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首位来电者是他
“海阳,我是张一兵” 电话那头传来了一阵熟悉的磁性男声,良好的声线伴随着宏亮的穿透力,让话机另一端的张海阳有了很好的辩识度。没错,田园共富热线开通后的第一个来电者正是张海阳的大学导师张一兵。 “张老师,原来是你打来的电话啊!”确认来电者是自己朋友圈的熟客后,张海阳热情的和对方打起了招呼来。 “是啊,海阳,自从上次电话后,我一直惦记着你回乡反哺的宏图大志,想想怎么可以帮到你。”张一兵身上虽然有着教书人的那股子高傲,清高,但是对于自己认可的学生,还是乐于帮助,敢于承诺。如今,电话那端的他又主动的将援手伸向了张海阳。“学校放假了,我们也准备在暑期做些乡村振兴的课题,我想把今年的课题调研地放在你们东山镇,你看咱样?” “太好了,张老师,你能过来我们正求之不得呢!”张海阳明白,张一兵是国内著名的农学方面专家,在农业病虫害防治和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方面颇有建树。可以说一般情况下要请到他至少得提早三个月去做预约。这次他能带团队主动上门,可谓是千载难逢,求之不得的机会,也正好可以借此和他面对面作一番深入地探讨。 “那好,海阳,我们就约定东山镇见!” 一通出乎意料的来电,一声许久不见的问候,一种久旱逢甘霖般的期盼,让张海阳内心的亢奋激情又一次被完全释放出来。他大声的“啊”了一声,办公室的其它人员向他投去了不解的目光。然而,张海阳已经全然不顾别人对他的态度、看法,他只想把这个消息尽快告诉李渊识,在他看来,张一兵的到来能够为他的计划顺利开篇奠定半壁江山。 “李镇长,李镇长,好消息,好消息。。。。。。” 张海阳疾步如飞,上楼瞬间一直在想着张一兵来了以后能够帮助东山镇一起解决什么问题。三楼与四楼间的距离本就不长,张海阳还没把问题想全,见李渊识办公室的门开着,就径直走了进去。然而当他听到谈话声,抬起头来时,发现办公室内除了李渊识,还有三个客人,李镇长正在向客人介绍着全镇的基本情况。 张海阳瞬时感觉自己的热情和激情中显露着不成熟的鲁莽,然而看到李海阳面带笑脸,”从座位上主动站了起来,丝豪没有怪罪的意思,反而让他僵直地站在原地进退两难。 “来来,海阳,坐,什么好消息,大家一起听一听。” “您这不是有客人在?” “都是自己人,他们也是为东山镇发展而来,你也是为家乡振兴而来,大家都是做事的,既然是好消息,那就说出来让大家高兴高兴。” 一边是张海阳对于礼制上疏忽的忐忑,一边是李渊识对于细节上的大方宽容,两种态度交融下,张海阳慢慢从忐忑转向笃定,语气也开始平缓有序,向在场的来宾介绍着张一兵来访的背景,安排,以及他自己的一些设想、建议。张海阳介绍的过程中,也十分关注每一个听众的反映,所以他基本上会讲完一段内容后,稍做停顿,用余光扫视一下四个人的眼神和表情。见他们纷纷都给予肯定后,才会更有底气地把剩下的内容和盘托出。 只见说完后,一旁的客人先做起了敲门石,三人的言语中都是一致地对张海阳想法的肯定。
“李镇长,这个小伙子能请来知名的专家,不容易啊,你可得要全力支持他!” “李镇长,谋事在天,成事在人。这人才很重要啊。既然是重量级专家,你们一定要好好请进来,也要好好服务好,最后他们才能好更地把知识转化为乡村发展的正输出。” “小李,这小伙子有想法,有热情,也有资源,是个务实的干事的人,你要看好他,认定他。” 此时,张海阳的眼神直直地望着李渊识,目光中充满了等待后对于肯定的争切思盼。但是看得出来,李渊识肯定的眼神中对于最终定性答案的给出,还是需要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张海阳感觉得出来,对方是个明事理的人,他需要时间的充填正是出于工作的负责,甚至还有对困难的预估。 一分钟! 二分钟! 李渊识还是沉默着,双唇紧闭,没有迸出半个字。 三分钟 。。。。。。。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下张海阳有点急了,其它三个宾客的眼神也一致地转向对准了李渊识,窃窃私语中也都在传递着同一个意见,那就是李镇长快点给出他自己的答案。 终于千呼万盼中,李渊识开口了:“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既是海阳你自己的机会,也是我们东山镇的机会,我们一定要当好向导,做好学生。张教授这次来,我和你一起去迎接,我们镇里也要全力支持张教授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