书期间应该完成的论文、数据整理,我们经常到晚上很晚,到两三点才回宿舍。第二天10点钟赶紧要来上学,还要打工。所以那个时候真的是苦并快乐着。

      在日本7年多勤工俭学的经历让陈波养成了沉稳并善于独立思考的习惯。2005年,陈波回国之后,他逐渐也接触到了国内的证券市场,也开始在朋友的推荐下买买基金。而真正让陈波下定决心进入股市,是源于2007年的那一拨牛市。

      上海投资者陈波

      当时第一支股票好像买的是中国石化。正好中石油要上市,然后呢,我记得新闻上也说,巴菲特持有中石油。正好对这个有兴趣了。因为你买了基金,看基金怎么可以这样涨。什么也没干,一下子涨了二十、三十、五十的,就觉得很奇怪,所以就开始对这方面,产生兴趣以后,自己就开始去尝试。

      然后可能就掉陷阱里吧。应该这么说。因为当时中石油上市,中石化也是翻倍的。正好就赶上2007年的大牛市。觉得这个时候投资还是蛮有意思的。好像我也能赚钱,而且好像赚的比基金还多。所以这个后面就是可能会,你有闲钱,或者你有一些钱,你就逐步逐步增加。

      2007年,上证指数一路上涨,到达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6124点。而当时没有什么经验的陈波,每天看着上涨的行情,一有闲钱就持续加仓。而让陈波没想到的是,金融危机的到来,给了他当头一棒。

      上海投资者陈波

      到2007年的牛市后面就投得比较多。然后呢,结果其实是,你把以前赚的钱,统统亏掉还不说。而且是一路下跌,而且因为其实没有经验,也没有知识。其实在这一块,其实我是零基础。所以我想很多的个人投资者跟我是一样的。就是零基础,所以吃了很多的亏。很疯狂。因为当时,中国石化你是赚钱了。其实真正赚钱的,可能那个时候你是在一些,很疯狂的有色股票上。我记得云南铜业当时是,最高点接近一百块。但是跌到2008年的时候,好像只有七、八块钱。所以这个是我从来没想过它可以,一支股票可以这么疯狂地跌。

      零基础入市的陈波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把当时投入的几十万都套牢了。迷茫是陈波当时唯一的想法,他不知道自己的投资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上海投资者陈波

      一路跌,跌得你,我记得跌到1800点,2000点,后来到1600点的时候,其实你是已经没有知觉,没有感觉的。就是因为你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一个体系。你没有认真学习这一块知识。所以当时是很迷茫的。你好像在割rou,应该我觉得亏了百分之六十七十都有可能。当时已经非常惨了。

      陈波:关注基本面重仓银行股收益翻倍

      在金融危机中迷茫的陈波能否重新振作?而零基础的他会如何继续自己的投资之路呢?接着来看报道。

      2008年9月,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为了应对这种危局,中国政府于2008年11月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这4万亿的计划也给了当时的A股打了一针强心剂。这也让当时亏损严重的陈波逐渐开始回本。而这次熊市中的经历,让陈波体会到形成自己投资体系的重要性,于是,他开始看各类投资书籍,补充专业知识。

      上海投资者陈波

      因为2009年以后开始认真努力的去学习这个投资,看了一些书。也知道要怎么,尽量的在自己想得明白的范围内去分析这些事情。我印象最深刻的,彼得·林奇的那个鸡尾酒会理论。大概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做一个基金经理,你去参加鸡尾酒会,没人搭理的时候,你跟人家说,我是基金经理,介绍他的时候,没人搭理你,甚至都对你很冷淡的时候,这可能就是市场的底部。然后到如果人人搭理你的时候,争先恐后,甚至向一个基金经理推销他自己的股票,怎么好的时候,这个时候可能就是市场的*要退了,就是已经是高点。我觉得当时这个印象特别深,可能因为你有过,2007、2008年的惨况,你自己惨不忍睹的cao作。当时特别深刻。这个比较容易懂。

      在逐渐阅读了彼得林奇和巴菲特的书籍后,陈波开始懂得了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理念,他也逐渐开始关注起了公司的基本面。2011年,当市场低迷,大部分人都不看好银行股的时候,陈波却察觉到了机会。

      上海投资者陈波

      我记得2010年、2011年,当时主要是觉得这个,买了很多银行股。普遍的一些好的银行。包括招商、平安,他们盈利都是在,净资产回报都在百分之二十几。连续两三年都是这样。它当时的PB都跌到,大概我记得,如果是你动态看,0.6、0.7都有可能。用彼得·林奇PEG计算,是远远小于1的。你怎么算,怎么看,如果我买了很多这个票。假设它套牢了,它用自己的盈利就可以把净资产提上去。我记得当时有一个大佬还开玩笑,就说买银行股的都是剩男,我记得很清楚。

      陈波在看好银行股被低估的情况下,果断重仓了以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为首的银行股。而这一次的投资,也让陈波的收益翻了个倍。

      上海投资者陈波

      当时后来涨上去我就抛了。就是2012年有一波,年底跨年快速上涨。都翻倍的涨,那个时候就抛了。抛了就特别高兴。就好像觉得自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个投资体系,熊市一定是价值投资者的天堂。这是我对这几年的感悟吧。

      (稿件来源:央视财经频道《交易时间》本期制作:孙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