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虞美人之初唐烟云在线阅读 - 十四 服役四之苏定方

十四 服役四之苏定方

    清晨各自吃过早饭后,父母和小莲陪着自己来到村口,从小莲的口中知道她的父亲张大壮用麻布代替徭役没去。小莲嬉笑着趴在自己耳边道:“夫君,可是用了你给人家银子

    里面的二两银子这样父亲一年都不用服役了。”听了这话自己好生后悔,早想到这一层自家也该花钱替代服役。毕竟自己的大哥已经服了兵役,剩余的差役至多一两银子啊。只是

    自己对这大唐的许多东西还是不了解啊。父母从头到尾没想过花钱替代徭役,在他们看来那是划不来的事情。所以也就没和自己说过这事。

    不少人已经聚集在一起,一半象自己这样十三、四岁的少年,一半象父亲那样的四十多岁的壮年。还有四五个十七、八岁的小媳妇也在去蒲州服役的人群中。看见自己走进人群

    中,父母转身离去做事。小莲也只是深深望着自己一眼后离开,没有什么悲喜。反而觉得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或许父母送大哥骑马离开的时候也是如此吧。留在村子的人有几

    人没经历送家人离开的故事,经历的多了也就习惯了。象小说里面抱头痛哭的场景一个也没见到,有那时间和精力不如下地多做些农活多收点庄稼实在。

    三个村子两百多号人清一色的斗笠在里长的率领下,排着两排队列前行。自己前面是一个叫小蛮的十八岁媳妇和另外一个小媳妇说是给这些人做饭的,后面是个叫二毛的十四岁

    少年。边行边聊天,一路上倒是不寂寞。到了城外的一处树林众人停下。然后里长上前和一个差役交接,有人带领众人去了一处河边用随身带着的葫芦取水饮用。两个小媳妇和两

    个中年妇女做饭,而等众人喝口水歇息一会后。押解粮食和做事工具的一小队士兵开始吆喝起来,很快两百多人站队。先是由带队的士兵的诸折冲府队副安排点数,除去四个女人

    负责做饭外从刺史府差役那里领取米粮。余下二百三十六人,诸折冲府队副大声道:“本人王城,你们这些人分为四队,每对正负队长各一人。负责修路,其中每一对大铁锤两把

    ,小锤十把,扁担二十,铁锹二十把。平均每人修路十米。每人每天小米十两,青菜若干。”然后王城皱着眉核算:“每队应该是四十六人还是七十二……”

    “每队五十九人,加上煮饭的正好每队六十人。每队每天领取小米六百两也就是三十七点五斤。”自己倒是没笑话眼前的王城,这年头识字真心不多。精于口算的更是凤毛麟角

    ,整个大唐处于为了温饱而奋斗的阶段。这从九品的小武官若是能一下算出倒是让人诧异。

    “是吗?”王城看着眼前的少年英姿勃发显得那么精神,沉吟一下道:“你很好,就为一对队长。”然后手指点着其他七人,很快四队队长和队副就安排好人。然后按照身体健

    壮程度大致分配好人手。果然每队五十九人,王城看了自己一眼道:“你叫什么名字?会写字、算学吗?”

    “赵观,会写字、算学。”

    “你们负责分发东西,你和我来。”王城对着自己说道,然后一指旁边的一匹战马:“上马,和我去见左卫中郎将苏定方将军。”

    苏定方,名将啊。深受唐太宗、唐高宗父子两个人的信任,尤其是到了唐高宗时。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定方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将唐朝国土向西开拓至

    中亚,向东扩展至朝鲜半岛,为大唐帝国立下不世之功。先后迁任左骁卫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封邢国公。

    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和王城骑马来至蒲州城左卫中郎将行军大营,在刺史府旁边不远处的一处柳林中。可能不是大战前夕,大营内没有人喊马嘶的情景。只是辕门外的四名士兵顶

    盔掼甲站在树荫下,脸上的汗水那是流淌个不停。看着就人让人难受,这大热的天。好在没有后世那种站着不能动的规矩,时时用汗巾擦拭汗水。估计也是苏定方临时准许的,毕

    竟这大军辕门的士兵可是代表大将军的形象。

    王城带着自己站在辕门外等候苏定方的传召,天热,王城一身盔甲早已汗流浃背。而自己心想冰天雪地的风光,加上斗笠遮阳,不见一滴汗水流淌。如果能到达大周天后,真气

    可以随心变换阴阳两端,更加不在意天气热与冷了。

    所谓的中军大帐只是比普通帐篷大了三倍有余,应该是苏定方级别还是不够。帐篷也搭建在树荫下,夏天的炎热任何时候都不是那么容易‘享受’的。中军大帐里面只有苏定方

    一人,看见自己进来大笑起身。自己和王城急忙躬身一礼:“见过将军。”

    “免礼,此时不是战前,天气炎热,一切从简才好。一个多月前突厥突袭安北都护府,虽然被我军击退。然当地农户、牧户和农田、牲畜损失严重,让本来后年修筑的长安到灵

    州的路提前进行。本来是放在冬闲重新修筑蒲州到达麟州的路,只是有些路到了冬季不如夏季修筑的方便。所以才有此次徭役,本将军所率的一千亲兵奉命来蒲州进行训练。结果

    赶上这修路。被刺史上官大人抓了壮丁,协助修路。只是计划匆忙,尤其是懂得算学的人奇缺。你是不是那个写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许观?”

    “正是小民。”赶紧跟人家客气,这苏定方可是自己钦佩的大唐名将。而所谓的程咬金历史上其人人品实在不怎么的。

    “农家弟子有此才华,终是国之栋梁。诗好、字好,还懂算学,人才啊。”

    随后,苏定方叫来军中掌管钱粮的司马和刺史府的主簿一是考核自己算学,二是协商这修路任务的分配及后勤保障。这回民工合计三千四百一十六人,筑路规划是三万米。分三

    个地段,主要是为冬季的大规模筑路打下基础,同时也是削减冬季筑路的难点和工作量。自己用后世的算学计算相关数据可是比司马和主簿两位快上许多,并且在核算后报出的答

    案绝无差错。而两位大人在自己把相关数据都算出时候还没算出来一半,等两位算出时候。午饭时间早至,简单用餐后,再检验结果发现二人各有基础错误。很快三人把数据交于

    苏定方,由底下将领传达任务。

    随后的几天,自己追随司马、主簿二位检查、规划、核实三处工地上各队分配工作量和质量是否合理、合格。当然是二位大人为主,自己只是跑腿和提供快速相关数据。忙碌一

    个星期后,诸事有条不紊进行后。苏定方在一日清晨招自己来到校军场。

    苏定方此次的一千亲兵分为三组,每组三百三十人轮换修路和军队本身练习。这轮到筑路的三百三十人,主要是帮忙完成一些身体不好和中暑休息人的任务。别说这大唐的劳役

    还是蛮人性化的,任务在这些士兵的辅助下保证能按时完成,了不起。校军场上接近七百号士兵按队列整齐排列,虽然不再顶盔挂甲,依然是杀气十足。看得出是经历过战场上的

    士卒。

    其中百人的陌刀队引人注目,陌刀刀身更像横刀的加长版,单刃,全部有弧度。看其重量是那种22斤(现代分量)种,其它几种样式一种也没出现。这种陌刀是唐时各种陌刀最重的那种。另外还有一种11斤(也是现代单位斤)的军中更是流行,有双刃和单刃两种。要知道行军打仗,22斤的东西说起来不是很重。稍微长点时间还能挥舞自如的非力士不能用。其余长枪手、手持马槊的骑兵、弓箭手、盾牌军正在cao练不同兵种的配合出击。

    整个校军场上热浪滚滚,杀气腾腾。看那阵型和士兵的动作,不由看向前方的苏定方,不愧是大唐名将。“赵观,常言说书生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你看本将如此cao练士卒如何?”

    “您客气,不知将军怎会如此看待赵观。我听说一个书生说过‘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不经历疆场,妄谈兵事者误国的多。小子再次不敢言谈。”

    “是吗?”苏定方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如此热天,竟然不见你这少年出汗。应该是修行了道门内功有成才能做到。观君之眼,方才看亲兵列阵合击有惋惜之情。当知你对此有不满意的地方。为何不说出来,好让本将改进!”最后一句声音忽然提高,如洪钟砰然响彻,震动自己衣衫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