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节 固桑讽君
公元前541年,世界发生了很多大事。楚国发生了弑君事件,那个全世界都讨厌的楚国令尹公子围杀了楚王,自立为王,这就是楚灵王。 晋国中军元帅赵武去世,接任晋国这个最重要官职的是韩起。 韩起,生辰不详,卒于公元前514年,姬姓韩氏,名起,谥号宣,史称韩宣子。晋国前中军元帅韩厥之子,韩氏家族自韩简以来的第四代。 韩氏家族始得氏祖先为曲沃桓叔之子曲沃万,因军功而封于韩原,遂后人以封邑为氏,晋国从此有了韩氏家族。 韩氏家族第一代宗主韩万在晋国政坛赫赫有名,第二代宗主韩简继承发扬了韩氏家族。 但后来因为韩简支持了晋惠公,所以晋文公夺位后,韩氏家族迅速被排挤出晋国朝堂。 第三代宗主韩子舆更是享寿较短,韩氏家族至此基本是没落了。最终,第四代宗主韩厥,沦为了赵氏家族的家臣。 在赵衰、赵盾的大力扶持下,韩厥重新崛起于晋国政坛,并最后官至中军元帅。 现在韩氏家族到了第五代,韩起作为宗主再次担任中军元帅,执政晋国。 可以说,韩氏家族是一个厉害指数超一流的大家族。 韩起的父亲韩厥是一位文武全材、刚正清廉、执法如山的晋国卿大夫,而且为人稳健,深得晋国上下的爱戴。 那韩起呢? 韩起显然也是一位政治上成熟稳健的执政大夫,他熟读诗书,文采斐然,但武功不及父亲韩厥。 这其实都不成问题,因为晋国有大把的将才,自己作为中军元帅,又正值世界和平时期,不需要打多少仗。 这一次大原之战,他仅派出了上军的中行吴和魏舒,就大获全胜。 不需要参与诸侯争霸的晋国很快便暴露出了传统问题,那便是内部的权力斗争。 任何一个家族既然卷入权力斗争,那势必要想方设法扩大自己的权力和财富,包括地位、土地、人口等。 如果说,赵武执政时期的晋国,在赵武的以身作则下,卿大夫们的一切都要为了晋国。那到了这个时候,如果还有人把自己努力的一切都以国家、国君为中心,那肯定被认为是蠢蛋。 因为时代变了。赵武时代,世界刚刚和平,赵武必须要让晋国从世界和平中得到大家看得到的利益。 现在,世界已经和平,晋国也已经从世界和平中得到了该得到的利益,各大家族开始考虑自身的利益了。 其实,早就有人带头了,那便是国君晋平公。 晋平公自公元前541年大病一场几乎病死后,感觉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人生享受也是很重要的。 于是晋平公便对国政不大感兴趣,他最主要的活动便是敛财、造房、娶妻、喝酒。 一开始,韩起也是经常向晋平公汇报工作的,但晋平公总是“你办事,寡人放心”这样的调子。他只想着享乐,只想着做一个快活国君。 是的,只要有足够的人替自己办事,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所以,他非常欣赏赵武推行的客大夫制,希望天下贤才尽归晋国。 晋平公自己更是经常招募门客,于是,大批并无真才实学只知道哄晋平公开心的阿谀奉承马屁精,就趁机混进了晋平公门下。 有一次,晋平公外出游览,坐船沿黄河而下。他站立船头,看着一路风景壮丽,心旷神怡至极,不由感慨道: “太美了!如此江山壮丽,如果寡人能够把全天下的贤士都召集至此,共享此乐,那该有多好啊!” 众随行都在附和着,晋平公沾沾自喜着。 却不料船公却在那里貌似自言自语道:“唉,要让贤士尽归于己,自己却不重视,那又有鸟用?” 晋平公听了大怒,厉声喝道:“你是谁?怎么敢口出狂言?” 船公施礼道:“小人固桑。国君呐,利剑产于越地,明珠出自江汉,美玉生在昆仑,此三样皆为珍宝,虽不长脚但也能够聚至国君身边。 贤士自有脚,如果国君真正爱惜贤人善用贤人,那贤人自然都会纷沓而至,哪里需要国君如此感叹呢? 固桑听了国君刚才所言,有感而发,不料冲撞了国君,只能任凭国君处置了。” 晋平公见这个叫固桑的虽然仅为船公,但气度不凡,言语不俗,便缓和语气道: “固桑,你刚才说寡人不重视贤士,你可知道,寡人现在门客三千,对他们极其礼遇,管吃管住。
但凡来报说早餐不够吃了,寡人晚上便去收租,晚饭不够吃了,清晨便去收粮,以保证他们衣食无忧。 这难道还不足以证明寡人不重视人才爱惜人才吗?” 固桑淡淡一笑道:“固桑所知,雁翔九天,穿云破雾,靠的是双翅之翼毛,而非腹背之绒毛。 如果鸿雁双翅翼毛稀松,腹背绒毛再密,也只能低空悠荡。 不知国君所谓的门客是雁之翼毛,还是腹背绒毛呢?” 晋平公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不学无术的晋平公哪里知道何为真正的贤人?赵武执政时,推行客大夫制,各国流亡公子大夫汇集至晋国,被重用于各个岗位。 现在赵武去世了,晋国的客大夫制度开始走样,许多流亡至晋国的真正贤才,不再被推荐至晋平公这里了! 他们去哪里了?被各公卿大夫家族所重用,成为公卿大夫家的食客,也成为晋国权力斗争场上为其主家贡献才智的重要力量! 那晋平公身边呢?由于晋平公不会使用人才,身边的人良莠相杂,在那个君子不屑与小人为伍的年代,原本晋平公身边真正贤人便走了。 他们去了哪里?去了公卿大夫家族!晋平公身边便多了许多根本就是混饭吃的家伙。 这些人来到晋国,自诩为人才,夸夸其谈的本事一流,被晋平公认为是贤才而养了起来。 船公固桑,正是看到国君把饭桶当人才,才出言讥讽。 这也可谓是春秋江湖被记录的少数几个船公之一了,到后来,楚国大夫伍子胥逃亡去楚国,也记录了一位船公的故事。当然,那个故事我们是放在吴国风云里讲的。 反正赵武去世后,晋平公就真正成了一个平庸的国君。国人也慢慢对这位国君失望了,既然你国君都不大管国事了,那咱们还要那么卖力做什么哟。 于是,那些擅长于贪腐索贿的,本在赵武时代基本默默无闻,到现在也就开始活跃了起来。